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西藏大学最低多少分能录取
2023年西藏大学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3年西藏大学在天津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2,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4305;
2、2023年西藏大学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9,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4995;
3、2023年西藏大学在广东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8802;
4、2023年西藏大学在湖南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6,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1610;
5、2023年西藏大学在山东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2,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02737;
年份 | 学校 | 省份 | 科目类型 | 批次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录取位次 |
---|---|---|---|---|---|---|
2023 | 西藏大学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92 | 14305 |
2023 | 西藏大学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69 | 84995 |
2023 | 西藏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5 | 68802 |
2023 | 西藏大学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6 | 51610 |
2023 | 西藏大学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32 | 102737 |
2023 | 西藏大学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5 | 9313 |
2023 | 西藏大学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467 | 21741 |
2022年西藏大学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2年西藏大学在天津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7,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827;
2、2022年西藏大学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8,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3260;
3、2022年西藏大学在云南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3,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2658;
4、2022年西藏大学在广东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1,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9309;
5、2022年西藏大学在贵州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0771;
年份 | 学校 | 省份 | 科目类型 | 批次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录取位次 |
---|---|---|---|---|---|---|
2022 | 西藏大学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87 | 16827 |
2022 | 西藏大学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78 | 73260 |
2022 | 西藏大学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73 | 12658 |
2022 | 西藏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1 | 69309 |
2022 | 西藏大学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45 | 10771 |
2022 | 西藏大学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5 | 9065 |
2022 | 西藏大学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40 | 17987 |
2022 | 西藏大学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6 | 11444 |
2022 | 西藏大学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3 | 17303 |
2022 | 西藏大学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32 | 10812 |
2022 | 西藏大学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6 | 24075 |
2022 | 西藏大学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6 | 8927 |
2022 | 西藏大学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23 | 102528 |
2022 | 西藏大学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0 | 9382 |
2022 | 西藏大学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513 | 7573 |
2022 | 西藏大学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82 | 21514 |
2022 | 西藏大学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二批K段 | 481 | 8634 |
2022 | 西藏大学 | 陕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5 | 17710 |
2022 | 西藏大学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63 | 8987 |
2022 | 西藏大学 | 青海 | 文科 | 本科一段 | 445 | 2551 |
2021年西藏大学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1年西藏大学在湖北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1,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2724;
2、2021年西藏大学在河南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9,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2467;
3、2021年西藏大学在辽宁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7,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477;
4、2021年西藏大学在贵州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4,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0515;
5、2021年西藏大学在广东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8,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9821;
年份 | 学校 | 省份 | 科目类型 | 批次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录取位次 |
---|---|---|---|---|---|---|
2021 | 西藏大学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1 | 12724 |
2021 | 西藏大学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59 | 22467 |
2021 | 西藏大学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7 | 8477 |
2021 | 西藏大学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54 | 10515 |
2021 | 西藏大学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8 | 19821 |
2021 | 西藏大学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48 | 100168 |
2021 | 西藏大学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4 | 12288 |
2021 | 西藏大学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42 | 17803 |
2021 | 西藏大学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3 | 52601 |
2021 | 西藏大学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532 | 8112 |
2021 | 西藏大学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8 | 21893 |
2021 | 西藏大学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6 | 11126 |
2021 | 西藏大学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21 | 106395 |
2021 | 西藏大学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09 | 44415 |
2021 | 西藏大学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二批K段 | 500 | 8428 |
2021 | 西藏大学 | 陕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5 | 17819 |
2021 | 西藏大学 | 青海 | 文科 | 本科一段 | 456 | 2158 |
2021 | 西藏大学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48 | 27131 |
二、西藏历年录取分数线
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 | 分数线 | 位次 | 专业分 |
---|---|---|---|---|---|
2022 | 艺术理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33 | - | - |
2022 | 理科 | 重点本科(汉族) | 400 | - | - |
2022 | 理科 | 普通本科(汉族) | 300 | - | - |
2022 | 理科 | 普通本科(少数民族) | 260 | - | - |
2022 | 理科 | 重点本科(少数民族) | 305 | - | - |
2022 | 理科 | 部队生源招生本科控制线 | 194 | - | - |
2022 | 理科 | 专科批(汉族) | 190 | - | - |
2022 | 理科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90 | - | - |
2022 | 文科 | 重点本科(汉族) | 430 | - | - |
2022 | 文科 | 普通本科(汉族) | 310 | - | - |
2022 | 文科 | 普通本科(少数民族) | 305 | - | - |
2022 | 文科 | 重点本科(少数民族) | 340 | - | - |
2022 | 文科 | 部队生源招生本科控制线 | 219 | - | - |
2022 | 文科 | 专科批(汉族) | 220 | - | - |
2022 | 文科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220 | - | - |
2022 | 体育文 | 普通本科(汉族) | 217 | - | - |
2022 | 体育文 | 专科批(汉族) | 154 | - | - |
2022 | 体育文 | 普通本科(少数民族) | 214 | - | - |
2022 | 艺术理 | 专科批(汉族) | 133 | - | - |
2022 | 艺术理 | 普通本科(少数民族) | 182 | - | - |
2022 | 艺术理 | 普通本科(汉族) | 210 | - | - |
2022 | 艺术文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54 | - | - |
2022 | 艺术文 | 专科批(汉族) | 154 | - | - |
2022 | 艺术文 | 普通本科(少数民族) | 214 | - | - |
2022 | 艺术文 | 普通本科(汉族) | 217 | - | - |
2022 | 体育理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33 | - | - |
2022 | 体育理 | 专科批(汉族) | 133 | - | - |
2022 | 体育理 | 普通本科(少数民族) | 182 | - | - |
2022 | 体育理 | 普通本科(汉族) | 210 | - | - |
2022 | 体育文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54 | - | - |
2021 | 体育文 | 专科批(汉族) | 158 | - | - |
2021 | 体育文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58 | - | - |
2021 | 体育理 | 本科批(汉族) | 214 | - | - |
2021 | 体育理 | 本科批(少数民族) | 191 | - | - |
2021 | 体育理 | 专科批(汉族) | 140 | - | - |
2021 | 体育理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40 | - | - |
2021 | 艺术文 | 本科批(汉族) | 228 | - | - |
2021 | 艺术文 | 本科批(少数民族) | 222 | - | - |
2021 | 艺术文 | 专科批(汉族) | 158 | - | - |
2021 | 艺术文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58 | - | - |
2021 | 艺术理 | 本科批(汉族) | 214 | - | - |
2021 | 艺术理 | 本科批(少数民族) | 191 | - | - |
2021 | 艺术理 | 专科批(汉族) | 140 | - | - |
2021 | 艺术理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40 | - | - |
2021 | 体育文 | 本科批(少数民族) | 222 | - | - |
2021 | 体育文 | 本科批(汉族) | 228 | - | - |
2021 | 理科 | 重点本科(汉族) | 415 | - | - |
2021 | 理科 | 普通本科(汉族) | 305 | - | - |
2021 | 理科 | 普通本科(少数民族) | 273 | - | - |
2021 | 理科 | 重点本科(少数民族) | 317 | - | - |
2021 | 理科 | 部队生源招生本科控制线 | 163 | - | - |
2021 | 理科 | 专科批(汉族) | 200 | - | - |
2021 | 理科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200 | - | - |
2021 | 文科 | 普通本科(汉族) | 325 | - | - |
2021 | 文科 | 普通本科(少数民族) | 317 | - | - |
2021 | 文科 | 重点本科(少数民族) | 350 | - | - |
2021 | 文科 | 部队生源招生本科控制线 | 198 | - | - |
2021 | 文科 | 专科批(汉族) | 225 | - | - |
2021 | 文科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225 | - | - |
2021 | 文科 | 重点本科(汉族) | 448 | - | - |
2020 | 体育文 | 本科批(汉族) | 235 | - | - |
2020 | 文科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235 | - | - |
2020 | 文科 | 专科批(汉族) | 235 | - | - |
2020 | 文科 | 部队生源招生本科控制线 | 235 | - | - |
2020 | 文科 | 重点本科(少数民族) | 350 | - | - |
2020 | 文科 | 普通本科(少数民族) | 320 | - | - |
2020 | 文科 | 普通本科(汉族) | 335 | - | - |
2020 | 文科 | 重点本科(汉族) | 460 | - | -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225 | - | -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汉族) | 225 | - | - |
2020 | 理科 | 部队生源招生本科控制线 | 233 | - | - |
2020 | 理科 | 重点本科(少数民族) | 325 | - | - |
2020 | 理科 | 普通本科(少数民族) | 293 | - | - |
2020 | 理科 | 重点本科(汉族) | 480 | - | - |
2020 | 理科 | 普通本科(汉族) | 310 | - | - |
2020 | 体育文 | 本科批(少数民族) | 224 | - | - |
2020 | 体育文 | 专科批(汉族) | 165 | - | - |
2020 | 体育文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65 | - | - |
2020 | 体育理 | 本科批(汉族) | 217 | - | - |
2020 | 体育理 | 本科批(少数民族) | 205 | - | - |
2020 | 体育理 | 专科批(汉族) | 158 | - | - |
2020 | 体育理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58 | - | - |
2020 | 艺术文 | 本科批(汉族) | 235 | - | - |
2020 | 艺术文 | 本科批(少数民族) | 224 | - | - |
2020 | 艺术文 | 专科批(汉族) | 165 | - | - |
2020 | 艺术文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65 | - | - |
2020 | 艺术理 | 本科批(汉族) | 217 | - | - |
2020 | 艺术理 | 本科批(少数民族) | 205 | - | - |
2020 | 艺术理 | 专科批(汉族) | 158 | - | - |
2020 | 艺术理 | 专科批(少数民族) | 158 | - | - |
三、西藏大学简介
西藏大学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3年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2017年入选首轮“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创办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65年、1975年,学校先后升格为西藏师范学校、西藏师范学院,开创了西藏师范教育的先河。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西藏大学。1993年,西藏大学藏医学院独立设置为西藏藏医学院(现西藏藏医药大学)。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先后并入西藏大学。经过七十多年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极具高原边疆民族区域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学校有纳金校区、河坝林校区、罗布林卡医学院校区、罗布林卡财经学院校区,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47.07万平方米,教育城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现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财经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分部(继续教育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15个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70亿元。纸质藏书120.46万册,电子图书57.6万册,藏文梵夹装图书5800函。珍藏有十至十三世纪藏文写本“菩日文献”,其中,十世纪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两万五千颂》先后入选第三批、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菩日文献”精选影印本》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列入改革开放 40 周年重要成果。
学校有在编在职教职工1168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842人。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中具有高级职称382人,占45%;具有硕士以上学历656人,占78%。有高层次人才68人次,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5人次,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23人次。
学校有各类学生2.4万余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学生10488人,硕士研究生2288人,博士研究生304人,各类成人学生11249人。
学校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生态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有5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为国家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有自治区精品课程20门。有藏语言文学、计算机及藏文信息技术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临床医学、音乐学、美术学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有“信息技术实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3名。近年来,获得《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培养“靠得住”的高素质人才》《计算机及藏文信息处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5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承担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学校有西藏雅尼湿地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羊八井宇宙线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纳木错高寒湖泊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波密地质灾害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那曲生态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宇宙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藏文信息技术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藏)。有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第四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有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藏信息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环喜马拉雅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有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
近5年,学校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自治区首批科技重大专项2项,科研经费达4亿多元。获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8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24项,国家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突出贡献奖”1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8项。
教育部先后组建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为成员单位的对口支援及合作建设高校团队,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对接地方产业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支援合作工作,为学校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挪威、日本、德国、尼泊尔、法国等国家的十几所高校和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先后与天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办学七十多年来,学校弘扬“团结爱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创一流”的藏大精神,已探索出一条在特殊高原边疆民族地区兴办现代高等教育的成功之路,累计培养8万余名全日制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我国西藏和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持,成为西藏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窗口。
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西藏大学办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具有很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的殷殷重托和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抢抓部区合建、“双一流”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立足西藏,面向全国,凝练“高原科学与技术”“民族优秀文化”两大特色学科领域,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办学宗旨,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勇创一流”办学思路,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与水平,力争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突出、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国家高原一流大学,为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西藏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