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策略之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方法
高考复习策略之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方法
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高考英语解题指导专家肖鹏老师的一段关于高考完形填空解题策略的视频,深受启发。肖老师的归纳画龙点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值得借鉴。以下是本人根据视频的录音和相关画面整理的解题策略,个别地方是个人的一些理解和补充,希望对正在备考的高三学子有抛砖引玉的作用。1 细读首句与尾句 把握前呼后应为前提 (完形填空首句一般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开篇第一句所提供的信息包括了where/when/who/what/why;而最后一句往往是故事的结局或结论,所以是全文的重点所在。)
2.跳读全文明大意,掂量整体局部要对应 (关注词汇的复现原则,一般情况下,在完形填空的篇章中会有两到三个词会复现;上文要考,下文出现;下文要考,上文出现,考生要特别注意这些复现词,个别答案就在文章中。)
3.边读边填讲策略 巧辨一空三句抓语境 (一空三句:选择答案前要关注前一句,后一句,和中间一句(挖空的这一句)。一篇完形填空一般有15个句子,每三句为一个环节;解题时可采用中间开花,两头推进策略。通常来说,前面几个空不大好填,那是因为文章开头所提供的信息量还不够,所以可以尝试从中间或后面入手,越到后面,信息量越多,线索越清楚,所以命中率越高。)
4.词语入空通篇读 关注上下逻辑和语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5.语义语用讲判断 小心常用词汇诡秘变(注意词汇的多义性,一般不考基本意义,关注偏生义,不熟悉的搭配词义很可能就是答案。)
2016年高考复习攻略
高考复习高考攻略16年高考2016年高考年高复习2016年高考复习攻略复习攻略离高考只剩不到200天的时间了,虽说还没有进入最后的百日冲刺,但这个学期对于高考复习来说也至关重要,掌握良好的复习方法可以为最后的冲刺做好 充足的准备。在进入第一轮的复习后,相信大家一定都有不小的收获,特别是段考过后,此时此刻,你一定已经发现了自己在基础知识或学习方法上的一些薄弱点。 出现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反而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些就是你提高成绩的突破点。
1.紧跟老师复习节奏,把基础打扎实
“有的学生基础没打扎实,往往容易在接下来的复习中缺乏规划,从而自乱阵脚,慢慢地会影响到之后的学习方法和心态,形成恶性循环。”南宁乐恩教育宁贞琳老师介绍,此时首先要重视的就是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也谈不上在最后的百日冲刺里能够冲得上去。
目前,高三的学生们还在第一轮复习的阶段,虽然已进入高考200天倒计时,但老师们还是建议,即使课堂上的内容是学生已经熟记于心的基础知识,学生也 要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不要一味地去钻研零散的偏题和难题。此时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去熟记各科的基本知识点,并能做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达。这些 基础知识是为学生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所做的铺垫。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基础知识进行一遍梳理,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知识储备 的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把薄弱环节加强,这样才能探寻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2.找好复习重点,狠抓短腿科目
备战高考的过程更像是下一盘棋,该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权衡各科目的关系,更要有的放矢,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复习。但这个时候往往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复习没有重点、没有规划,或者对自己擅长的科目花很多时间去巩固,但对一些短腿科目却选择逃避。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不擅长的科目,他就不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了,这样的话,薄弱科目会更薄弱;另一种情况是,对不擅长的科目花太多的时间,但是方法 不当,这样一来,薄弱科目占了大量时间,但是效果却不见好,其他的优势科目却因为时间被分掉了而有所下滑,得不偿失。”宁贞琳老师说道,对于偏科的或者是 有短腿科目的学生来说,对症下药才是有效复习的关键。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此时必须明确一点,既然已经进入高考冲刺倒计时了,那就要抛开兴趣的因素,因为目前主要的任务就是备战高考,不要再把个人的喜好放在第一位,而是全心全意做好准备去应试。
针对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或者说是比较薄弱的科目,学生可以跟老师进行沟通,找到具体的问题,到底这个科目的成绩不理想,是因为基础不好,还是学习方法 不恰当,又或者是花的时间不够多?如果是基础不好,那此时就该有计划地把基础打扎实,如果是学习方法或者应试技巧的问题,比如审题不清楚、题意理解不深不 透等,那就针对这方面去提高。“因为很多学生都会说,看不懂题目,无从下手,所以题目做不来。如果是这样,那就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哪怕在课后找一下补习老 师。”宁老师说道。
除了短腿科目的问题,不少学生的薄弱环节还在于解题不规范,粗心大意,错失本来该得的分数等,这些就属于学习习惯的问题,只要花一定的时间去训练自 己,相信可以很快地扭转。还有一个就是针对容易遗忘的知识进行复习,哪些知识容易被遗忘?主要是一些非重点内容;或者是自以为不重要、不感兴趣的知识等。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遗忘了哪些知识?第一个是按课本目录进行查询,如果某个章节自己完全没有印象,或者记不清如何定义某些概念、规律,即可知道这就是自己遗 忘的部分。对此,可在翻阅至相关章节的同时,重新审读理解体验一遍,便能起到有针对性复习的作用。
推荐阅读:
2016高考 | 2016高考资讯 | 2016高考体检 | 2016自主招生 | 最美校花图片 | 校友会大学排名
中国校友会网:2016年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名单公布
2016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揭晓 北京大学连续9年夺冠
2016年中国顶尖大学排行榜揭晓 北大居首
2016年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行榜 清华大学居榜首
2016年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揭晓,北大清华武大蝉联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