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西州历史
青海海西州的历史悠久,其地域在古代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西汉时期,东部为先零卑禾等羌人部落活动范围,西部则属于‘古羌国’。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时期设西海部,东部被纳入其管辖。王莽末期,郡制废除后,这里再次成为羌地。东晋后期,西部属于吐谷浑,东部为鲜卑乙弗国(后并入吐谷浑)。吐谷浑的拾寅王在白兰(今都兰县诺木洪)建城,伏连筹时期(公元491-529年)将都城设在海西。隋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军击败吐谷浑后,东部属西海郡,西部属鄯善郡。隋末,吐谷浑重新占据此地。
唐朝时期,吐谷浑成为唐朝的属国,吐蕃王国在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征服吐谷浑,海西州一度归吐蕃统治。宋代,西部是撒里畏兀尔地,东部则受吐蕃势力影响。元代,海西州西部为甘肃行省沙州路,东部大部分属于宣政院管辖。元顺帝时,在西部设曲先答林元帅府,封卜烟帖木儿为宁王。
明代,海西东部归朵甘卫管辖,西部则有四个卫所。明朝末年,蒙古部族开始占据此地,直到清朝时期,清朝政府编定青海蒙古旗,并设置了钦差大臣进行管理。清朝末年,班禅香家旗形成,藏族和蒙古族的迁移也在此时期发生。
进入民国,海西州经历了多次行政调整,归属青海办事长官、甘边宁海镇守使等管辖。1949年,青海解放,海西州归属青海省。1952年至1955年,行政区划进行多次改革,设立自治区和工作委员会以开发柴达木盆地。1963年,海西州与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合并,正式成为“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并在1984年哈萨克族部分人口迁出后,更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青海省海西州中考录取分数线
青海省海西州中考录取分数线520分推荐生是指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时,对平时综合素质特别优秀,但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期间因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等客观原因,造成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明显失误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可依据学生所在初中学校至少两名资深教师提交的推荐信以及核实情况,在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范围内由招生学校破格录取。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目录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和人文特色。
1. 地理环境
-
自然环境
- 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地貌多样,主体地域包括山川与河流交织的区域。
- 气候特征显著,四季分明,为各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
物产资源
- 土地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资源宝库。
-
人口与民族
- 人口数量适中,由蒙古族、藏族和哈萨克族等多民族组成,文化交融。
2. 历史沿革
- 从史前上古到现代社会,历经羌戎西王母、鲜卑吐谷浑、吐蕃唃厮啰、蒙古时代和民族联合自治时期,各民族共同书写了这片土地的历史篇章。
3. 社会变革
- 人民政权建立后,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农牧区包产到户和工矿企业改制。
4. 民族区域自治
- 自治区和州级自治机构逐步完善,强调民族平等、互助和团结,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5. 农业
- 种植业、畜牧业、林草业、渔猎业和特色种养业全面发展,水利设施保障了农业生产。
6. 工业、交通通信、财政金融、贸易等
- 各领域都有所建树,经济活动活跃,对外交流频繁。
7. 旅游与资源开发
- 州内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资源开发为经济带来新动力。
8. 社会事业与城乡建设
-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进步,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9. 生态环境
- 重视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这片土地的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