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东南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宋词专业大学排名 宋词十大家如何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2009年古代文学史考研高校排名
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生教育 分专业排行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9 首都师范大学A 17 西北师范大学A
2 北京师范大学A+ 10 南京大学 A 18 四川师范大学A
3 复旦大学 A+ 11 暨南大学 A 19 广西师范大学A
4 陕西师范大学A+ 12 安徽师范大学A 20 中国人民大学A
5 四川大学 A+ 13 南京师范大学A 21 苏州大学 A
6 中山大学 A+ 14 武汉大学 A 22 山东大学 A
7 南开大学 A 15 山东师范大学A 23 浙江大学 A
8 华东师范大学A 16 扬州大学 A 24 福建师范大学A
B+等(36个):上海大学、湖南大学、安徽大学、兰州大学、山西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南昌大学、延边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郑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烟台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B等(39个):重庆工商大学、吉林大学、南通大学、湘潭大学、渤海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江南大学、西藏民族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青海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汕头大学、聊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广西民族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温州大学、济南大学、宁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漳州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C等(21个):名单略
宋词十大家如何排名?
我认为是可以用以下来排名的
词是一种有音乐的文学。由于其音乐性,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乐府诗”,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诗歌。诗与诗的区别在于,诗与诗之间的区别有时是不相容的,而诗与诗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诗与诗之间。
词最早出现在民间,它的起源是关于盛唐时期流行的民歌词,即民间曲调。盛唐是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之一。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市场文化的繁荣,为了满足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和音乐、诗歌的发展,词开始流行于民间。唐代音乐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时代,它的音乐发展很快。当时流行的“燕乐”,既有两晋南北朝以来的民间“李湘乐”,也有来自甘肃、新疆、印度、中亚的“蛮族音乐”。随着音乐的大繁荣,固定的诗歌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歌唱的需要,于是各种形式的变化和长短句(词)在民间悄然兴起。词的兴起,既能适应音乐的发展,又更容易表达复杂的情感。有时候,表达感情比固定的七五个字要好。
随着词的兴起,一些诗人开始用长短句写诗,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张之和的《渔夫歌》。然而,词并没有脱离诗歌的藩篱,只能说是一种变相的诗歌;然而,此时的民间词有了更可喜的发展,代表作是“敦煌曲子词”。唐末五代,词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这一时期,魏庄、温庭筠、西蜀花间词派、李渔父子、南唐冯延思等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代词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就我而言,我读过很多关于词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学者叶家英先生对“以歌为词、以诗为词、以赋为词”三个阶段的划分。
这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在宋词时代,词并没有完全脱离诗歌的地位。词是文人雅士或文人诗人在宴席后所作的调侃、营造气氛、秀风采的抒情词。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况,所以在宴会之后,我们不禁把个人经历的感受融入到词中。这样,词就不再显得内容空洞,缺乏情感,而是变得充实而富有艺术性。这些代表作家包括张显、颜姝、欧阳修、刘勇、李清照等。
苏东坡开始用歌作词。他用写诗的技巧来填词。词的内容越来越广。它不再是固定的宴席,歌与宴,浪漫与雪月。每一个花草虫鸟山石等都可以写进词里。只有这样,词才摘下诗歌的帽子,成为真正的文学体裁。苏轼是这一时期的诗人施、周邦彦、何竺、辛弃疾、张孝祥,以及不再安逸的李清照、阎继道、秦观。
以赋为词是一个求新求变的时期。南宋中后期,大批词人追随周邦彦的“格律词”走得越来越远。他们越来越重视词的韵乐,开始注重修辞的华丽与安排。内容开始变得空洞乏味,也远离现实生活。就这样,到了元代,词被更加生活化、更贴近市场口味的杂剧、小灵所取代。这是词的衰落时期,代表诗人有蒋奎、王义孙、吴文英、周密、蒋洁、张艳。
关于宋词的历史,我想从这三个时期中选出最能代表宋词发展的十位诗人。
他原名三边,名叫靖庄。后来,他改名叫刘勇、齐庆。”刘慈在每个市场都能找到。苏轼称赞他说:“唐人就是这样。”
代表作《赣州八音:迎着细雨连绵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
本人介绍:我是毕业于某一本院校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本科四年中,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怀有浓厚的兴趣,从鲁迅、张爱玲,到莫言、王小波、刘慈欣,每位作家都有着深刻独到的思想,他们的笔下都有着气象万千的文学之美。怀着这样的热爱,我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以初试排名第四,复试第二,综合排名第三的成绩成功上岸。
1.择校择专业
我个人是因为对本校比较了解,人大的招牌也比较好,最终还是决定考人大。人大文学院在人大所有专业中并不能算是王牌,对比商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财金学院等“大院”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而汉语言类在文科中门槛低、就业前景又相对不那么惨淡,可以说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但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并不平坦的道途。首先,作为位于首都北京、综合实力位列第三的高等学府,人大一直就饱受欢迎;近些年来,随着考研热升温。报考人数更是逐年提升。
中文专业作为体制内,包括公务员、教师、媒体、企业文秘行政等就业的王牌专业,更是随着新冠疫情时代的考公热,扶摇直上,成为一大热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文学院诸学科中与我们当下文化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更是一大显学,广受欢迎。因此,选择人大文学院,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就是选择美好的未来。当然,通往希望的路上,也注定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人大文学院主要分为文学类和语言类两大类型专业,文学类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电影学、戏剧戏曲学、创造性写作(考的专业课不同);语言类包括语言学、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古典学(专业课好像也不同)。在21年改成大综合后,除个别专业外,绝大部分专业课都考626(文学大综合)和811(语言学大综合)。文院每年报考人数在600-700人,最终录取30-40人,总体来看保录比在1:20左右。但需要指出的是,文学类专业的竞争远远大于语言类,尤其是古代、现当代、比文,复试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17进5的。因此,如果你想报考人大文学,就要做好当“卷王”的准备。
1、专业课复习经验
书籍推荐:
刘加夫《文学专业考研名词解释》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杨慧林《西方文论概览》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
朱立元《西方文论教程》
钱本《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本《中国当代文学史》:最基本的现当代教材。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可以根据微信读书的一卷本《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划重点,外加王国维等。
文学考研的书籍非常多,建议大家多刷官网,看教材推荐。
对于专一,两年的考研真题让我们明确,第一是名词解释各科无死角,第二是选做题,因为个人偏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古代文学,所以现当代、古代、外国部分要求是达到必答的水准,而对文学理论比较生疏,所以只要求自己能答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就可以。我总结了大概300个文学理论(含西方文论和古代文论)的名词解释,基本能覆盖文学理论的考察范围。前期3-6月因工作和专二复习,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刷两遍教材,整理好文学理论的名词解释;暑期再疏通两次古代、外国、文学理论的笔记,并在后期加重笔记复习。
文学理论是学习的薄弱项目,在简答可选的新形式下,要做到:对重点名词解释,包括重要古文论、外文论名词熟练记忆;对简答,守住重点知识简答熟练记忆。
外国文学两年的考试情况看,名词和简答中,会遇到一个偏的作家(济慈、斯特林堡),但还是以重要作家风格为主。近年考察主要以重点作家作品及其特色为主,如名词的欧利比德斯、塞万提斯、荷马史诗、狄更斯,特别注意的是考复调小说和三一律。简答偏重重点作家作品文学史地位与创作特色,如易卜生戏剧的现代地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特色、拜伦诗歌创作主要特色,一般作家也有可能考察,如名词的济慈、简答的斯特林堡现代戏剧史上重要意义。方向比较大,比如现代主义的艺术特色、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现实主义荒诞意识、浪漫主义特征等,可以发现最近两年更加具体化到作家作品个体观察,以重要作家为重点。在体裁频率分布上,戏剧(易卜生、斯特林堡、欧利比德斯)、浪漫主义抒情诗(拜伦、济慈)受到侧重,而在各章节频率分布上,浪漫主义5次、19世纪现实主义5次,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古代文学也是重要的基本盘,从陶谢、建安风骨、龚自珍、曹植、荆刘拜杀、西厢记的名解和宋江、贾宝玉、古文运动、苏轼词对宋词影响等题来看,都重基础,也有所侧重于魏晋文学、元杂剧、明清长篇小说、宋词、唐文、清诗。在唐诗、晚明小品、散曲、诗经、话本等上题材类型等基础知识也有分布。
现当代文学重视作品细读理解,了解分析主题内涵、结合时代特点。如作家作品就考到了《知堂回想录》、革命样板戏、艾青诗作、先锋派、《锻炼锻炼》、饥饿主题的现当代作品、潘晓来信和八十年代文学作品、《伤逝》。再如《上海屋檐下》、鲁迅杂文、新生代诗、革命历史小说、陕军东征现象、历史剧核心、娜拉作品形象分析、现代主义流变等。
从近年考题变化来看,对细的具体书目考察更细,更考验阅读量;同时,当代题目还是比较难的,潘晓来信和陕军东征是八九十年代的热点,看来会对新时期重点的文学现象要加以了解。而《伤逝》的重写,说明对重点作家作品的回归同时,也要注意自身阅读积累的提升。
同时,人大老师们的论文专著中会有相关热点,值得注意。现当代文学目前来看尚未有研讨新世纪文学的倾向,所以重点还是在于现代重要作家作品全了解(如《知堂回忆录》、艾青、鲁迅伤逝、娜拉形象异同)和当代特别是新时期的重点事件(潘晓来信、陕军东征),注意重要文学主题,如娜拉逃跑主题、饥饿主题,这些都有需要联系现当代作家作品。也要注意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事件。
2.1考研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高考140,六级裸考530+,因此10月末才开始复习英语,满打满算两个月,但单词是一直有背的。我的分块是阅读+小三项+作文。
阅读就是黄皮书+网上一些解析的课程
很多时候会出现文章可以读懂但题目做不对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看一些解析的课程,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我第一次裸做阅读错了七个,每一篇都听课后再做下一年就错了四个。所以我建议是每一套真题做完再逐篇地看视频,学技巧,很有用,前期每天一套,后期可以两天一套,保持手感。每一套真题都非常宝贵,而且我个人觉得也没有二刷的必要。
小三项也是看的网课,说实话用处不大,完形的一些技巧还可以,其他两个我根本没看,如果有单词量,配合阅读的技巧完全拿下,阅读刷完了就每天刷一套小三项,其实二者的原理是一样的,每天做保持手稿就可以。
作文同样看的网课,但根据成绩来看很雷,我英语一客观题只扣4分且翻译几乎全中,算下来大小作文只有12分左右,就是用的模板。北京今年就是用模板的分都很低,这个因人而异吧,作文是十二月练的,每一天一篇,练个一周多就够了。当然不是说不能用模板,但是如果考北京就慎重吧,其他省份背模板也可以的。
总体来看,我对英语复习的建议就是碎片化,每天一个小时或多一点,单词量非常重要,每天一定要背,其他的题型也要每天轮流刷,保持题感很重要。
2.2考研政治
我高中是文科生,政治有一些底子,因此10月份才开始复习,一个极限的拉扯,但说实话,这个时候复习其实很晚,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学我。
我政治77分,今年被人大现当代录取的考生,政治一般在70分左右。许多人说北京公共课大题压分,也有人说肖秀荣四套卷翻车,但我觉得,2020年政治更注重灵活运用知识,更注重时政和热点,基础也显得更加重要。
1.7月份《大纲解析》出来后,请精读一章大纲解析,做一章肖秀荣《1000题》,如此反复2~3遍,学透《1000题》的所有知识点。
2.肖秀荣《命题人知识点提要》:全面背诵,并熟悉命题方式和材料。
3.肖秀荣《形式与政策》:全面背诵,并且不放过每一个选项的知识点。2020年的政治试题体现了重视政治的趋势。
4.肖八:刷选择题(所有题干和选项的知识点都是重点,材料和题干中的时政要掌握),背大题答案(绿字是答案的主干部分,要学会根据意群分条理解,才能记忆)。2020年命题风格的变化意味着背答案的目的是增加知识储备,学会组织答题语言。
5.肖四:重点中的重点,使用方法同上。要理解材料。尤其是第一道哲学大题。
复试经验
现当代文学的复试流程是中文自我介绍+抽中文专业题即兴作答+老师中文提问+英文自我介绍(或有)+抽英文专业题即兴作答,全程20-30分钟。
中文的专业问题会给一个大的方向,你需要在一分钟之内组织好思路与语言,将这一个思潮/类型/事件/社团/刊物讲述清楚,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至少论述五分钟。老师们会根据你的回答和自我介绍进行提问,也是随问随答,很考验临场应变能力。之后就是英文题目,是很基础的专业题,能说多少说多少,口语只要流畅即可,并不需要很多专业词汇。
老师们会比较客观,有话直说,算是压力面,有很多同学面试完都觉得完蛋(指我自己),但其实成绩还可以,所以要求有好的心理状态!
写在最后:
考研很难吗?其实并不,考研的期间我一直是九点多起床,然后背单词、刷政治,吃完饭十二点学专业课到六点钟,晚上八点再学到十一点,一天大概学十个小时,而且也有摸鱼的情况。这似乎和六点起床的大众考研作息不符合,但我想说,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有效率的时间才算时间,每天高效八小时,五个月考上人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不要被焦虑裹挟,也不要和其他人比进度、比长短,心中规划清晰,每天制定完成任务,然后睡足睡饱,你正在向着目标稳步前进。另外想和考文学的学妹学弟们说,多看作品,多积累,能看什么就看什么,有的时候不带功利心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我在摸鱼看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之后查阅论文,无意间看到有论者引用李泽厚的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多看了几眼,而这个观点就成为了考场上的简答题目。这是谁都想不到的,但你看到题目的时候,你会知道自己的一切付出都值得。平时多看多积累,有效复习人大等你!
以上就是宋词专业大学排名 宋词十大家如何排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