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怎么样的复习才是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有哪些技巧?化学选择题向来可用技巧不多,因为题目多是“下列选项正确(错误)的是”,“下列表述 (不)正确的是”,并且基本考查课本知识点,故而所谓的技巧并不多。然而近几年的高考趋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化学命题趋于广泛,特别是计算题,不需要同学们精确计算,只需要同学们正确的解析题意。这就造成,化学计算型选择题所提供的解题的思路也随之开阔。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第I、II卷中都设置了一些可通过速解、巧解能完满作答的题目。在这方面,I卷中的数据运算题目更为突出。题目中虽然给出了有关的数据,但并不需对这些数据一步一步地进行计算,而是题干对它们的巧解来考查考生的思维的敏捷性。
例题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B、3 C 、4 D、5
思维:我们知道87.5%比1小,所以左边系数相加必须大于右边系数相加,满足条件只有A.
例题2、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思维:苯环有6个取代位置,四氯苯相当于二氯苯,也是3个
例题3、38.4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molB、1.6mol C、2.2mol D、2.4mol
思维:因为气体有可能是NO和NO2,正常的解法是,列出两个反应式,然后列方程组计算。其实不必,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全部生成的是NO计算出消耗量,假定全部是NO2,计算出消耗量,答案就在两个数值之间。选C.或者直接列总方程式计算,也快捷的多。
例题4、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g B、大于1.06g,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思维:无水Na2CO3放入溶液会夺取溶液中的水,形成Na2CO3·10H2O晶体,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被夺走一部分水后必然过饱和,也就会析出更多的晶体,所以晶体质量必然大于Na2CO3·10H2O质量,Na2CO3质量为1.06g,Na2CO3·10H2O质量 = 286 * 1.06g / 106 = 2.86g
例题5、某烷烃和炔烃的混合气体1L,完全燃烧生成CO2 1.4L,水蒸气1.6L(均同温同压下测得),该混合气体是()
A、乙烷和乙炔B、甲烷和丙炔 C、甲烷和乙炔 D、无法判断
思维:用平均值计算:由产物知混合物的平均化学式为C1.4H3.2,必然有碳原子数小于1.4的烃,只能为甲烷。得出甲烷后,就能迅速解题,选项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