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兰州文理学院最低多少分能录取(本省历年分数线)

一、2023年兰州文理学院最低多少分能录取

2023年兰州文理学院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3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2,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4070;

2、2023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江苏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8236;

3、2023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江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8977;

4、2023年兰州文理学院在山东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9,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17380;

5、2023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湖南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4,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6418;

年份学校省份科目类型批次最低录取分数最低录取位次
2023兰州文理学院海南综合本科批54224070
2023兰州文理学院江苏历史类本科批50538236
2023兰州文理学院江西文科本科二批50528977
2023兰州文理学院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479217380
2023兰州文理学院湖南历史类本科批46436418
2023兰州文理学院辽宁历史类本科批46218196

2022年兰州文理学院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2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4,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3934;

2、2022年兰州文理学院在四川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3387;

3、2022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江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7996;

4、2022年兰州文理学院在安徽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4020;

5、2022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河北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4,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0965;

年份学校省份科目类型批次最低录取分数最低录取位次
2022兰州文理学院海南综合本科批53423934
2022兰州文理学院四川文科本科二批51533387
2022兰州文理学院江西文科本科二批50527996
2022兰州文理学院安徽文科本科二批50534020
2022兰州文理学院河北历史类本科批50430965
2022兰州文理学院江苏历史类本科批49937823
2022兰州文理学院河南文科本科二批49746291
2022兰州文理学院重庆历史类本科批48517181
2022兰州文理学院湖南历史类本科批48237272
2022兰州文理学院宁夏文科本科二批4764335
2022兰州文理学院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472216350
2022兰州文理学院陕西文科本科二批47119145
2022兰州文理学院湖北物理类本科批46984952
2022兰州文理学院云南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46770487
2022兰州文理学院山西文科本科二批B段45723486
2022兰州文理学院甘肃文科本科二批K段45117128
2022兰州文理学院辽宁物理类本科批43973210
2022兰州文理学院青海文科本科一段4233879
2022兰州文理学院吉林理科本科二批A段41539490
2022兰州文理学院新疆文科本科二批403-
2022兰州文理学院黑龙江理科本科二批A段39451036
2022兰州文理学院内蒙古文科本科二批38916506

2021年兰州文理学院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1年兰州文理学院在安徽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2,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4263;

2、2021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河南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8,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2273;

3、2021年兰州文理学院在重庆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8,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9524;

4、2021年兰州文理学院在四川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6,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3441;

5、2021年兰州文理学院在河北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0,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1261;

年份学校省份科目类型批次最低录取分数最低录取位次
2021兰州文理学院安徽文科本科二批54234263
2021兰州文理学院河南文科本科二批52842273
2021兰州文理学院重庆历史类本科批51819524
2021兰州文理学院四川文科本科二批51633441
2021兰州文理学院河北历史类本科批51031261
2021兰州文理学院江苏历史类本科批50140434
2021兰州文理学院宁夏文科本科二批4914554
2021兰州文理学院山西文科本科二批B段48818502
2021兰州文理学院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480195240
2021兰州文理学院陕西文科本科二批47919545
2021兰州文理学院湖北物理类本科批47480638
2021兰州文理学院甘肃文科本科二批K段46915811
2021兰州文理学院内蒙古文科本科二批44013481
2021兰州文理学院新疆文科本科二批435-
2021兰州文理学院青海文科本科一段4094357

二、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

年份考生类别批次分数线位次专业分
2022体育类专科批160-160
2022理科本科一批44233863-
2022理科本科二批34583759-
2022理科专科批160112687-
2022文科本科一批4857758-
2022文科本科二批42526367-
2022文科专科批16080842-
2022艺术类本科一批207-220
2022艺术类本科二批197-220
2022艺术类专科批160-160
2022体育类本科一批259-231
2022体育类本科二批254-228
2021艺术类本科一批202-190
2021体育类专科批160-160
2021体育类本科二批247-217
2021体育类本科一批252-222
2021艺术类专科批160-160
2021艺术类本科二批192-208
2021文科专科批16082164-
2021文科本科二批43226821-
2021文科本科一批5028026-
2021理科专科批160112216-
2021理科本科二批33685159-
2021理科本科一批44034827-
2020理科本科二批37283413-
2020理科本科一批45835874-
2020理科专科批160123507-
2020文科本科一批5208019-
2020文科本科二批43932470-
2020文科专科批16085910-
2020艺术类本科一批222-210
2020艺术类本科二批212-205
2020艺术类专科批160-160
2020体育类本科一批278-224
2020体育类本科二批241-206
2020体育类专科批160-160

三、兰州文理学院简介

兰州文理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50年创立的甘肃教育学院和1985年创办的甘肃联合大学,2011年甘肃省艺术学校并入。学校是甘肃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教育部确定的中国传媒大学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基地,首届“甘肃省文明校园”,新时代甘肃省高校党建“示范院校”。

学校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三千里丝绸之路,八千年华夏文明,甘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区位优势,多姿多彩、灿烂辉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学校办学育人提供了独特丰厚的资源和广阔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强能、励志笃行”的校训,不断探索、与时并进,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紧盯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服务甘肃文化大省旅游强省建设,以“文化+创意”“旅游+演艺”“旅游+金融”“旅游+设计”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为导向,重点建设文创艺术、旅游管理、新闻传媒三大专业集群,形成了直接聚焦赋能服务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文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艺术职业学院(甘肃省艺术学校)、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传媒工程学院、数字媒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社会体育学院、化工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有11700余名学生,其中本科生11000余名,留学生24名。

学校现有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应用化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环境设计、新闻学、数字媒体技术、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1门省级一流课程,35门课程入选中国高等教育智慧平台并被100多所高校选用。有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环境设计、音乐表演、数字媒体技术、新闻学、财务管理、学前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旅游管理、戏剧影视文学、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出版、软件工程、投资学、舞蹈表演、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通信工程、资产评估、思想政治教育、表演、翻译、酒店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文化产业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绘画、数字媒体艺术、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学教育、会计学等39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旅游类、传媒类、艺术类专业为主,文、艺、管、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设有甘肃省戏曲人才培养与舞台剧目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全域旅游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塔吉克斯坦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化工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设有甘肃旅游智库秘书处、帕米尔智库、兰州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库等3个文化和旅游战略智库,甘肃省乡村旅游创新研究团队、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协同开发中心2个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教师完成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37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300余篇。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7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7项作品获甘肃省文学艺术最高奖“敦煌文艺奖”,2项作品获第四届甘肃文艺评论奖。

学校现有教职工900余人,专任教师60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17人,占专任教师的52.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477人,占专任教师的78.5%。学校实施雁苑人才工程,外引内培结合,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优秀人才;聘请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著名书画家、著名作家、戏曲“梅花奖”得主等14位行业领军人才为驻校专家,聘请了100余名各行业、各学科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担任特聘教授。2020年以来,教师队伍屡获殊荣,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1人,教育部新一届教指委委员2人,甘肃“十大陇人骄子”1人,省领军、省“四个一批”专家等各类省级荣誉称号获得者49人。

学校坚持开放发展战略,主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新疆、浙江多个地市、省内各市州开展战略合作;与中国传媒大学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与兰州大学签订了支持我校转型发展协议,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学校开展多方面合作交流;与塔吉克斯坦、乌克兰、阿塞拜疆、伊朗、韩国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交流,在塔吉克斯坦设立了中国文化交流中心,学生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国家大学留学。

面向未来,兰州文理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应用为主、产教融合,学以致用、服务地方,坚持需求导向,走内涵式、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加大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