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校招生> 招生计划

202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是多少

一、202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1、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39人;

2、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文化产业管理(校本部)(校企合作)专业招生人数为38人;

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民族学(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34人;

4、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学前教育(师范类)(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31人;

5、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30人;

6、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日语(服务外包方向)(校本部)(校企合作)专业招生人数为30人;

7、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翻译(英语)(英语)(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7人;

8、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档案学(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5人;

9、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网络与新媒体(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18人;

10、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新闻学(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18人;

11、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小学教育(师范类)(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14人;

12、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法学(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13人;

1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英语(师范类)(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9人;

14、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本部)(校企合作,所属学院为数学与大数据学院)专业招生人数为39人;

15、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应用化学(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35人;

16、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本部)(校企合作,所属学院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招生人数为29人;

17、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网络工程(校本部)(校企合作)专业招生人数为29人;

18、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小学教育(师范类)(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8人;

19、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科学教育(师范类)(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8人;

20、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校本部)(校企合作)专业招生人数为26人;

21、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4人;

22、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数字经济(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15人;

2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10人;

24、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市场营销(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10人;

25、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财务管理(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10人;

26、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水质科学与技术(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

27、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的环境工程(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二、历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类型
环境监测技术(校本部)内蒙古2022/专科批30-理科
市场营销(校本部)内蒙古2022/专科批30-蒙授理科
大数据与会计(校本部)内蒙古2022/专科批35-蒙授理科
旅游管理(校本部)内蒙古2022/专科批40-蒙授理科
网络工程(校本部)(校企合作)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5-蒙授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本部)(校企合作,所属学院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5-蒙授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本部)(校企合作,所属学院为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5-蒙授理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校本部)(校企合作)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0-蒙授理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7-蒙授理科
科学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9-蒙授理科
数字经济(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0-蒙授理科
金融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0-蒙授理科
税收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0-蒙授理科
应用化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5-蒙授理科
环境工程(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5-蒙授理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蒙文信息处理方向)(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0-蒙授理科
水质科学与技术(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0-蒙授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8-蒙授理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45-蒙授理科
大数据与会计(校本部)内蒙古2022/专科批30-蒙授文科
市场营销(校本部)内蒙古2022/专科批35-蒙授文科
旅游管理(校本部)内蒙古2022/专科批40-蒙授文科
现代文秘(校本部)内蒙古2022/专科批80-蒙授文科
中文(校本部)内蒙古2022/专科批80-蒙授文科
行政管理(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9-文科
新闻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3-文科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5-文科
档案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5-文科
学前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6-文科
民族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0-文科
网络与新媒体(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1-文科
英语(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2-文科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5-文科
法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6-文科
翻译(英语)(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7-文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9-文科
日语(服务外包方向)(校本部)(校企合作)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3-文科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6-文科
文化产业管理(校本部)(校企合作)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43-文科
日语(服务外包方向)(校本部)(校企合作)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7-蒙授文科
学前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3-蒙授文科
网络与新媒体(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3-蒙授文科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5-蒙授文科
行政管理(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5-蒙授文科
新闻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5-蒙授文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8-蒙授文科
法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9-蒙授文科
翻译(蒙古语)(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0-蒙授文科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0-蒙授文科
档案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0-蒙授文科
民族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5-蒙授文科
文化产业管理(校本部)(校企合作)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5-蒙授文科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41-蒙授文科
英语(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42-蒙授文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方向)(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43-蒙授文科
水质科学与技术(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6-理科
环境工程(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8-理科
应用化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0-理科
科学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3-理科
税收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4-理科
数字经济(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5-理科
金融学(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5-理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16-理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校本部)(校企合作)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7-理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校本部)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29-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本部)(校企合作,所属学院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1-理科
网络工程(校本部)(校企合作)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2-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本部)(校企合作,所属学院为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内蒙古2022/本科二批39-理科
环境工程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7-理科
水质科学与技术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7-理科
财务管理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10-理科
税收学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10-理科
金融学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10-理科
市场营销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10-理科
应用化学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15-理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15-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收集中)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25-理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25-理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32-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收集中)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38-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计算方向)(校企合作)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64-理科
中文内蒙古2021/专科批27-文科
行政管理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10-文科
文化产业管理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10-文科
档案学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10-文科
日语(服务外包方向)(校企合作)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20-文科
新闻学(新闻媒体摄影方向)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25-文科
英语(师范类)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27-文科
民族学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30-文科
翻译(英语)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31-文科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32-文科
学前教育(师范类)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33-文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43-文科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60-文科
法学内蒙古2021/本科二批64-文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17-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24-理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27-理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28-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29-理科
环境工程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32-理科
水质科学与技术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32-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36-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计算方向)(校企合作)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54-理科
日语(服务外包方向)(校企合作)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15-文科
翻译(英语)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25-文科
英语(师范类)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31-文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36-文科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37-文科
法学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59-文科
学前教育(师范类)内蒙古2020/本科二批69-文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数学教育方向)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13-理科
日语(服务外包方向)(校企合作)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15-理科
水质科学与技术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17-理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30-理科
环境工程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30-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30-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35-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45-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计算方向)(校企合作)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62-理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汉语文教育方向)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23-文科
汉语言文学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25-文科
英语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30-文科
法学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48-文科
学前教育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59-文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英语教育方向)内蒙古2019/本科二批70-文科
日语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15-理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数学教育方向)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17-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20-理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20-理科
水质科学与技术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21-理科
环境工程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30-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64-理科
英语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40-文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方向)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68-文科
小学教育(汉语文教育方向)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68-文科
学前教育(师范类)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69-文科
学前教育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69-文科
法学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70-文科
小学教育(师范类)(英语教育方向)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74-文科
小学教育(英语教育方向)内蒙古2018/本科二批74-文科

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本科院校,内蒙古自治区创办最早的一所民族院校。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成立于1955年的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2000年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学校现已成为自治区重点建设院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有数学、教育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现有44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2个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新闻学、翻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水质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9个专业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范类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形成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科学教育等特色鲜明的师范类本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1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有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7个教学实验室、157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73个校外教育见习基地、1个劳动教育基地、8个校企合作基地。

  【师资队伍】全校现有教职工61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10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5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5.53%。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3个,自治区教学团队8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1个。入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6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321人才工程”人选9人,“四个一批”人才1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8人、教坛新秀7人,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3人、骨干人才2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委员1人。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人才培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225人,其中本科生9099人、专科生1126人。在校生中,师范类学生占42.9%。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考研人数和考研录取率逐年增加。建校69年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4万余名,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教育科技振兴、民族地区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学研究】学校现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蒙古语文研究基地等部委平台7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民委研究中心、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社会科学科普基地等自治区级平台6个,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共建新时代内蒙古三少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十三五”期间,学校立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6项。学报《蒙古学研究》是国家A级学术期刊,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学术期刊。

  【社会服务】学校主动服务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民族学等人文学科优势,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先后获批自治区民委和自治区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立了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主办“民俗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等学术会议,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完成了国家民委重点委托项目“内蒙古牧区精准脱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和教育部民族教育中心“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异地就业创业,实现‘三区三州’扶贫攻坚达小康”等项目。提交多篇自治区“北疆智库”智库报告和咨询报告。制定《信息处理传统蒙古文排序》国家标准和《蒙古族传统布鲁》地方标准。

  【校园文化】学校秉承“崇正、尚智、务本、传承”的校训,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先后9次被国家和自治区评为“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2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学校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系列品牌活动。校园足球等是内蒙古自治区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学生男子足球队5次获得自治区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蝉联两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校园组季军。校园乌兰牧骑深入基层开展多场演出,传递党的声音。学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自治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首批平安校园”“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合作交流】学校与蒙古国、俄罗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匈牙利、泰国、英国、菲律宾等国家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高校和教育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中央民族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南京工业大学和区内有关高校开展合作培养和交流。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智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青岛青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协同育人项目,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呼市新城区、苏尼特左旗、乌拉特后旗、新巴尔虎右旗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拓展办学资源,推进全方位合作。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