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集体复习到家里个人复习,从有老师辅导到自行安排进度,环境变了,学习的气氛也变了。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形式呢?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孩子要有一个作息时间表。这时候,有三种情况应该防止。
第一种情况是,有些考生觉得箭在弦上,该拼命了,于是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这样不求效率、死拼硬拼的做法增加了孩子的身心压力。记得多了,背得也多了,可关键时候发挥不出来,实际上是吃了亏。
家长要和孩子共同规划一个按时间办事的复习方法。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分别要复习几个小时,从几点到几点,中间要留有余地,也就是文体活动时间。当然不是让他花几个小时去游泳或健身,而是在两个科目的空档中间去散散步,跳跳绳,或听听音乐。把这个时间控制在10到15分钟就很好。一天之中,拖拖沓沓地连轴转,转上12到13个小时,真正的效果却可能还不如高效投入8小时甚至7小时。另外,每天午饭后休息20到30分钟,再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午睡,对于养精蓄锐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种需要防止的情况是,有的考生独自复习不知从何下手,坐不住,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其实,心不沉也是紧张的一种表现,对高考信心不足。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镇定下来。不要希求孩子的成绩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能上一个很大的台阶,那是不可能的。只要半个月以后能考出当前的水平,就是成功!
另外,面对孩子的慌乱,家长千万不要拿他与别的孩子攀比,不要说你看人家谁谁报什么学校这样的话,孩子听到了只能更加心烦和更加惶恐。办法还是一样,帮孩子制定合理学习时间,让他按部就班、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学业。
第三种情况也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些平时成绩较差、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一旦回家自习,很难保证不去做与考试无关的事情,上网、看电视、打电话聊天等。家长要对他们多加提示,比如,让孩子在备考期间不要打开电脑,或是与他商量暂时把电脑收起来。只要家长态度得当,孩子对这样的建议通常都能够接受。
特别是那些考本科希望不大的孩子更要提醒。他们往往存在破罐破摔的心理,觉得能考上一个专科就不错了,所以也就不再努力,能玩则玩。其实,这样的考生利用考前半个月还是能做不少事情,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再巩固巩固,已经记住的东西也要消化、熟悉。碰运气的侥幸心理万万不可取。
以上内容来源自 东南教育网 //www.30gk.com/,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