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微结构专业大学排名 大学物理系排名

今天,东南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微结构专业大学排名 大学物理系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凝聚态物里专业大学排名?

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下属学科,以下是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第四轮物理学学科评结果整理出的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排名前2名的大学是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大学 A+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4 复旦大学 A

5 上海交通大学 A

6 南京大学 A

7 南开大学 A-

8 吉林大学 A-

9 浙江大学 A-

10 武汉大学 A-

11 华中科技大学 A-

12 中山大学 A-

13 北京师范大学 B+

14 山西大学 B+

15 东北师范大学 B+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B+

17 同济大学 B+

18 华东师范大学 B+

19 厦门大学 B+

20 山东大学 B+

21 华中师范大学 B+

22 华南师范大学 B+

23 西安交通大学 B+

24 兰州大学 B+

25 国防科技大学 B+

26 中国人民大学 B

27 大连理工大学 B

28 上海大学 B

29 苏州大学 B

30 河南师范大学 B

31 湖南大学 B

32 中南大学 B

33 湖南师范大学 B

34 四川大学 B

35 重庆大学 B

36 西北大学 B

37 西北工业大学 B

38 陕西师范大学 B

39 北京工业大学 B-

40 北京科技大学 B-

41 河北师范大学 B-

42 内蒙古大学 B-

43 东北大学 B-

44 长春理工大学 B-

45 南京师范大学 B-

46 福建师范大学 B-

47 山东师范大学 B-

48 郑州大学 B-

49 湘潭大学 B-

50 西北师范大学 B-

51 北京交通大学 C+

52 辽宁师范大学 C+

53 上海师范大学 C+

5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55 浙江工业大学 C+

56 浙江师范大学 C+

57 南昌大学 C+

58 曲阜师范大学 C+

59 河南大学 C+

60 华南理工大学 C+

61 西南交通大学 C+

62 云南大学 C+

63 青岛大学 C+

64 北京化工大学 C

65 天津师范大学 C

66 辽宁大学 C

67 吉林师范大学 C

68 华东理工大学 C

69 杭州师范大学 C

70 安徽师范大学 C

71 江西师范大学 C

72 广西大学 C

73 广西师范大学 C

74 西南大学 C

75 四川师范大学 C

76 宁波大学 C

77 华北电力大学 C-

78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79 上海理工大学 C-

80 东华大学 C-

81 南京理工大学 C-

82 中国矿业大学 C-

83 安徽大学 C-

84 中国海洋大学 C-

85 济南大学 C-

86 中国地质大学 C-

87 湖北大学 C-

88 贵州大学 C-

89 中国石油大学 C-

凝聚态物理专业是近年来物理学中不断发现新现象、新成果的重要分支。该专业以凝聚态物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温超导物理、巨磁阻材料物理、磁性物理与材料、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低维强关联体系物理、自旋电子学、纳米团簇及介观物理,人工微结构及表面物理等。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和系统的凝聚态物理理论基础与专门知识,掌握现代物理分析技术,了解凝聚态物理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独立从事本学科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并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为目标。

美国大学EE专业最强的大学是哪

美国有几千所大学,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EE)最好的应该是私立的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两个学校一西一东,都是超强。与之对应的是两个公立大学,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它们的EE也有极高的水平,在美国也是各霸一方。

其它的学校,有小得没名堂的,比如说加州理工, 水平不错,但program实在太小。

也有很糙的,如乔治亚理工,自己培养的学生纷纷留校。东部除了麻省理工,就数普林斯顿,普林的verdu做通讯理论是最牛的,密歇根规模比较大,水平应该和普林相当,密大的学科发展比较均衡。

威斯康星的半导体/电子材料方向不错,其它方向基本上是20名开外。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也非常好,其实是在半导体器件领域。康乃尔一般般,本科生比哥伦比亚大学强一些而已,它有个电机方向还不错。普度是工科老牛,它EE系的图像处理和纳米还可以,其它的方向几乎都是中等偏上。

需要说的是,电子工业最集中的地方是加州。

加州的学校里头,UCLA的电磁方向很强,UCSD的无线电通讯很有特色,剩下的UCSB有很牛的半导体物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全面。

大学物理系排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是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基地。

目前物理系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生专业和凝聚态物理、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4个博士点,其中凝聚态物理、光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工科大佬清华大学,排名第三。

清华的老物理基础1953年调整到北大,目前清华物理系的学科方向涉及物理学和天文学2个一级学科,涵盖教育部规定的物理学一级学科下除无线电物理外的全部7个二级学科(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声学、等离子体物理)以及天体物理1个二级学科,其中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为全国重点学科。清华物理系具有国家的物理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还是天体物理二级学科的博士点。物理系设有1个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

复旦大学物理系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院系调整中由原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等校部分物理系教师学生合并而成。它的前身是1942年在重庆建立的数理系,迄今已有60余年历史。1993年成为国家理科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首批设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97年被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学科点,3个博士点(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和博士后流动站。

复旦大学物理系现设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光学3个本科专业,这3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并被评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于1978年重建。其中凝聚态物理是国家第一批博士点,又是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建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设有应用物理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硕士点设有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光学、理论物理和光学工程,博士点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成立于1920年,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著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物理系之一。1984年,声学和无线电专业从物理系中调整出来,组建了信息物理系(现改名为电子科学与工程系),1994年,以物理系中一些研究组为基础,发展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物理研究所、加速器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5个博士生专业,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生物物理学6个硕士生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2个本科生专业。

浙江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28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897年的求是书院。浙大物理系具有辉煌的历史,诸多著名物理学家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吴健雄、王淦昌、程开甲、吕敏、贺贤土等13位科学院院士先后在该系学习和任教。目前物理系设有物理博士后流动站,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物理系开设有物理学本科专业,每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毕业生免试保送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前身物理系创建于1919年,是南开大学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曾在该系执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是该系的名誉教授。从这里已培养出5名中科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1998年物理系改建成物理科学学院,由理论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北来先生任第一任院长。物理科学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系、光电信息科学系、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以及基础物理与实验教学部。

物理学院现设有物理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物理学(生物医学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专业等本科专业。

物理系是中山大学30年代初就已成立的院系之一。物理系现有物理学和光学工程2个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物理学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光学工程、光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5个博士点,光学工程、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7个硕士点。此外物理系设有物理学、材料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微电子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首批名牌专业之一。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而来。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查谦、潘祖武、江仁寿、桂质廷、张承修、马师亮、李国鼎、周如松等先后在这里研究执教多年。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与工程4个学科门类,多个有突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班)4个本科专业(涉及11个专业方向),有理论物理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物理、无线电物理、光学、声学、等8个二级学科。

以上就是微结构专业大学排名 大学物理系排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东南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