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经验交流
高三地理复习如何提高效率呢?高三地理复习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呢?下面小编整理了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经验,供大家参考!
高三地理怎么复习
一、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做题时涉及的区域多翻看地图)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二、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1.高中地理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说,应 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
2.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一是可以抽点时间(读报刊杂志的时间即可) 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3.二轮复习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加深联系,相似的问题多联系,多分类,化零为整, 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维脉络。
高三地理复习注意事项
最牛高考励志书,淘宝搜索《高考六六高考》购买!
一、及时总结答题方法、技巧和模式
不少同学都会抱怨,说综合题难答,常常答不中要点,我认为这是没有真正掌握答题方法的体现,在二轮复习中要加强答案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事实上,许多综合题的回答都是有模式可以借鉴的,在学习高中地理的原理时,我们常常会以某一地区的情况作为案例,在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过程,事实上就是“建模”的过程;高考过程中,虽然不会考到相同的案例,但一般会考到相应的模式。如我们可以总结出:分析传统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一般应从“资源、能源、水源、市场、交通”五方面进行,在遇到分析鲁尔工业区、东北辽中南工业区等时,都应从这几点去考虑;而高技术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则应从科技、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注重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为了让真正高素质的人才脱颖而出,新课标高考必将加强对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改变过分拘泥于课本的传统命题和答题方式,命题时会为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意境,让考生的思维不过多地受到限制,给考生留下一个相当大的答题和发挥空间。在复习时,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某区域有一山丘,请根据这一条件谈谈如何发展该地区的经济。”由于本题的限制条件较少,思路开阔的同学则可想到从发展旅游、发展林牧业、修建水平梯田、开发水力等方面去考虑。
小编推荐:高三地理从哪开始复习
三、注意关注一般和特殊现象
许多地理的分布都是具有一般规律的,这对于我们快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很有帮助,如掌握了世界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之后,对各大洲的气候分布基本也就清楚了;但考试时往往会从不符合规律的一些特殊现象入手,如热带雨林气候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但远离赤道的地方也有几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就要知道这些特殊的地理现象和规律主要分布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特殊现象的出现。反过来看,关注了特殊现象也有利于加深对一般规律的理解。
2011年高考复习:物理复习策略的相关问题
物理高考复习高考2011年11年高考2011年高考相关问题年高复习策略复习策略2011年高考复习1年本文转载虞水洪的博客 点击查看原文
关于2011年高考物理的复习策略问题,是很多理科生关心的问题,下面是贾保成老师解答的多数高三理科生关注的问题。
问题一:如何对待外省高考物理题
问:您认为现在做哪个外省的题最有效?做新课标的题有效吗?现在来说用做大量外地的理综卷么?
答:学生没有自主权,发什么试卷、做什么题由老师定,学生不可能自己搞一套。一般来说学生不要自己找题做。但如果你学有余力,想自己找外地高考题做一下并非不可。高考题比多数学校老师自己编的题更严谨,对提高复习成绩更有效。
各省高考题各有千秋,说不清哪个省最好、最有用。只是注意几点:
① 上海的大纲、教材跟咱们不一样,有些题不对路,建议不要做。
② 外省有的考热学,见到热学题不用做。
③ 物理单科卷的压轴戏的难度比理综卷大得多大,不宜做。
物理题分不清什么是新课标的题,估算题、探究性实验、开放式设问、分析讨论等等新题,在旧课程试卷中的比例不一定小。
问题二:怎样回归课本
问:现在回归课本,我应该重点看什么?
答:到了复习后期,就有些老师把“回归课本”挂在嘴上,这常常是一种误导。有的同学就拿着课本翻一遍、又一遍,一个学生拿出所有课本去“回归”是没有用处的,浮浮地从头到尾翻一遍,不会有什么用处的。因为好几本书,好大的篇幅,“翻阅”一定飘浮,不能深入,不能查清缺漏,是无效的。“细读”固然好,哪有时间?
可行的办法是,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时,找到相应部分的教材看看。有了目标,有了针对性就能够深入了。在这种意义下的回归课本才能奏效。当然,上面说的是到了复习的后期,也就是查漏补缺期,现在来说,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回归课本,把基础知识细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