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
职高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如下:
对于高职单招的志愿填报,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脸疑惑。相对于一本二本,高职高专更强调专业的选择,可以说选好满意的专业才是高职高专志愿填报的首要选择。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了解自己今年高考成绩排名位次,再根据位次,参考各高校往年录取分数和对应位次,选择相应的高校填报。如,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理科投档线连续多年在本地超过三本,甚至去年在该校在8个省录取线超过当地一本线,位置值居高不下,所以今年该校理科在湖北超二本线也算正常。之所以如此,皆因该校的专业特色吸引考生。
其次,坚持“冲稳保”结合。高职高专批次招生院校多,全国有600多所,湖北招生计划超15万人,招生院校录取分数间距较大,文科从403分到市州150分的批次线,区间达到200多分。考生在填报高职高专平行志愿时,依然要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选择学校,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一定要选好保底学校。
晨报导师团建议:考生9个平行志愿不要全部填报往年录取分数线差别不大的学校,要参考往年高职高专院校投档线,分别选择预计今年录取分数线稍高于自己高考成绩、与自己高考成绩相当、低于自己高考成绩的9所学校填报,形成由高到低的梯度志愿组合。
职业高中的一些特点和优势
1、职业导向:职业高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通过提供与特定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早地了解和适应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
2、技术培训:职业高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通过实训和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职业认证:一些职业高中提供课程完成后的职业资格认证,例如电工、钳工等职业技能证书,这些证书可以在就业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4、融合教育:职业高中同时注重学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在完成学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直接就业。
5、就业机会:职业高中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适应工作的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一些职业高中与当地企业或行业协会合作,开展实习和就业推荐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职场。
请问专科可以填报几个平行志愿?
1专科可以填报几个志愿不同省份的高考专科志愿填报数量是不一样的,考生要按照本省份教育考试院的规定数量填报专科志愿。
一般情况下,高职专科志愿都是可以填报6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但各省份数量不同,考生一定要注意。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平行志愿是按填报顺序依次检索,上线落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应注意志愿及专业由高到低的填写顺序,同时因采取顺序检索仅投档一次的方式录取,一旦遭到退档该批次就会落榜,所以在专业及学校选择上仍需慎重。
2专科志愿的报考注意事项
1. 要考虑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选择国家建设急需的专业,能使青年人将来较可能做出重大贡献。志趣和需要是相辅相成的,把志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2. 考虑所填志愿实现的可能性以招生院校在当地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统计为参考,分析各专业的档次和“冷”与“热”情况,结合自己的实力,正确填报专业志愿。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要更多地看其相对位置及其变化。原则上第一专业的选择应该是有希望录取的理想专业;第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稳妥,应该是能被录取的专业?第三专业应该选择可以“兜底”的专业。
3.考虑“服从专业调剂” 当考生档案调入学校后,由于名额所限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自然扩大了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
3专科志愿填报技巧
能公办不民办
现阶段,由于人们传统就业观念与现实教育体制的原因,民办高校很难吸引到优秀的高层次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师资配备良莠不齐,甚至刚毕业的学生一转眼就成了“大学教师”,教学质量堪忧;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国家的财政支持,就只能“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学生埋单,公办学校三千多的学费,到了民办学校动辄七八千;毕业后,从法律地位上来说,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是平等的,但现实就业中却仍有歧视民办院校的现象时有发生。
首选行业类院校
选专科=选专业,选专业=选就业。行业院校由于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关系,而其相关专业技术性强、要求标准高,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少,所以考生选择此类院校中的王牌专业更容易就业,对口率也高。例如,石油类专科学校、民航类专科学院、铁路类学院、水利水电类学院等。
看毕业生就业情况
读高职校就是以就业为目的,如果学校专业设置合理,毕业生就业率就会高。目前高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确实不错,但学校公布的就业率不排除掺假可能。所以,如果有办法,尽可能找这些学校在读或已毕业的学生了解,他们应该会透露更真的信息。
关于报考志愿
第一个问题,是名校优先还是热门专业优对于一个不高不低的高考成绩来说,是先选择好学校还是先选择好专业,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情。名牌大学往往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专业齐全,学术风气和文化氛围浓厚,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且名牌大学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近新事物,即使考入的不是很理想的专业,但事在人为,还可以花工夫再读第二学位。热门专业是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如目前正热的铁路、电力、邮电、外语等属于此类。能考入这样的专业,首先就可以有保证,不必为将来的就业难犯愁。但名气小的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相对要差一点,在就业范围上也要比名气大的学校限制更多一些。此外,专业的冷热会随着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转变。热门的专业不可能永远热下去,冷门专业也不可能永远冷下去,关键要靠自己把握。
对于学习不是很理想又希望尽快入学的考生,应看看自己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情况下能达到哪一批录取院校的分数线,结合自己掌握的信息,挑出较大范围的一批院校,可考虑一些比较冷门的或偏远地区的、条件比较艰苦的院校或专业,如农林、地矿等,也可考虑本省、本地区的院校。
第二个问题,在报学校的时候的梯度问题!
所谓“梯度”,是指在同一批次的学校,因多种因素,在录取分数上形成的高低程度。
一般来说,名牌大学、地理位置好、专业和就业前景看好的院校,在录取新生时,录取线总是偏高;而地理位置较差,知名度不高,专业和就业去向都是生活、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行业,录取新生时,录取线相对偏低;而介于偏高偏低之间的院校,录取线则居中。于是,这三类不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便显示出高、中、低三个不同档次。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填报志愿的“梯度”呢?
首先,要对选报院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如知名度、地理位置、专业设置、招生人数、毕业前景等,确定所选院校的档次。其次,查阅所选院校近几年在本省招生的各种情况,特别是录取分数等情况,大致分析所选院校在档次上有无变化。第三,正确认识自身的条件,因为“梯度”也是因人而异的。拔尖的学生,可能认为清华、北大是最高档次,应给自己恰当准确的定位。第四,在填报志愿时,把高、中、低三个档次的院校依次排列,由高到低,形成“梯度”。尽量避免“并列式”,即同一档次的院校并列在一起;或“波浪式”,即高、低、高、低;更不能从低到高倒置志愿。
具体来说,一志愿采取稳妥策略
填报高考志愿首先要立足于第一志愿录取。如果第一志愿走不了,即使考生能被后续志愿录取,录取你的学校与你的高考分数相比可能也会相差很大一个档次。填报第一志愿时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策略,第一种是风险型策略,即按照自己的实力报一个有可能够得着的最好学校,这样报录取概率很低,风险很大,但是高风险也有可能带来高回报。第二种是稳妥型策略,按照自己的实力报一所录取把握很大的院校,或者报一所有绝对把握的院校。对个别高分考生应鼓励他们赌一下,采取风险型策略,在某一个单个志愿拼一下,但建议多数考生还是采取稳妥型策略,以确保第一志愿录取。
二志愿作为保底志愿
选择第二志愿院校要有保底志愿。由于高考录取是一个很不确定的事情,它受众多因素包括一些偶然因素综合作用,其结果很难预见,所以,总会有一部分考生落到第二志愿。怎样才能提高第二志愿的录取概率呢?最好是选择往年各年度都录取过第二志愿的院校。只有这样,第二志愿的填报才有意义。必须强调的是,第二志愿必须作为保底志愿,必须有100%的把握。如果第二志愿保不住底,那考生的命运就不算掌握在自己手里。近几年有些好学校也曾出现过第一志愿不足。考生如果想搏一把的话,可在第二志愿中填一些与第一志愿相当甚至比第一志愿好的院校。
平行志愿的排序很关键
所谓平行志愿,不是填报栏目而是属于填报技巧。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既要讲究梯度也要注意搭配和排序,因为它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投档,即谁的分数高,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就占有优势。
在第一志愿投档结束后,首先将同一科类批次线上的没有录取的考生,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排序在后的考生;对单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中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有计划余额且排序在前的院校。这就要求考生在平行院校的志愿之间也应有梯度。平行志愿的排序不能随意,一般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院校排在靠前的位置。不能单纯为了保持志愿梯度,选择自己完全不感兴趣或与自己的成绩相去甚远的院校和专业。盲目和随意填报志愿造成的后果最终只能由考生自己来承担。贴线考生应回避热点贴线考生在选择院校填报志愿时,千万不要按照通常的填报思维方式去和别人竞争好院校,应回避一下。往年在第一志愿没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应该是贴线生的第一志愿选择。例如,中国科技大学去年在京计划招生50人,而实际第一志愿只招了40人,还有10人需要从后面的志愿招;前年、大前年第一志愿也都没招满,贴线考生要是第一志愿报这个学校,录取机会就很大。对于同一所高中、同一个班级恶毒考生来说,对同一所高校、同一个专业,不要盲目扎堆,建议那些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回避一下,果断放弃,另选别的学校。
第三个问题,考生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类型填报志愿?
在填报志愿前,如果有条件,可以对本人的职业倾向做一个测试。教育部考试中心曾对人与职业相互适应的理论作过实验,提出人与职业、专业相适应的7种类型。即:
艺术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作曲、服装设计、写作等。
经营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营销、经营管理、法律事务等。
事务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秘书、银行柜员、资料管理员等。
研究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数据统计分析师、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科研人员等。
自然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农产品开发、医疗、矿产勘探等。
技术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机械师、驾驶员、工程技术人员等。
社会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中小学教师、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导游等。
职业倾向在填报志愿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到考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毕竟专业选择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是紧密相关的。在这一点上,考生家长尤其要注意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不能代替考生填报。
第四个问题,报考院校是否应考虑就业因素?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实行的都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就业率也不尽相同。考生报考志愿时,适当考虑就业因素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不能盲目夸大就业的影响,把就业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如果把就业放在第一位去考虑,就会使考生不顾自己的学科专长和兴趣爱好,一味地去报考就业率高的所谓热门专业,造成志愿撞车现象。况且,高校的招生专业都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经过论证后设立的,应当说,每一个招生专业都有社会需求,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学得好。另外,就业毕竟是大学毕业时的事,几年后形势的变化是任何人都无法把握的。也许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到毕业时就变成冷门专业了。这样的先例不是没有发生过。因此,报考志愿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学科专长和兴趣爱好等因素来进行填报。
第五个问题,考生上网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什么?
一是认真阅读“填报志愿须知”,按要求规范操作;
二是一定要把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看好填准,填错了代码就是错报了学校,必定会影响录取。
三是按时上网填报志愿,错过时间视其自愿放弃。
第六个,为什么第一志愿非常重要?
高校的录取是分批进行的,每批录取省考试局首先向高校投放第一志愿的考生档案,如果考生的第一志愿未投给报考学校,那么他所报考的几所平行的第二志愿有可能已经按第一志愿录取满额。我省近年来第一批录取院校的一志愿录取率在70%以上,第二批录取院校的一志愿录取率也接近70%,可见多数考生还是录取到了第一志愿的学校,因此第一志愿非常重要。
第一志愿固然重要,但第二志愿并非无关紧要。每年总有一些考生第一志愿落选,也总有一些高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如果考生第一志愿落选,第二志愿报得合适,也可以被高校录取,只是第一、第二志愿之间要拉开档次,形成梯度,否则即使填报了第二志愿也可能会因所报志愿已录取满了第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