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备考> 高考复习

高考备考:最后两个月,高考复习时间该如何安排 高考复习:物理复习策略的相关问题

2018年高考备考:最后两个月,高考复习时间该如何安排

高考备考高考复习高考时间2018年高考18年高考如何安排2018年两个最后备考年高复习两个月8年

  原标题:快来看!高三“学霸”的一天他们是这样安排作息的

  距离高考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了,剩下的日子里,每天怎么安排才能把时间“物尽其用”、如何复习才能赶上“学霸”的节奏?兰州晨报记者采访了兰州一中、西北师大附中2018届的几名高三“学霸”,他们的时间安排、学习方法也许会对广大考生有所启发。

  在校生

  西北师大附中高三理科“鸿宇班”陈嘉阳

  早上6:50,开始起床洗漱,临出门带上头一天买好的牛奶、面包,为了多睡会,高三就不在学校食堂吃早餐了。

  7:10到教室,7:20上早自习,跟着课代表复习英语、语文篇目,之后上课,全程跟着老师的节奏听课,课上效率一定要高。下课期间,我一般到走廊活动,有很多同学会踢毽子、散步。

  12:00放学,快步或小跑到食堂“抢饭”,不是不够吃,而是不想排队耽误时间,因为吃饭的同学多,去晚了要和高一高二的同学一起排队。一般12:30就吃完饭了,吃完回宿舍给父母打个电话。因为我是兰外生,不能天天回家,就基本每天打电话给父母,聊几句。之后听宿舍里播放的校园广播,了解新闻时政消息,13:00入睡,14:00准时起床。也有个别同学不午休,看书或者做题,但我从小习惯了午休,不睡觉下午没法集中注意力。

  14:20到校,上课前10分钟是小组讨论时间。6个人一组,讨论前一天提出的问题,有一个主讲人,其他同学轮流发表意见,大多讨论语文古诗、成语和英语词汇,因为这些难以系统化复习,就从每天讨论中去积累。

  17:40放学,18:10吃完饭,和同学在操场里散步消食。

  19:00,晚自习开始,晚自习分为四节,第二节晚自习结束,也就是20:50,我基本每天就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了。

  之后一个半小时的晚自习时间,我大多是自己复习,看当天上课的内容,再看看以前的卷子,把错题重点多看、分类标注,有时分模块做题,有时做套卷,为了避免疲倦,科目交叉复习。

  23:40,晚自习结束,我回宿舍洗漱休息,24:00左右入睡。我不习惯熬夜,没有太大必要,而且老师告诉我们,如果24:00作业还没有做完,可以第二天给老师说,老师会体谅。否则熬夜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况,得不偿失。

  周末,我一般8:00左右起床,洗衣服、收拾东西,或者父母来看我。下午再学习2个小时,晚上继续上晚自习。

  我的复习方式是将自己的规律和学校的规律相结合,提高专注力和效率。我认为学习是系统、深入的,所以不太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例如拿个单词本随时背,觉得效率并不高,在做阅读时理解记忆单词效果更好。那些碎片化的时间不如用来和同学多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然,每个人学习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们同学之间也经常互相交流,但不能将别人的方法完全照搬于自己,“分享胜于交流”。

  走读生

  兰州一中高三文科“育英班”刘子辉

  每天早上6:20起床、吃早饭,6:55出门坐公交车,7:10到校。

  因为我是语文课代表,每周要带着同学们上一次早自习,我周末做好PPT,上早自习放,一般是诗词赏析、必背篇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以前数学老师说过,检验自己有没有听懂,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能否给别人讲明白。

  上课期间,我的听课效率比较高,重点知识认真听,有问题下课就向老师提出来。下课看状态,有时候出去走走,有时累了在桌子上趴一会。

  12:00放学,12:30左右到家,边吃饭边看《今日说法》,这已经是多年的习惯,每天中午都看,因此午休的时间也就固定在13:00,13:55出门上学。14:15到校,17:40放学。因为要上晚自习,晚上就在学校食堂吃饭。

  18:30,晚自习开始,首先是做老师布置的作业,20:40第一节晚自习下课之前,作业大概也都能完成,之后的时间是自己复习。我自己积累有专门的错题本,看看每科常错的知识点和题,我不赞同盲目“刷题”,没有太大意义,我一般都是一道题争取做透,做题时想得比较多,想各种设问的角度,确保全面理解。对文科生来说,我也是数学和英语复习的时间相对较多一些。

  22:30晚自习结束,回家23:00后,就不再复习了,其实晚自习的4个小时,高效利用已经足够每天的复习量了。我晚上再看看书、手机,0:30左右入睡。最近在看《苏东坡传》,很有意思,手机一般看一些英文消息,提升英文、了解新闻,一举两得。

  兰州一中高三文科“育英班”夏瑜琪

  我和刘子辉同班,学习作息差不多,但我家住得离学校近,5分钟路程,因此中午休息时间充足,13:40起床后,阅读半个多小时,喜欢看《中国地理》《博物》《读者》等杂志。上完晚自习回家也不再复习了,临睡前看看小说、杂志,但临考前会做题,感觉内心更踏实些。

  周末,8:00起床,按照高考的时间,早上2小时、下午2小时复习,有时上午也会休息。除了做学校的作业,我也会根据自己知识的薄弱点购买一些专题训练的题,巩固知识。在整个高三的复习中,我认为还是要跟着老师的进度,循序渐进地复习。

  记者 魏娟 实习生 马亚琼

2011年高考复习:物理复习策略的相关问题

物理高考复习高考2011年11年高考2011年高考相关问题年高复习策略复习策略2011年高考复习1年

  本文转载虞水洪的博客 点击查看原文

  关于2011年高考物理的复习策略问题,是很多理科生关心的问题,下面是贾保成老师解答的多数高三理科生关注的问题。

  问题一:如何对待外省高考物理题

  问:您认为现在做哪个外省的题最有效?做新课标的题有效吗?现在来说用做大量外地的理综卷么?

  答:学生没有自主权,发什么试卷、做什么题由老师定,学生不可能自己搞一套。一般来说学生不要自己找题做。但如果你学有余力,想自己找外地高考题做一下并非不可。高考题比多数学校老师自己编的题更严谨,对提高复习成绩更有效。

  各省高考题各有千秋,说不清哪个省最好、最有用。只是注意几点:

  ① 上海的大纲、教材跟咱们不一样,有些题不对路,建议不要做。

  ② 外省有的考热学,见到热学题不用做。

  ③ 物理单科卷的压轴戏的难度比理综卷大得多大,不宜做。

  物理题分不清什么是新课标的题,估算题、探究性实验、开放式设问、分析讨论等等新题,在旧课程试卷中的比例不一定小。

  问题二:怎样回归课本

  问:现在回归课本,我应该重点看什么?

  答:到了复习后期,就有些老师把“回归课本”挂在嘴上,这常常是一种误导。有的同学就拿着课本翻一遍、又一遍,一个学生拿出所有课本去“回归”是没有用处的,浮浮地从头到尾翻一遍,不会有什么用处的。因为好几本书,好大的篇幅,“翻阅”一定飘浮,不能深入,不能查清缺漏,是无效的。“细读”固然好,哪有时间?

  可行的办法是,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时,找到相应部分的教材看看。有了目标,有了针对性就能够深入了。在这种意义下的回归课本才能奏效。当然,上面说的是到了复习的后期,也就是查漏补缺期,现在来说,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回归课本,把基础知识细读一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