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苏州大学排名前50的专业 苏州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今天,东南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苏州大学排名前50的专业 苏州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1、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是“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及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苏州大学最好的专业之一。其所在的苏州大学软件学院,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院形成了从本科、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到博士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江苏省优势学科。学院软件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A-,计算机科学学科在ESI排名中进入全球前1%。

2、纺织工程专业

苏州大学纺织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纺织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省重点类核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完备。该专业旨在培养从事纺织材料及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加工、应用开发、检验检测、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以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应用等为通识理论,以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电工电子等为专业基础理论,以纤维材料性能、加工原理、设备运行、设计研发、生产管理、销售贸易为专业教学内容。

3、放射医学专业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专业始建于1964年,经过50年的发展,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培养体系(1982年被批准为硕士点,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点,2001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放射医学专业入选第六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支撑专业建设的放射医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放射医学获得“211工程”二期和三期建设支持,以放射医学为主体的特种医学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014年“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目前,苏州大学放射医学是全国该领域唯一的重点学科。

4、汉语言文学专业

苏州大学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分为师范和基地两个方向)是江苏省品牌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苏州大学热门王牌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文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培养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三个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一个苏州大学校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拥有一个教育部设立的文科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5、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苏州大学最强专业之一;法学学科为江苏省序列重点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法理学”为国家精品课程,“法学理论”为省级优秀课程群,拥有“公法研究中心”和“国际能源法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研究基地。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属首批全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学教育体系完备,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及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6、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成立于1975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高分子材料类专业之一。2004年入选苏州大学品牌专业建设点,并以“优秀”通过验收,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拥有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材料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进入全球ESI前1‰。

7、化学专业

苏州大学的化学专业起源于1914年创建的东吴大学化学系,办学历史悠久。化学专业是2003-2010年江苏省品牌专业,“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类),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化学专业支撑化学学科的发展,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化学学科于2017年进入全球ESI前1‰,2020年6月位于全球第65名;在2020年“软科”(上海交通大学)学科排名中,化学学科排名国内第8,全球第31;在2020年6月Nature Index中排名全国高校第9,全球第12。在2016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我校的化学学科被评为B+,是江苏省优势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

苏州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如下:

苏州大学A类学科包括软件工程、设计。

苏州大学B+学科包括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中文学校、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工、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药店。

苏州大学B学科包括政治学、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商业管理。

苏州大学哲学B学科、应用经济学、教育学、新闻学、统计数据、信息与通信工程、临床医学、精美艺术。

东吴大学C+科目包括心理学、中国历史、景观建筑、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护理。

苏州大学C学科包括社会学、生物学、机械工业、生物医学工程、公共行政、图书馆信息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C类学科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艺术理论、戏剧和电影研究。

苏州大学以上学科包括的专业,可以称得上东吴大学的好专业,其中,纳入苏州大学A类学科的专业,可以算是苏州大学的王牌专业了。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

苏州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院校专业: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 “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苏大人始终秉承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倡导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坚持博学笃行、止于至善,致力于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奥(yù)、郑辟疆、杨铁梁、查良镛(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栋梁和社会名流;谈家桢、陈子元、郁铭芳、宋大祥、詹启敏等50多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 36个学院(部),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7897人,硕士生15943人,博士生5061人,留学生1271人。学校现设132个本科专业,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9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止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共1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学校现有 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4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5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全校现有教职工 5847人,专任教师3319人,其中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两院院士,8位发达国家院士,3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3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4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近300人次,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苏州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性的卓越型人才为定位,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深化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 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学校设立了3个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紫卿书院致力于打造“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场。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23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近年来,苏大学子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700余人次,在全国“挑战杯”、奥运会等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屡折桂,在校硕士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论文,相关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学校实施 “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科研创新工作取得累累硕果。2021年截至11月,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5项,其中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艺术学年度项目3项,位列全国第5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14项,全国第8位,连续三年位列全省首位;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4项,一等奖获奖数位列全国第11位。自然科学领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项,国防重大项目1项;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0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第一合作单位),第八届树兰医学奖1项,第三届“科学探索奖”1项;2021年度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位列全球高校第41位、全国高校第14位;23人次入选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2020年全年发表三大检索论文4774篇,其中SCIE收录3085篇,位列全国高校第26位;授权知识产权1390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81项、国际专利授权29项,实现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210件。此外,苏州大学还入选科技部、教育部首批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高校。,学校按照 “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思路,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拥有来自全球的来华留学生千余人。2010年,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援建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2011年,在老挝成功创办中国第一家境外高校――“老挝苏州大学”,该校现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上的重要驿站和文化名片;2018年,学校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医学教育大学联盟,打造中国-东盟健康命运共同体,助推“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全球首家红十字国际学院挂牌成立,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2020年,学校获批建立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未来校区四大校区,占地面积 4586亩,建筑面积166万余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超500万册;拥有丰富的中外文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215万余册,电子期刊192万余册,电子学位论文1225万余册。学校主办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和法学版三本学报及《代数集刊》、《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中国血液流变学》和《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其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年来,刊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摘编,其转载量一直位居综合性大学学报排名前十。2018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教育科学版)双刊同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期刊,2021年同时入编北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CSSCI核心(2021-2022版)来源期刊,《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和《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为CSSCI扩展版(2021-2022版)来源期刊。,新时代,孕育新机遇,呼唤新作为。全体苏大人正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野,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坚持人才强校、质量强校、文化强校,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区域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一所更有格局、更有情怀、更有作为的大学。

其他信息:

苏州大学的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 苏州大学专业名单 文学院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基地)・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类・功能材料 传媒学院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 ・纳米材料与技术 社会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历史学(师范)・社会学・档案学・旅游管理・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资源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社会学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类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哲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城市管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类 教育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教育学(师范)・应用心理学 ・机械类・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东吴商学院 沙钢钢铁学院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王健法学院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法学・知识产权 ・轻化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纺织类 外国语学院 轨道交通学院 ・英语・英语(师范)・日语・朝鲜语・德语・西班牙语・翻译・俄语・法语 ・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金螳螂建筑学院 体育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 数学科学学院 艺术学院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金融数学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美术学(师范)・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音乐学院 ・物理学・物理学(师范) ・音乐表演・音乐学(师范)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医学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放射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类・护理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医学) 能源学院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中外合作办学)

以上就是苏州大学排名前50的专业 苏州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东南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