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最低多少分能录取
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7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902;
2、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江苏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0,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828;
3、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天津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9,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123;
4、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6,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1176;
5、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湖南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984;
年份 | 学校 | 省份 | 科目类型 | 批次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录取位次 |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75 | 2902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40 | 8828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39 | 5123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36 | 21176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25 | 6984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25 | 7641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14 | 7862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14 | 18032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3 | 6104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1 | 11044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99 | 2784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90 | 30804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89 | 6423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6 | 7486 |
20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46 | 5188 |
202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59,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694;
2、202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天津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4,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858;
3、202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8,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1723;
4、202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云南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1,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874;
5、202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四川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0,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3868;
年份 | 学校 | 省份 | 科目类型 | 批次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录取位次 |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59 | 3694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44 | 5858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28 | 21723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11 | 3874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0 | 13868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0 | 21476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9 | 15751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8 | 14927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7 | 9101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6 | 12571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6 | 9718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2 | 11542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90 | 3308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5 | 13635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81 | 27081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80 | 9648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9 | 15251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4 | 3642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0 | 13470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69 | 7648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7 | 9957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9 | 7920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1 | 7021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1 | 6114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45 | 6115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38 | 9409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534 | 6381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04 | -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00 | 3060 |
202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462 | 3126 |
202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56,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685;
2、202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天津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8,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105;
3、202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3,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2534;
4、202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河南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706;
5、202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四川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2,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4706;
年份 | 学校 | 省份 | 科目类型 | 批次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录取位次 |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56 | 3685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638 | 6105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623 | 22534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5 | 16706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2 | 14706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05 | 4967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2 | 15582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600 | 9728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9 | 10819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9 | 15172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8 | 14272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8 | 24502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7 | 13300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江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5 | 9968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91 | 9564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1 | 9357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84 | 26821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81 | 16537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78 | 2296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9 | 10405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67 | 10170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7 | 6901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贵州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6 | 8791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7 | 7336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甘肃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38 | 7161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37 | 8071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27 | 9895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7 | -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宁夏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85 | 4280 |
202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青海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70 | 3111 |
二、黑龙江历年录取分数线
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 | 分数线 | 位次 | 专业分 |
---|---|---|---|---|---|
2022 | 文科 | 体育类(高职专科) | 150 | 61306 | - |
2022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29 | 37717 | - |
2022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08 | 84254 | - |
2022 | 理科 | 专科批 | 160 | 114811 | - |
2022 | 理科 | 艺术类(本科批) | 231 | 106185 | - |
2022 | 理科 | 艺术类(高职专科) | 150 | 115233 | - |
2022 | 理科 | 体育类(本科) | 215 | 109167 | - |
2022 | 理科 | 体育类(高职专科) | 150 | 115233 | - |
2022 | 文科 | 本科一批 | 463 | 7894 | - |
2022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65 | 25768 | - |
2022 | 文科 | 专科批 | 160 | 61099 | - |
2022 | 文科 | 艺术类(本科批) | 273 | 48111 | - |
2022 | 文科 | 艺术类(高职专科) | 150 | 61306 | - |
2022 | 文科 | 体育类(本科) | 255 | 51908 | - |
2021 | 文科 | 艺术类(本科批) | 265 | 45759 | - |
2021 | 文科 | 体育类(高职专科) | 150 | 56796 | 71 |
2021 | 文科 | 体育类(本科) | 247 | 49300 | 71 |
2021 | 文科 | 艺术类(高职专科) | 150 | 56796 | - |
2021 | 文科 | 专科批 | 160 | 56655 | -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15 | 38639 | -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280 | 82089 | - |
2021 | 理科 | 专科批 | 160 | 102383 | - |
2021 | 理科 | 艺术类(本科批) | 210 | 97690 | - |
2021 | 理科 | 艺术类(高职专科) | 150 | 102737 | - |
2021 | 理科 | 体育类(本科) | 196 | 99622 | 68 |
2021 | 理科 | 体育类(高职专科) | 150 | 102737 | 68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472 | 8007 | - |
2021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54 | 25880 | - |
2020 | 艺术理 | 本科提前批 | 225 | - | - |
2020 | 体育类 | 专科批 | 150 | - | - |
2020 | 艺术文 | 本科一批 | 247 | - | - |
2020 | 艺术文 | 本科二批 | 247 | - | - |
2020 | 艺术文 | 本科提前批 | 247 | - | - |
2020 | 艺术理 | 本科一批 | 225 | - | - |
2020 | 艺术理 | 本科二批 | 225 | - | -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55 | 39172 | - |
2020 | 艺术类 | 专科批 | 150 | - | - |
2020 | 文科 | 体育类(本科) | 249 | 54848 | 91 |
2020 | 文科 | 专科批 | 160 | 63165 | - |
2020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56 | 30403 | - |
2020 | 文科 | 本科一批 | 483 | 8311 | - |
2020 | 理科 | 体育类(本科) | 210 | 109212 | 91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 | 160 | 113180 | - |
2020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01 | 90617 | - |
三、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颁发《训词》,1959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6年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船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6年被确定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坚持“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办学方略,为我国船舶工业、核工业、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坚持勤俭办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约型校园、人文校园、智慧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2020年,学校入选全国文明校园。学校占地面积140.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6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学校设有23家教学科研单位,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18个,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全国首批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1个。学校哈军工纪念馆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共有藏书759.8万册。
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船海核领域,打造“高峰凸现、高原崛起”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构建一流培优学科、一流培育学科、骨干支撑学科、基础前沿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生态。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省级一流学科13个。现有本科专业6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着力造就国际一流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后备军。学校现有教职工2945人,其中专任教师191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254人。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7人(含双聘),“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4人,各类国家级人才110人次,各类省部级人才120人次;“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8个。学校1人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2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工学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可靠顶用人才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现有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7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19万余人、博士研究生3100余人。自2016年起,学校1人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最美大学生”,4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5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近年来,学生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重要奖项逾千项,“E唯”代表队连续两年获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学校被授予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际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6名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1年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可靠顶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维持较高水平,连续15年位居黑龙江省榜首,毕业生去向主要为“三海一核”主体领域及国家战略重要领域,近80%毕业生投身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半数以上毕业生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获奖占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奖总数的40%。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5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近万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创新、引领、育人、报国的科研宗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弘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强化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育人,产生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担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发展的先行力量,不仅以国内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曾摘取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高性能船舶设计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船舶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是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学校是我国首座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的联合牵头研制单位,是我国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智能船舶核心设计研发单位。学校为我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吨集装箱船、豪华游轮、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在国内首次完成5艘AUV水声组网。学校研制的“悟空号”深潜器成功自主下潜至10896m,是目前我国自主下潜最深的无人无缆深潜器。学校研制深水高精度水下综合定位系统,保障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多次深潜任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项目62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0余项。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联合实验室成为首批14家国家认定的实验室。牵头成立“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舰船动力”“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黑龙江省认定。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广泛开展国际间学术研究、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引进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依法依规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学校与包括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五大船级社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企业在内的25个国家100余个单位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联合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阿伯丁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乌克兰国立南方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高校,“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居里夫人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单位,获高教学会“全国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牵头成立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简称ICNAME),是“北极大学联盟”“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学校每年选送500余名教师赴国(境)外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每年选派900多名学生到国际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和访问。每年接收1100余名国际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坚持和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作为价值追求,秉承“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弘扬“以忠诚为灵魂、工学为境界、船海为特色、创新为动力”的大学文化。当前,学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及龙江振兴发展为使命,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坚持内涵建设与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及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机遇,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开启全面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