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辽宁传媒学院最低多少分能录取
2023年辽宁传媒学院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3年辽宁传媒学院在江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9,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6194;
2、2023年辽宁传媒学院在山东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9,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68130;
3、2023年辽宁传媒学院在广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9,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5486;
4、2023年辽宁传媒学院在辽宁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4,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9816;
年份 | 学校 | 省份 | 科目类型 | 批次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录取位次 |
---|---|---|---|---|---|---|
2023 | 辽宁传媒学院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9 | 46194 |
2023 | 辽宁传媒学院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59 | 268130 |
2023 | 辽宁传媒学院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29 | 55486 |
2023 | 辽宁传媒学院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04 | 29816 |
2022年辽宁传媒学院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2年辽宁传媒学院在安徽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1,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1678;
2、2022年辽宁传媒学院在江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0,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6034;
3、2022年辽宁传媒学院在四川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4,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7799;
4、2022年辽宁传媒学院在贵州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1,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4413;
5、2022年辽宁传媒学院在河北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9,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8084;
年份 | 学校 | 省份 | 科目类型 | 批次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录取位次 |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1 | 51678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0 | 46034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4 | 67799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1 | 44413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59 | 58084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54 | 261121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52 | 92856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22 | 53957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20 | 15276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C段 | 409 | -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04 | 31993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391 | 20100 |
2022 | 辽宁传媒学院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69 | 18843 |
2021年辽宁传媒学院最低多少分能考上
1、2021年辽宁传媒学院在安徽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9,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1652;
2、2021年辽宁传媒学院在江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6,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7533;
3、2021年辽宁传媒学院在贵州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1,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1478;
4、2021年辽宁传媒学院在四川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8,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4200;
5、2021年辽宁传媒学院在河南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0,对应的录取位次为92392;
年份 | 学校 | 省份 | 科目类型 | 批次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录取位次 |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19 | 51652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96 | 47533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1 | 41478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8 | 64200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70 | 92392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61 | 62753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57 | 249036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56 | 31376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04 | 15830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C段 | 394 | -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92 | 19651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375 | 21969 |
2021 | 辽宁传媒学院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48 | 134531 |
二、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年份 | 考生类别 | 批次 | 分数线 | 位次 | 专业分 |
---|---|---|---|---|---|
2022 | 历史类 | 体育类(高职专科) | 150 | - | - |
2022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62 | 107134 | - |
2022 | 物理类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 501 | 44915 | - |
2022 | 物理类 | 高水平运动队 | 362 | 107134 | - |
2022 | 物理类 | 专科批 | 150 | 135352 | - |
2022 | 物理类 | 艺术类(本科) | 271 | 130409 | 235 |
2022 | 物理类 | 艺术类(高职专科) | 150 | 135352 | - |
2022 | 物理类 | 体育类(本科) | 150 | 135352 | - |
2022 | 物理类 | 体育类(高职专科) | 150 | 135352 | - |
2022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04 | 31993 | - |
2022 | 历史类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 500 | 13462 | - |
2022 | 历史类 | 高水平运动队 | 404 | 31993 | - |
2022 | 历史类 | 艺术类(本科) | 303 | 46153 | 240 |
2022 | 历史类 | 专科批 | 150 | - | - |
2022 | 历史类 | 艺术类(高职专科) | 150 | - | - |
2022 | 历史类 | 体育类(本科) | 150 | - | -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56 | 31376 | - |
2021 | 历史类 | 体育类(高职专科) | 150 | 63903 | 45 |
2021 | 历史类 | 体育类(本科) | 150 | 63903 | 45 |
2021 | 历史类 | 艺术类(高职专科) | 150 | 63903 | - |
2021 | 历史类 | 艺术类(本科) | 342 | 53687 | 230 |
2021 | 历史类 | 专科批 | 150 | 63903 | - |
2021 | 历史类 | 高水平运动队 | 319 | 56831 | - |
2021 | 历史类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 534 | 13094 | - |
2021 | 物理类 | 体育类(高职专科) | 150 | 102737 | 45 |
2021 | 物理类 | 体育类(本科) | 150 | 102737 | 45 |
2021 | 物理类 | 艺术类(高职专科) | 150 | 102737 | - |
2021 | 物理类 | 艺术类(本科) | 252 | 101316 | 225 |
2021 | 物理类 | 专科批 | 150 | 102737 | - |
2021 | 物理类 | 高水平运动队 | 235 | 101916 | - |
2021 | 物理类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 503 | 42647 | -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336 | 93737 | - |
2020 | 理科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 500 | 42306 | - |
2020 | 理科 | 本科批 | 359 | 101844 | - |
2020 | 理科 | 专科提前批 | 150 | 132098 | -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 | 150 | 132098 | - |
2020 | 理科 | 艺术类(本科) | 269 | 124048 | - |
2020 | 理科 | 艺术类(高职专科) | 150 | 132098 | - |
2020 | 理科 | 体育类(本科) | 150 | 132098 | 45 |
2020 | 理科 | 体育类(高职专科) | 150 | 132098 | 45 |
2020 | 文科 | 本科批 | 472 | 26259 | - |
2020 | 文科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 567 | 7194 | - |
2020 | 文科 | 专科提前批 | 150 | 62175 | - |
2020 | 文科 | 专科批 | 150 | 62175 | - |
2020 | 文科 | 艺术类(本科) | 254 | 60726 | - |
2020 | 文科 | 艺术类(高职专科) | 150 | 62175 | - |
2020 | 文科 | 体育类(本科) | 150 | 62175 | 45 |
2020 | 文科 | 体育类(高职专科) | 150 | 62175 | 45 |
三、辽宁传媒学院简介
学校始建于1991年,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辽宁传媒学院。学校位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主要培养传媒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
教学条件。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是一所建筑恢弘大气、环境优雅宜人、教学功能完备、生活布局合理的现代化花园式大学。建有400米标准跑道体育场2个,座位9000余个;体育馆2座,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座位4500余个;图书馆2座,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500个,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文镜像电子图书27万种,电子图书135万种,并配有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等多种数据库资源。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辽宁省平安校园”,餐饮中心被评为沈阳市A级食堂。
学校全力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建设,建有智慧教室60余间、计算机渲染工作站20余间以及设施国内一流的省级卫视台实景演播厅、虚拟演播厅、融媒体中心等各类现代化的实践场所73个,建有功能多样、设施设备一流、能容纳1000余人的大型实验剧场。一流的软硬件设备设施,为学生成功实现梦想提供强有力支撑。
师资队伍。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逐步建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35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部级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1%,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74.2%。
人才培养。学校牢固树立“地方性、应用型、以传媒艺术类为主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2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校企合作,是辽宁省文化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学校设立11个二级学院(部),面向文化与传媒、广播与影视、艺术与设计、信息与传播等四大领域,开设36个本科专业。
学校致力于培养爱党爱国,具有较高文学艺术素养与较强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自强不息、务实严谨、高效创新、追求卓越”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传媒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共计获奖3626项,其中包括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国•丽水摄影节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金奖、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一等奖、美国戴维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奖项。
“政产学研用”合作。学校始终坚持“政产学研用”合作共建,以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助力文化传播,先后获批辽宁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沈阳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并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主持完成“辽瓷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师生共同完成中国锡伯族博物馆数字化升级改建、沈阳市非遗数字博物馆建设、沈阳市百个口袋公园设计、沈阳地铁车厢装饰设计、国家反诈动画宣传片创作、《春来雁北归》等城市文化微电影创作拍摄等多项科技转化及社会服务项目。
国际教育。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项。
办学成就。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均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报到率分别为93%、91.3%、93.5%。毕业生就业始终保持良好态势,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居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麦可思报告》评价我校为辽宁省培养了较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文化、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提供了较多的人力支撑,较好地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毕业生以“素质高、接地气、上手快、能力强”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
学校现有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建设了省级一流课程43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
学校矢志践行“为国家培养人才,为行业输送精英”的办学使命及“志存高远,德能日进”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定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