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资讯> 高考政策

2019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已经达到445万,数据背后是中国护理教育发展的缩影

2021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已经达到445万,数据背后是中国护理教育发展的缩影

从协和看中国护理高等教育百年

2021年,对全球护理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显得特殊。这一年,在护理先驱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之际,暴发了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抗击疫情的中间力量,无数护理人员秉承着济世救人的行业理念走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同时也让新时代护理人才培养和护理专业发展成为当前教育热点之一。

100年前,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的正式成立,开启了我国护理高等教育的先河。以此为开端,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已经达到445万,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3.2人,护士在卫生技术领域的比例上升到44%……数据背后是中国护理教育发展的缩影。百年护理专业发展,经历哪些跌宕起伏?站在新的百年变局下,怎样进一步开拓创新?

2021年9月28日,北京协和医学院举办“协和护理教育新百年——护理教育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研讨会,全国护理界专家齐聚一堂,回顾护理教育百年历程,共谋未来发展思路和举措。

百年传承中坚守卓越

如果说,有一些高等院校从创立之初,就站在了行业教育的最前沿,那么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一定名列其中。追求卓越从一开始就是这所学校烙在成长基因里的文化印记。

长期以来,护理被认为是一门门槛极低的低端行业。直至1860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在伦敦的圣多马医院开办第一所近代护士学校,现代化护理学才真正实现从学徒制培养向学历教育转变。

中国的现代护理教育起步并不晚。1917年9月,一批在北美医学教育革命中成长起来的学者来到中国,成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他们以新兴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为标准,立志把这所医学院打造成为超越约翰·霍普金斯的全球医学教育典范。

因此,筹建一所与医学院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护士学校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东方梦想。

但在当时,全球的护理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刚刚起步。1901年,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为护理学院开办了预科班课程;但直至1916年,耶鲁大学才成立了5年制的护理学专业。

“开风气之先,是当时协和人的真实写照。”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介绍说,当时,年仅28岁的沃安娜得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校长的邀请。这个艰巨的任务摆在了年轻的沃安娜面前。沃安娜果断摒弃了当时通行的若干陈腐习惯,制定了护校的协和标准、协和课程、协和制度。因此,1920年协和护校一经成立,就迅速站在了全国乃至全球护理学的前沿。

自建校伊始,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期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要数量还是要质量?

协和护校在这一问题上尤为谨慎。学校一直维持着“宁缺毋滥”的高标准。截至新中国成立,也仅仅毕业了263人。但毕业生绝大部分人都成为全国护理学界的骨干力量。

随着1952年国家推进教育改革,协和高等护理教育停办。此后的护理教育,仿照苏联改为中专培养模式。然而协和人追求卓越的文化传统,在这一时期未曾泯灭。黄人健、刘淑媛、刘华平……一批杰出的协和护理人才为共和国护理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之时,我国的护理专业也迎来了新的变化。1985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系成立,协和高等护理教育得以恢复;1996年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成立,宣告了中国第一所护理学院正式诞生,更标志着协和护理教育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进入新时代,护理学院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新气象。”现任护理学院院长李峥自豪地介绍说,2021年基础护理学系、临床护理学系和社区护理学系相继成立;2021年,协和护理学院所在的临床医学学科群进入院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卓越护理人才贯通培养改革实验班”正式招生,引领护理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

家国守望中淬炼初心

“协和护理的百年应该说是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百年。”李峥介绍说,无论在战火连天的战场,还是在我们历次抗疫的最前线,协和护理人始终奋战在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最需要的地方,把自己的事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同频共振。

“回顾协和护校历史,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在协和人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王辰介绍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少师生从校门走向战场。典型代表就是中国战时救护的创始人周美玉,她牵头制定了一整套针对士兵的战时救护体系,救助了无数在保家卫国中受伤的士兵。此外,针对战争引起的霍乱、伤寒等次生疫情问题,她们建立了一系列救治和防护举措,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1941年,日军突袭珍珠港,协和护校第一任华人校长——聂毓禅,为了保护当时最宝贵,也是亚洲最高水平、世界领先水准的护理教育,带领护校师生,历时7周,途经3000里,突破日军重重封锁,来到成都重建了协和护校。

当时,随着难民、军人、伤员、病人纷纷涌入这一地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变得非常急迫。协和工作人员和学生夜以继日地工作。即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聂毓禅仍然坚持教育要维持着国际领先的北京协和水准。

这一批人在抗战时期维持了中国护理教育的质量,并在艰难的情况下培育了护理人家国情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抗战胜利后护理学院迁回协和时,每个人都被视为传奇。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从创办开始起,不但是高端,而且真正是务实的,是真正着眼于对社会的责任,这个责任既在医院和诊所里面,也在社会上,更在社区里,这就是协和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定位。”王辰院士说。

事实上,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如新冠肺炎、非典、禽流感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海啸等,到处都能看到协和护理人员的身影。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从协和护理走出的众多白衣天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家国守望、医护协同”的成功实践。

“如果说医疗决定一家医院的高度,那么,护理则决定这家医院的厚度和温度。”王辰说。百年来,协和护理先后培养了7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及大批领军人才。百年来,协和护理秉承着“勤慎警护”的精神,始终坚守生命至上的信念,无私奉献,自始至终守望家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改革创新中攀登一流

在今年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护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护士在此次疫情中发挥的突出作用,特别强调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健康中国建设的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健康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都对我们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曾益新院士认为,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社会更加关注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对医学教育也引发了更加深刻的反思。

刚刚过去的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特别提出加大护理专业人才供给,同时在教育中注重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这五“术”方面的培养。

而事实上,这与长期以来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秉承百年的“勤慎警护”校训不谋而合。长期以来,学校广泛开设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设置,践行重视临床与社会实践的教学理念,培养了聂毓禅、周美玉等一大批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受系统人文和科学训练的护理界领军人物,为建立护理学学术与技术体系,促进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教育和学科发展贡献。

20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办了“卓越护理人才贯通培养改革试验班”。“卓越班”着力贯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以6年的学习时间取得硕士学位。设立此班,旨在为护理学界培养一批领军人才。王辰院士指出,目前,在护理学界急需培养一批领军人物。

“任何一个学科没有一批有思想、有远见的人,没有勇担使命的领导者是不行的。”王辰说。护理学界尤其要有领军人物。同时,要设计好多层次的护理教育,规划好护理的职业发展。中国护理学界的进步和发展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承担起社会、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对护理的期望,意义深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