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小语种专业大学排名有北京大学690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600分、天津外国语学院550分等。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约7000亩,北大主校区继承自燕京大学,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而闻名。现任校党委书记郝平、校长龚旗煌。
北京大学是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特别是理科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中国第一个数理化和计算机等专业皆诞生于此。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医药科学等多门类、多学科体系,是国内学科设置最齐全的大学之一,下设8个学部,51个直属院系,开办了130个本科专业,263个博士点,286个硕士学位点。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所以外语和旅游为优势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截至2022年5月,学校设有17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48个(其中有31个语种专业)、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级“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
3、天津外国语学院。
天津外国语大学坐落于天津市,是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市属普通高等学校,是“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天津智库联盟”成员单位、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副理事长单位。现任党委书记殷奇、校长陈法春。
截至2022年5月10日,学校共有五大道和滨海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6.42万平方米。学校有61个本科专业,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35个(外语语种33个),中文、新闻学等文学类其他专业以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门类专业2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是怎样的?
评估等级排名:
1、A+类高校共2所,分别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2、A类高校共6所,分别是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
3、A-类高校共6所,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属文学门类(文学门类还有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两个一级学科),下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秘书学、中国语言与文化和手语翻译等9个专业。
汉语言大学排名
汉语言大学排名介绍如下: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
1、第一名北京大学
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
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亚洲校园的成员。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为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
2、第二名北京师范大学
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3、第三名复旦大学
位于直辖市上海,是国家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为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4、第四名南京大学
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
5、第五名武汉大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