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办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全国民办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如下:
浙江传媒学院550分、云南中医药大学550分、青岛理工大学549分、贵州中医药大学548分、云南师范大学547分、重庆邮电大学564分、温州医科大学557分、贵州医科大学555分、新乡医学院552分、承德医学院549分。
拓展知识--民办大学:
全国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包含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办学许可证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对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发给办学许可证。
截止2021年,全国民办高校764所,比上年减少9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25.37%。其中,普通本科学校390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2所;高职(专科)学校350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
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845.74万人,比上年增加54.40万人,占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的比例24.19%。
2023年3月23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民办高校764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390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2所;高职(专科)学校350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924.89万人。
贵州二本学校排名
贵州省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介绍如下:
在2023年贵州二本大学排名中,排名靠前的院校有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其中贵州师范大学2022年文科分数线为519,位次为24031;理科分数线为493,位次为93884。
1、贵阳学院
贵阳学院(Guiyang University)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创建于2004年,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市金筑大学合并组建;2009年,由李端棻先生1902年倡导创办的贵阳师范学校并入;2010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学校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遵义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Zunyi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贵州省遵义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
3、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地处贵阳市乌当区,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78年的贵州教育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2009年3月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4、凯里学院
凯里学院坐落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凯里市,是全日制公办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州共建共管、以州为主”的管理体制,同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校。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676亩,校舍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08.4万册。
贵州各大学分数线汇总
贵州各大学分数线具体如下
1、贵州一本大学分数及位次排名
在文科中收分最高的大学为贵州大学,2022年最低分为585分,位次在3823;收分最低的大学为遵义医科大2022年最低分为549分,位次在10000
在理科中收分最高的大学为贵州大学(软件类),2022年最低分为518分,位次在18509:收分最低的大学为贵州大学(中外合作作)2022年最低分为451分,位次在50301.
2、贵州二本大学分数及位次排名
在文科中收分最高的大学为贵州师范大学,2022年最低分为542分,位次在11748;收分最低的大学为贵州师范大学(中外合作),2022年最低分为471分,位次在44437。
在理科中收分最高的大学为贵州财经大学,2022年最低分为446分,位次在53625;收分最低的大学为贵州师范大学(中外合作),2022年最低分为360分,位次在132295。
3、贵州高职专科分数及位次排名
在文科中收分最高的大学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最低分为469分,位次在45678;收分最低的大学为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22年最低分为180分,位次在123232。
在理科中收分最高的大学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最低分为365分,位次在127360:收分最低的大学为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2022年最低分为180分,位次在211509。
拓展资料
贵州师范大学,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贵州省共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布局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贵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