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23年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吉林大学分数线2023每个省份都不一样,可以参考2022年:
1、吉林大学在北京综合类的录取分数线为617分。
2、吉林大学在天津综合科的录取分数线为642分。
3、吉林大学在河北物理类的录取分数线为578分;历史类的录取分数线为608分。
4、2022年吉林大学在安徽省理科本科一批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所对应的最低位次为7663;
5、2022年吉林大学在安徽省文科本科一批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3分,所对应的最低位次为1041;
6、2022年吉林大学在河北省物理类本科批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0分,所对应的最低位次为14004:
7、2022年吉林大学在河北历史类本科批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1分,所对应的最低位次为2028:
8、2022年吉林大学在辽宁省物理类本科批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6分,所对应的最低位次为16211;
9、2022年吉林大学在河北省历史类本科批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8分,所对应的最低位次为2636;
拓展知识:
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
学校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起点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
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
学校聚焦世界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合作网络,目前已经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名的48所,前200名的67所。学校与12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了44个中外合作平台。
吉林的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根据吉林省2020年高考分数段,排名3000,理科大概610分,文科540分。
1、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在吉林本一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3分;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招生批次控制线为530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始建于1985年,坐落于胶东半岛的海滨城市威海,是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位列“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
2、中南大学。
2019年中南大学在吉林本一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0分;2019年中南大学招生批次控制线为530分;2019年吉林理科610分的位次为3936。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
3、湖南大学。
2019年湖南大学在吉林本一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0分;2019年湖南大学招生批次控制线为530分。坐落于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吉林本一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7分;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批次控制线为530分。1959年中央确定的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
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行列,是我国最早的2所国防工业重点军校之一。
5、上海大学。
2019年上海大学在吉林本一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3分;2019年上海大学招生批次控制线为530分。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吉林高校排名一览表
吉林高校排名如下:
1.吉林大学
2.东北师范大学
3.吉林农业大学
4.东北电力大学
5.长春理工大学
6.延边大学
7.北华大学
8.长春中医大学
9.长春工业大学
10.吉林财经大学
11.吉林师范大学
12.吉林化工学院
13.长春大学
14.长春师范大学
15.长春工程学院
16.吉林建筑大学
17.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18.吉林体育学院
19.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20.吉林艺术学院
21.通化师范学院
22.白城师范学院
23.吉林工商学院
24.吉林医药学院
25.吉林警察学院
吉林大学简介:
吉林大学,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21世纪学术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亚洲校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