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都工业学院最低多少分能录取(本省历年分数线)

一、2023年成都工业学院最低多少分能录取

2023年成都工业学院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3年成都工业学院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253;

2、2023年成都工业学院在广东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2,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4694;

3、2023年成都工业学院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8,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19824;

4、2023年成都工业学院在江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6,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5021;

5、2023年成都工业学院在湖南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5,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8432;

年份学校省份科目类型批次最低录取分数最低录取位次
2023成都工业学院海南综合本科批57516253
2023成都工业学院广东物理类本科批54284694
2023成都工业学院浙江综合平行录取一段538119824
2023成都工业学院江西理科本科二批51655021
2023成都工业学院湖南物理类本科批51568432
2023成都工业学院江苏物理类本科批509118484
2023成都工业学院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502162282

2022年成都工业学院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2年成都工业学院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6,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689;

2、2022年成都工业学院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6,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36054;

3、2022年成都工业学院在四川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8,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1270;

4、2022年成都工业学院在河南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7,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06694;

5、2022年成都工业学院在福建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4,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4324;

年份学校省份科目类型批次最低录取分数最低录取位次
2022成都工业学院海南综合本科批56616689
2022成都工业学院浙江综合平行录取一段526136054
2022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文科本科二批51831270
2022成都工业学院河南理科本科二批517106694
2022成都工业学院福建物理类本科批51444324
2022成都工业学院云南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51440796
2022成都工业学院湖北物理类本科批51056039
2022成都工业学院江西理科本科二批50754656
2022成都工业学院河北物理类本科批50782620
2022成都工业学院湖南物理类本科批50666205
2022成都工业学院安徽理科本科二批50085853
2022成都工业学院重庆历史类本科批48816392
2022成都工业学院山西理科本科二批B段46358114
2022成都工业学院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460244852
2022成都工业学院贵州理科本科二批45448017
2022成都工业学院陕西理科本科二批44762768
2022成都工业学院广西理科本科二批44565247
2022成都工业学院甘肃理科本科二批K段43935189
2022成都工业学院宁夏理科本科二批40814404
2022成都工业学院新疆理科本科二批403-
2022成都工业学院内蒙古理科本科二批38641767
2022成都工业学院青海理科本科一段36312510

2021年成都工业学院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1年成都工业学院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0,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868;

2、2021年成都工业学院在浙江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3,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17971;

3、2021年成都工业学院在河南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4,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08202;

4、2021年成都工业学院在重庆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3,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8061;

5、2021年成都工业学院在福建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3,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1663;

年份学校省份科目类型批次最低录取分数最低录取位次
2021成都工业学院海南综合本科批56016868
2021成都工业学院浙江综合平行录取一段533117971
2021成都工业学院河南理科本科二批524108202
2021成都工业学院重庆历史类本科批52318061
2021成都工业学院福建物理类本科批52341663
2021成都工业学院湖北物理类本科批52255941
2021成都工业学院湖南物理类本科批52261849
2021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文科本科二批52129933
2021成都工业学院云南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51938892
2021成都工业学院河北物理类本科批51771252
2021成都工业学院江西理科本科二批51551859
2021成都工业学院山东综合普通类一段505139739
2021成都工业学院安徽理科本科二批49682235
2021成都工业学院广西理科本科二批47650363
2021成都工业学院山西理科本科二批B段47452052
2021成都工业学院贵州理科本科二批45947227
2021成都工业学院陕西理科本科二批43962335
2021成都工业学院甘肃理科本科二批K段43935250
2021成都工业学院新疆理科本科二批416-
2021成都工业学院宁夏理科本科二批40913721
2021成都工业学院内蒙古理科本科二批34847445
2021成都工业学院青海理科本科一段34315176

二、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

年份考生类别批次分数线位次专业分
2022体育类体育类(高职专科)140--
2022理科本科一批51583025-
2022理科本科二批426186000-
2022理科专科批150284053-
2022理科一类模式本科325254434-
2022理科一类模式专科150284053-
2022文科本科一批53818985-
2022文科本科二批46674577-
2022文科专科批150215646-
2022文科一类模式本科350159586-
2022文科一类模式专科150215646-
2022艺术类艺术类(本科)200--
2022艺术类艺术类(高职专科)120--
2022体育类体育类(本科批)345--
2021艺术类艺术类(本科)215--
2021体育类体育类(高职专科)140--
2021体育类体育类(本科批)345--
2021艺术类艺术类(高职专科)120--
2021文科专科批150199866-
2021文科本科二批47467553-
2021文科本科一批54118278-
2021理科专科批150258428-
2021理科本科二批430176326-
2021理科本科一批52182994-
2020理科本科二批443171036-
2020理科本科一批52981375-
2020理科专科批150260431-
2020理科艺术类(本科)420190439-
2020理科艺术类(高职专科)140260549-
2020文科本科一批52717704-
2020文科本科二批45966316-
2020文科专科批150208715-
2020文科艺术类(本科)43090719-
2020文科艺术类(高职专科)140208877-
2020艺术类艺术类(本科)300--
2020艺术类艺术类(高职专科)140--

三、成都工业学院简介

学校简介

成都工业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举办的第一所实业学校,迄今已有110年的办学历史。陈毅元帅曾于1916-1918年在学校染织专业学习。在连续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急需为己任,坚守实业兴国教育情怀,形成了“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校训,“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和以工为主、突出应用、服务地方与行业的育人传统。学校先后隶属原二机部、四机部、电子工业部以及四川省原电子工业厅等部门,长期面向行业办学,主要经历了“全国重点中专”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和“全国示范高工专”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两个办学阶段。2000年,学校由四川省电子工业厅划转省教育厅主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是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推进本科产教融合“厅校共建”全省唯一试点高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1645.74亩,有郫都、宜宾、花牌坊、大丰等4个校区。学校本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地理位置优越,校舍建筑面积约30.30万平方米。宜宾校区位于宜宾市三江新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与郫都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高效协同、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500余人,设有二级院(部)14个、本科专业41个,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门类,重点面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3个领域,构建起了适应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布局。

近年来,学校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地方、积极推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为己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以建设“全国一流、四川引领”的应用型高校为目标,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和“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空间明显扩展、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同类高校影响力明显增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学校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一以贯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中心大局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抓手,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省级“三全育人”试点学院2个、省级思政精品项目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形势与政策”课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依托人文与设计学院(晏济元书院)设立成都工业学院红色文化研究院,被列为全省高校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培育项目。建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毅纪念园,充分发挥学校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坚持“对标竞进、争创一流”,积极抢抓机遇,现有“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机械电子工程”“物流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商务”“汽车服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数量位列省属高校第8、新建本科高校第1,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学校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6门、省级首批应用型示范课程14门、省级一流课程31门,建有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1年,学校省级教育成果奖实现新突破,牵头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参与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十。

学校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深入实施以“产教五融合”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与创新。获批四川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为全省5所本科高校之一,新建本科唯一。有5项产教融合案例被教育部规建中心优秀案例集收录。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毕业生深受各界欢迎,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科、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粮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华为、京东方、长虹、九洲、重庆平伟、迈普、上海莫仕、德州仪器、富士康、通威太阳能等知名企业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是四川省教育厅授予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喜人,获得2019、2020、202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本科组全国一等奖,省级“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19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特等奖,2020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2021年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2022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等。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2017-2021年)榜”中排名273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26位。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和科技兴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和教学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学校现有教职工1118人,其中,专任教师897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6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具有国家、省部级人才称号的拔尖人才50余人次,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次、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9人,“天府学者”特聘专家1人,四川省“四有”好老师1人。

学校现有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应用与技术实验室、电加工实验室、四川省产业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8个市厅级科研平台,有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无人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个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57个建制实验室,获批国家级“新工科”实践项目2个,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近年来,学校注重培养特色鲜明的学术团队,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21年以来,有“四川省电子终端产品制造智能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半导体功率模块封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智能机电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研平台获批立项。2022年,人文与设计学院教师与校企合作企业联合研发的产品获得德国IF设计奖。

学校切实践行高校责任担当,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努力实施“开放国际战略”,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搭建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国(境)外交流合作成效明显。学校是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工学院联盟理事单位,与英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爱尔兰、丹麦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俄罗斯、波兰、匈牙利、乌克兰、泰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招收来自俄罗斯、蒙古、尼泊尔、孟加拉国、泰国等国留学生来校进行学历教育及汉语学习。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与成都市,宜宾市,达州市,甘孜州,成都市金牛区、郫都区的校地合作,注重与行业领域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地方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合作建立了110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6个为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中,学校积极发挥智力优势,定点帮扶的色达、宣汉县脱贫摘帽并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称号,直接帮扶的宣汉县渡口乡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学校获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脱贫攻坚嘉奖,学校驻村干部获表彰5人次,1人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学校聚焦创新改革和能力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四川样板”示范效应日益彰显。学校积极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是“国家‘十三五’地方高校转型示范工程(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实施高校、“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5个项目获批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当选“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四川省电子信息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四川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同类高校影响力明显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效不断凸显。

时值学校建校110周年,新征程上,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天府大地办大学,回归应用之魂育英才,围绕人才培养核心,深耕教学科研一线,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学校“三个大会”精神,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四川引领”的应用型高校而团结奋斗。

(2023年5月)


宜宾校区简介

成都工业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省举办的第一所实业学校,迄今已有110年的办学历史。在连续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怀揣实业兴国初心,肩负教育报国使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学校积极响应“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地方,助力宜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与宜宾市合作共建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开启了一校两区办学的崭新篇章。

宜宾校区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办学设施齐全,占地710余亩,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校园整体采用“一核两轴,一脉七园,山水书院”的总体规划结构,形成学习、交流、教学、实践、生活等多维一体的集合,毗邻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配套资源丰富,科教氛围浓厚,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的理想家园,是辛勤园丁教书育人和发展进步的理想平台。

宜宾校区传承了学校“以工为主、突出应用、服务地方与行业”的育人传统,坚持了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以深度融入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服务宜宾市产业体系建设为出发点,围绕智能终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宜宾现代工业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构建了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设置有智能制造、车辆工程、电子信息、税收学等1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

宜宾校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建设智能终端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与先进制造产业学院等紧密对接行业的现代产业学院,结合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特色专业建设,深度实施“产教五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区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表现突出、屡创佳绩,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决赛”团体三等奖、个人全能二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西南赛区三等奖,四川省第八届“互联网+”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各类奖项共计100余项,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宜宾校区坚持引培并重,加快推动本土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专门制定宜宾校区人才引进办法,持续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实施人才分层分类管理。近年来,校区共有32人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省级脱贫攻坚专项嘉奖”“宜宾市创新领军人才”“宜宾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和称号。

宜宾校区作为学校的两个主要校区之一,既承载着赓续学校百年工业教育文化的历史使命,也承担着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宜宾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重任。校区以政行企校多方共商共建共享为契机,不断丰富产教融合载体,与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等联合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质性深化产教融合。与宜宾市科技局、经信局、住建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屏山县锦晖蚕业合作社等深度合作,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0余项。

宜宾校区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学校“三个大会”精神,以治理体系完善为保障,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新发展为根本,艰苦奋斗,踔厉奋发,努力实现校区“五个功能定位”。与宜宾市和川南经济区工业企业深度合作,着力提升宜宾校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和办学综合实力,早日建成与地方工业产业紧密结合、教学改革创新深入、管理模式现代化、能够有效支撑学校整体发展的高水平特色校区,为全面推进“全国一流、四川引领”应用型高校建设、全面建设“四川工业的行业大学”贡献力量。

(内容更新截止2023年4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