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排名
物理学大学排名:
1、 北京大学
2、 清华大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南京大学
5、 复旦大学
6、 浙江大学
7、 上海交通大学
8、 南方科技大学
9、 中山大学
10、 山东大学
11、 山西大学
12、 兰州大学
13、 吉林大学
14、 武汉大学
15、 苏州大学
16、 华南师范大学
17、 东北师范大学
18、 南开大学
19、 北京师范大学
20、 西安交通大学
21、 华东师范大学
22、 华中科技大学
23、 东南大学
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25、 广西大学
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7、 湖州师范学院
28、 四川大学
29、 湖南师范大学
30、 西北大学
31、 华中师范大学
32、 湖北大学
33、 福建师范大学
34、 郑州大学
35、 浙江师范大学
36、 厦门大学
37、 西南大学
38、 西华师范大学
39、 西北师范大学
40、 通化师范学院
41、 四川师范大学
42、 陕西师范大学
43、 陕西理工学院
44、 山西师范大学
45、 山西大同大学
46、 曲阜师范大学
47、 内蒙古大学
48、 洛阳师范学院
49、 吉林师范大学
50、 淮阴师范学院
51、 河南师范大学
52、 阜阳师范学院
53、 衡阳师范学院
54、 山东师范大学
55、 广西师范大学
56、 云南师范大学
57、 温州大学
58、 重庆大学
59、 宁波大学
60、 湘潭大学
61、 淮北师范大学
62、 湖北文理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排名如下:
1、纺织工程
纺织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连续三次获批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江苏第一。纺织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纺织类的四个专业均为江苏省重点专业。
2、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是苏州大学传统优势学科。现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以及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二期),同时为“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支撑学科之一,承担“微纳柔性制造研究中心”建设。
3、放射医学
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是特种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单位。学院是应国家核事业发展需要创建于1964年,放射医学是国家、江苏省、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
4、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系、计算科学系、统计系和大学数学部,同时还设有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高等统计与计量经济中心、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设计与编码研究中心、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等七个研究机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并被授予江苏省品牌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
5、软件工程
该校的软件工程是全国非985大学的第一名,足以看出专业的强大。专业的教学质量也是很不错,老师上课也在努力让学生们听懂,对于很多有进取心的学生来说,的确提供了非常多的资源。在每年毕业季的时候,国内很多大企业也会来这里进行招聘,对于毕业生来说,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6、物理
物理学科为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苏州大学一流学科物质科学与工程的支撑学科之一。物理学科ESI国际排名位居全球1%,国内高校排名26位;Nature Index国内排名近几年在6-10位之间;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内排名26-38之间,江苏省排名第二。
大学物理系排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是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基地。目前物理系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生专业和凝聚态物理、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4个博士点,其中凝聚态物理、光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工科大佬清华大学,排名第三。
清华的老物理基础1953年调整到北大,目前清华物理系的学科方向涉及物理学和天文学2个一级学科,涵盖教育部规定的物理学一级学科下除无线电物理外的全部7个二级学科(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声学、等离子体物理)以及天体物理1个二级学科,其中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为全国重点学科。清华物理系具有国家的物理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还是天体物理二级学科的博士点。物理系设有1个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
复旦大学物理系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院系调整中由原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等校部分物理系教师学生合并而成。它的前身是1942年在重庆建立的数理系,迄今已有60余年历史。1993年成为国家理科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首批设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97年被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学科点,3个博士点(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和博士后流动站。
复旦大学物理系现设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光学3个本科专业,这3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并被评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于1978年重建。其中凝聚态物理是国家第一批博士点,又是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建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设有应用物理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硕士点设有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光学、理论物理和光学工程,博士点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成立于1920年,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著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物理系之一。1984年,声学和无线电专业从物理系中调整出来,组建了信息物理系(现改名为电子科学与工程系),1994年,以物理系中一些研究组为基础,发展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物理研究所、加速器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5个博士生专业,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生物物理学6个硕士生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2个本科生专业。
浙江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28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897年的求是书院。浙大物理系具有辉煌的历史,诸多著名物理学家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吴健雄、王淦昌、程开甲、吕敏、贺贤土等13位科学院院士先后在该系学习和任教。目前物理系设有物理博士后流动站,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物理系开设有物理学本科专业,每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毕业生免试保送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前身物理系创建于1919年,是南开大学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曾在该系执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是该系的名誉教授。从这里已培养出5名中科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1998年物理系改建成物理科学学院,由理论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北来先生任第一任院长。物理科学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系、光电信息科学系、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以及基础物理与实验教学部。
物理学院现设有物理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物理学(生物医学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专业等本科专业。
物理系是中山大学30年代初就已成立的院系之一。物理系现有物理学和光学工程2个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物理学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光学工程、光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5个博士点,光学工程、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7个硕士点。此外物理系设有物理学、材料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微电子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首批名牌专业之一。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而来。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查谦、潘祖武、江仁寿、桂质廷、张承修、马师亮、李国鼎、周如松等先后在这里研究执教多年。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与工程4个学科门类,多个有突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班)4个本科专业(涉及11个专业方向),有理论物理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物理、无线电物理、光学、声学、等8个二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