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海大学最低多少分能录取(本省历年分数线)

一、2023年青海大学最低多少分能录取

2023年青海大学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3年青海大学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9,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921;

2、2023年青海大学在天津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0,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448;

3、2023年青海大学在江苏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6,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8267;

4、2023年青海大学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7,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5878;

5、2023年青海大学在湖南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2,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3093;

年份学校省份科目类型批次最低录取分数最低录取位次
2023青海大学海南综合本科批6494921
2023青海大学天津综合本科批A段6208448
2023青海大学江苏物理类本科批60628267
2023青海大学浙江综合平行录取一段59755878
2023青海大学湖南物理类本科批58223093
2023青海大学北京综合本科批57515169
2023青海大学江西理科本科一批56423225
2023青海大学安徽理科本科一批55439528
2023青海大学广东物理类本科批55469649
2023青海大学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53892659
2023青海大学山西理科本科一批A段52822574
2023青海大学广西理科本科一批50931425
2023青海大学辽宁物理类本科批47853558
2023青海大学黑龙江理科本科一批A段46622439
2023青海大学甘肃理科本科一批I段43732523

2022年青海大学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2年青海大学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0,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339;

2、2022年青海大学在天津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1,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146;

3、2022年青海大学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1,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7969;

4、2022年青海大学在江苏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2,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4004;

5、2022年青海大学在河北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6,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438;

年份学校省份科目类型批次最低录取分数最低录取位次
2022青海大学海南综合本科批6405339
2022青海大学天津综合本科批A段6318146
2022青海大学浙江综合平行录取一段59157969
2022青海大学江苏物理类本科批57234004
2022青海大学河北历史类本科批5667438
2022青海大学河南理科本科一批56047459
2022青海大学四川文科本科一批55710708
2022青海大学湖北历史类本科批5566800
2022青海大学福建物理类本科批55524203
2022青海大学广东物理类本科批55564829
2022青海大学安徽理科本科一批55237116
2022青海大学北京综合本科批54717152
2022青海大学湖南历史类本科批5468648
2022青海大学江西理科本科一批54425869
2022青海大学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54171458
2022青海大学云南理科本科一批54127520
2022青海大学重庆物理类本科批53227557
2022青海大学辽宁物理类本科批53132424
2022青海大学山西理科本科一批A段52323289
2022青海大学陕西文科本科一批5176954
2022青海大学吉林理科本科一批A段50415881
2022青海大学广西理科本科一批50033684
2022青海大学甘肃理科本科一批I段49713994
2022青海大学上海综合本科批49319101
2022青海大学贵州理科本科一批49327668
2022青海大学青海文科本科专项计划批4801191
2022青海大学黑龙江理科本科一批A段46824958
2022青海大学内蒙古蒙授文科本科一批460-
2022青海大学宁夏理科本科一批4409125
2022青海大学新疆理科本科一批417-

2021年青海大学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1年青海大学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6,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377;

2、2021年青海大学在天津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7,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842;

3、2021年青海大学在河南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2,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893;

4、2021年青海大学在湖北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7,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130;

5、2021年青海大学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0,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3277;

年份学校省份科目类型批次最低录取分数最低录取位次
2021青海大学海南综合本科批6365377
2021青海大学天津综合本科批A段6277842
2021青海大学河南文科本科一批5928893
2021青海大学湖北历史类本科批5876130
2021青海大学浙江综合平行录取一段58063277
2021青海大学广东物理类本科批57345434
2021青海大学湖南物理类本科批57125854
2021青海大学重庆物理类本科批57026903
2021青海大学福建物理类本科批57020223
2021青海大学河北历史类本科批5678211
2021青海大学江西理科本科一批56023845
2021青海大学江苏物理类本科批55831480
2021青海大学四川文科本科一批55711401
2021青海大学安徽理科本科一批55635990
2021青海大学北京综合本科批54816248
2021青海大学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54271619
2021青海大学辽宁物理类本科批53928963
2021青海大学山西理科本科一批A段53421915
2021青海大学陕西文科本科一批5287717
2021青海大学云南理科本科一批52237247
2021青海大学广西理科本科一批52127533
2021青海大学贵州理科本科一批49727378
2021青海大学甘肃理科本科一批I段49316221
2021青海大学吉林理科本科一批A段49116449
2021青海大学上海综合本科批48119970
2021青海大学黑龙江理科本科一批A段48120579
2021青海大学青海文科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4621923
2021青海大学宁夏理科本科一批4389312
2021青海大学新疆理科本科一批433-

二、青海历年录取分数线

年份考生类别批次分数线位次专业分
2022文科体育类(本科批)3708288-
2022理科本科一段33516641-
2022理科本科二段30820800-
2022理科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3938812-
2022理科国家、地方专项计划32518203-
2022理科民族班及预科32518203-
2022理科省内专项32019027-
2022理科专科批15030485-
2022理科艺术类(本科)33516641-
2022理科艺术类(高职专科)33516641-
2022理科体育类(本科批)31619644-
2022文科本科一段4094953-
2022文科本科二段3708288-
2022文科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4452551-
2022文科国家、地方专项计划3995788-
2022文科民族班及预科3995788-
2022文科省内专项3946214-
2022文科专科批15016624-
2022文科艺术类(本科)4204113-
2022文科艺术类(高职专科)33411032-
2022理科体育类(高职专科)15030485-
2021文科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4562158-
2021文科国家、地方专项计划3955220-
2021文科民族班及预科3955220-
2021文科省内专项3905566-
2021文科专科批15017150-
2021文科艺术类(本科)3746699-
2021文科艺术类(高职专科)3528404-
2021文科体育类(本科批)3756619-
2021文科体育类(高职专科)18016905-
2021文科本科二段3617663-
2021文科本科一段4054626-
2021理科本科一段33016961-
2021理科本科二段31019807-
2021理科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4038113-
2021理科国家、地方专项计划32018436-
2021理科民族班及预科32018436-
2021理科省内专项31519108-
2021理科专科批15030321-
2021理科艺术类(本科)36312530-
2021理科艺术类(高职专科)34714591-
2021理科体育类(本科批)30021162-
2021理科体育类(高职专科)15030321-
2020理科本科二段33017331-
2020理科本科一段35214694-
2020理科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3939725-
2020理科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批34215944-
2020理科民族班及预科34215944-
2020理科省内专项33716514-
2020理科专科批16025098-
2020理科艺术类(本科)4197034-
2020理科艺术类(高职专科)32717672-
2020文科本科一段4393750-
2020文科本科二段4015979-
2020文科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4801857-
2020文科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批4294354-
2020文科民族班及预科4294354-
2020文科省内专项4244648-
2020文科专科批16010613-
2020文科艺术类(本科)4204889-
2020文科艺术类(高职专科)3259051-

三、青海大学简介

青海大学坐落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宁。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1969年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1年以来,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先后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04年成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08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2年入选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高校行列,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百所创新创业示范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ASC世界大学生超算比赛一等奖,跻身全球前二十;2019年获批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得青海省年度唯一年度重大贡献奖,澜湄青创赛系列活动进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2020年获批首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得青海省年度唯一年度重大贡献奖,获批“三江源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获批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新增水利工程、草学、临床医学、中医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科技部“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得青海省年度唯一年度重大贡献奖,获ASC世界大学生超算比赛一等奖,跻身全球前十;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147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态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获批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6个重点实验室,获批1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第二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颁布《青海大学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

学校占地3000余亩,面向全球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7958人,其中研究生4493人、本专科生23465人。目前,学校有教职工5420人(含附属医院3090人),其中专任教师1465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626人,占比达43%,硕士以上教师占比达98%。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96个专业领域;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本科专业6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2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全国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行业教学名师2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其中培育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农业农村部实验室(中心)9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水利部重点实验室(筹建)1个、国育华渔VR世界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8个、省级科技重点实验室23个(其中分室1个);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学校现有双聘院士10人,双聘教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青年项目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8人,获国家创新争先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等19人,全国及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人才项目643人,团队项目25个,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260人。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16个研究团队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三江源生态保护、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为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6年以来,学校获批科研项目2591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科研经费总计超17亿元,鉴定科研成果87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2项,省部级及以上奖85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次,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466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备忘录,开展务实合作。加入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大学联盟”等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获批“藏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青海)”,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合作持续开展,成为中新人文交流的一大“亮点”。国际交流与合作正在以全方位、多领域、有特色、高水平的态势不断扩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秉承“志比昆仑,学竞江河”的校训,弘扬新青海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