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关于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每位考生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点全部掌握,更不可能做对所有的习题,哪怕是在高考中的状元,他也不可能得到750分高分,因为从高考诞生的那天起,这样的考生还没有出现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考生和考生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要求考生做得完美。虽说如此,但我们考生家长在今后的两百多天里,尽可能地使孩子在复习中达到最佳状态。
首先是看淡名次。高三下半年,学校组织的考试相当频繁,用“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几乎每次考试都要排榜,什么班级排名、学校排名,搞的考生们整天紧张兮兮的,很怕自己的名次落下来,其实,高三考试就像过山车,没有哪位同学的成绩永远定在某一个位置上。考试中出现了漏洞,只能说明这部分掌握的有些欠缺,与其他没有关系,只要把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在心里要为之高兴,因为幸亏在高考前发现了,用最短的时间弥补上让自己知道:我又提高了一大步。所以要求考生“精力对内,不要对外”每一次考试都是对你自己前一段的复习进行一次检验,和别人无关。别人考得好,说明他的问题在这次考试中没有暴露出来,任何一次考试的名次都代表不了高考的名次,高考前,自信是最终胜利的保障。
第二、抓纲务本。抓纲,就是重视考纲、考试说明,高考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因此是考生备考最重要的文件。务本,我指的是在最后复习阶段的时候,要注意重视基础,回归教材。重点要解决这个题我会,为什么没有做对,这个题我对了,为什么没有做全,这是务本。任何一次高考,都离不开课本里的内容,据高考专家们讲,高考考题80%来自课本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翻新,课本里的例题和习题也是考生们最容易掌握的,因为在高中两年半的时间里就是和课本打交道了,所以容易上手。考纲,是教育部为本年度高考出题所画出的范围,根据考纲的变化可以揣摩出当年高考方向,无论是基础题还是创新题,都不会跳出考纲的内容。
第三、不要疲劳备考。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还有好多考生在考前挑灯夜战,以为学习时间与成绩成正比,看到别人熬夜备考,就认为休息是在浪费时间,也跟着学。搞的白天听课昏昏沉沉,有人说是老师讲课,左耳进右耳冒啦。每位高三老师特别是重点班的老师,他们都带过多少轮的高三考生复习,他们都有很丰富的高考复习经验的,所讲的内容都是针对考生们的高考。在去年,女儿高考复习的时候,我就给她划定三条线,11:00休息为绿线,11:30休息为橙线,12:00休息为红线。高考出分后,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仔细演练真题。高考是为大学选拔人才,每年的高考题都是由高考出题小组来完成,小组成员都是来自各重点大学的名师。他们出题的重点与高中老师出题的重点还是有所出入的,在演练真题后,要仔细对照答案,了解参考答案怎么做的,我是怎么做的,对每一个答题步骤及给分情况都要多动脑,多思考,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你的成绩。如果刚你做过几套真题后,你就会感到,高考题就是那么回事儿,在高考时会有一种曾经相识的感觉,这样你就揭开了高考题的神秘感。
第五、明确复习重点。每个考生经历多少次考试之后,基本了解了自己的强处和弱点,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紧跟老师,与老师进程同步),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最大限度地缩小各科的差距,做到基本不偏科,最后复习时间各科投入时间要有大致安排,外语、数学、语文占多大比重,这里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各科特点做一个规划,这一点非常重要。
最后,祝愿2012年考生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找准复习方向,调整好心态,保证睡眠,多做高考真题,提高能力,迎接第三轮复习的到来!
高考复习策略之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方法
高考复习策略之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方法
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高考英语解题指导专家肖鹏老师的一段关于高考完形填空解题策略的视频,深受启发。肖老师的归纳画龙点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值得借鉴。以下是本人根据视频的录音和相关画面整理的解题策略,个别地方是个人的一些理解和补充,希望对正在备考的高三学子有抛砖引玉的作用。1 细读首句与尾句 把握前呼后应为前提 (完形填空首句一般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开篇第一句所提供的信息包括了where/when/who/what/why;而最后一句往往是故事的结局或结论,所以是全文的重点所在。)
2.跳读全文明大意,掂量整体局部要对应 (关注词汇的复现原则,一般情况下,在完形填空的篇章中会有两到三个词会复现;上文要考,下文出现;下文要考,上文出现,考生要特别注意这些复现词,个别答案就在文章中。)
3.边读边填讲策略 巧辨一空三句抓语境 (一空三句:选择答案前要关注前一句,后一句,和中间一句(挖空的这一句)。一篇完形填空一般有15个句子,每三句为一个环节;解题时可采用中间开花,两头推进策略。通常来说,前面几个空不大好填,那是因为文章开头所提供的信息量还不够,所以可以尝试从中间或后面入手,越到后面,信息量越多,线索越清楚,所以命中率越高。)
4.词语入空通篇读 关注上下逻辑和语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5.语义语用讲判断 小心常用词汇诡秘变(注意词汇的多义性,一般不考基本意义,关注偏生义,不熟悉的搭配词义很可能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