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医学类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介绍如下:
在2023全国二本医科大学排名中,排名靠前的院校有贵州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其中贵州医科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为544,位次是43461。
贵州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544 43461
遵义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541 45498
昆明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534 52069
新疆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504 81609
锦州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496 90763
山西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492 94306
西南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490 96786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486 101853
哈尔滨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483 105637
宁夏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471 119738
内蒙古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456 138039
广西医科大学 医药 二本 443 153792。
贵州医科大学,简称贵医大,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贵州省属重点高等院校,贵州省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单位,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贵州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1950年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成为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1868亩,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9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图书馆藏书181.35万册,电子图书43万册;设有教学单位20个,开设本科专业44个,
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学校在职在岗职工20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718人;全日制在校生25689人(其中研究生3123人、留学生180人)。
二本医药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二本医药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如下:
第一名:北京协和医学院(总分425.9分)。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第二名:首都医科大学(总分291.3分)。
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首医大,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第三名:南京医科大学(总分286.6分)。
南京医科大学(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药物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3、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4、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中国医学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中国医学大学排名:南京医科大学623分、首都医科大学582分、南方医科大学573分等。
1、南京医科大学。
截至2022年9月,学校建有江宁校区、五台校区和康达学院连云港校区;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学位授权点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文学7个学科门类。
2、首都医科大学。
根据2021年修订的学校章程显示,学校本部有五个校区。[3]截至2022年6月,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有21所临床医学院,39个临床专科学院、专科学系,39个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
3、南方医科大学。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21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9个,2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所直属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