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资讯> 高校动态

2025届音乐艺考生必看!音乐学院招生知多少?

2025届音乐艺考生必看!音乐学院招生知多少?


在2024年音乐学院本科招生简章的深入解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招生政策和要求的显著变化,以及对音乐艺考生的挑战性提高。以下为各关键点的概览:


校考专业 :今年,深圳音乐学院及四川音乐学院均未设置校考专业,仅采用各省(区、市)的统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而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管理专业则取消校考,直接依据普通文化课成绩进行录取。浙江音乐学院的艺术与科技专业使用浙江省音乐类专业统考成绩,武汉音乐学院的流行音乐专业(电贝司、电吉他、流行演唱)采用统考成绩。


招生范围 :已发布招生简章的音乐学院均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收。值得注意的是,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在2024年的校考专业不再分设省计划。而浙江音乐学院的招生计划中,仅艺术管理(统考+文化课)面向浙江省内招生。


考试方式 :中央音乐学院(除声歌系初试为线上视频方式外)及上海音乐学院的初复试均现场面试,而其他音乐学院的初试依然采用线上视频提交的方式,复试及初复试一体的专业则进行现场面试。


兼报方向 :仅有西安音乐学院允许兼报,星海音乐学院限报2个专业,且录音工程不可兼报音乐科技及音乐教育专业,院(系)内各乐种之间也不可兼报(行进管乐除外)。其他音乐学院仅允许报一个专业。


招生计划 :中央音乐学院计划招收339人,中国音乐学院计划招收301人,上海音乐学院计划招收396人,浙江音乐学院计划招收670人,武汉音乐学院计划招收999人,西安音乐学院计划招收900人,星海音乐学院计划招收1246人,哈尔滨音乐学院计划招收231人,天津音乐学院计划招收688人。


文化课成绩要求 :各院校校考专业的文化课要求一致,考生需达到生源所在省(区、市)的普通类本科线,且高考文化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至少比2023年高出100分。录取方式为按文过专排。


破格录取 :各院校的破格录取要求相似,需在考生所报招考方向的录取名额未满的情况下,依次录取I类、Ⅱ类破格考生。I类破格考生需有奖项要求,并且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生源所在省(区、市)2024年本科艺术类专业相应科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90%(小数向上取整)。Ⅱ类破格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生源所在省(区、市)2024年本科艺术类专业相应科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破格录取名单需公示7天。并非所有专业均设有破格录取机制,如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专业、中国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和音乐教育专业等。


艺荷文化艺术中心 :位于杭州,与浙江音乐学院相邻,是一家专注于音乐艺考、音乐留学、国际音乐比赛、音乐研学的交流咨询机构。中心提供声乐、西洋器乐、民族器乐、音乐学理论、音乐教育、音乐创作、流行音乐等方向的艺考课程,并聘请国内外音乐学院及各大交响乐团的专家教授,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音乐功底的专业团队。中心采用小班化精细教学,每年紧跟艺考改革趋势,提供科学优化的艺考课程。学生可享受吃、住、学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并在园区内享受丰富的艺术空间和生活设施。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试卷类型与试卷结构

1、黑龙江与吉林并未明确指出使用新课标二卷,但按照常理,这两个省份不可能使用新课标一卷,也不太可能使用新课标三卷。

2、安徽、山西在2023年使用了新课标二卷,但这很可能只是过渡之举,并不代表2024年会继续使用新课标二卷。

3、不确定是否会出现新课标三卷。

4、根据考考有道(原辽宁招考信息)公众号的消息,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待内蒙古加入新高考后)副科统一命题,2024年由辽宁命题,2025年由吉林命题,2026年由黑龙江命题,2027年由内蒙古命题,2028年开始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该消息目前没有看到对应的红头文件,但这个消息看起来还是靠谱的,并且这次适应性测试中吉林与黑龙江也确实使用了同一套卷。

试卷结构

1、新课标卷的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参考2024年的适应性测试,数学不分文理(在此特别强调,数学的试卷结构按适应性测试改,但压轴题并没有固定要考新定义题,数列和解三角形也没有说不再考大题,2021年适应性测试考过“大兴机场”,2023年适应性测试考过椭圆曲线,但高考一直没有出现这种题目,请不要被误导。当然,我没有说一定不会考这种题,只是强调一下改题型只能确定要改成8+3+3+5,至于每道大题要考什么知识点是不能确定的,适应性测试仅仅是适应性测试,不能代表高考一定不考数列或解三角形,不能代表高考一定要考以大学知识为背景的新定义题,也不能代表导数就此不再出压轴题,只能代表高考要改成8+3+3+5)

2、非第一届使用自主命题卷的,如本省无新通知,参考上次通知;若有新通知,以新通知为准。第一届使用自主命题卷的,参考2024年的适应性测试(广东、湖北、福建未公布题型分布,故2024年真题若与此表不完全一致也是有可能的)。注意,新高考不再设置选做模块,课标范围内所有的必修+选择性必修知识都需要掌握,都可以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出现。其中,化学(3+1+2地区)的4道大题分别对应工业流程、化学实验、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顺序不分先后,3+1+2地区物质结构与性质不单独命制一道大题而是穿插在各题之中),生物学的5道大题分别对应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顺序不分先后)

考试范围

1、语文:

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下载整理好的必背篇目pdf以及真题汇总。(为了保证您能第一时间获取关于背诵篇目的相关信息,建议您加入群991635849,若PDF有更新,群内会第一时间通知,密码f5bk)

名篇名句默写的考试范围为新课标要求背诵的60篇,但注意虽然只要求这60篇,其他题目中仍然可能结合高中学过但不在60篇范围之内的古文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学过的古文进行考察(不会考察背诵,但会考察相关知识点)。整本书阅读目前没有像北京卷一样出一个小作文,但在2023年的新课标二卷中,已经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二的选项中。

问题1:是背60、背72、还是按语文书课后的学习提示背?

解答1:2023年新课标一卷考察了《报任安书》,这在语文书的2本必修和3本选择性必修中是没有的,2023年新课标二卷考察了《五代史伶官传序》,而这虽然出现了语文书中,但是并未要求背诵。由此可见,只按照学习提示背肯定不行。那么有没有必要把72全背了呢?没必要。课程标准划分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层次,必修对应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要求,选择性必修对应高考/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要求,而选修对应更高层次的要求,并不在高考要求的范围之内。

问题2:《报任安书》用哪个版本?

解答2:教育部考试院最近出版了《高考试题分析》,其中的《报任安书》并没有选用语文读本的版本,PDF已于2023年9月1日按照考试院给的版本进行更新。

问题3:为什么有的篇目(如《离骚》的“长太息以掩涕兮”那段)教材要求背但你的pdf里没有?有的篇目(如《登泰山记》)在教材里是必修,但在你的pdf中是选择性必修,是不是你搞错了?为什么网上有人的60篇里有《氓》?

解答3:没有搞错,我是按照课标整理的,请按照课标背诵。60篇里也没有《氓》。

2、数学:

如果你是2023届应届生,想复读并且你们省2024年第一次使用新课标卷,那么请阅读以下内容。如果你是2024届应届生或者虽然是2023届应届生但你们省已经使用新课标卷,那么可以直接跳过。

新增知识点:

(1)(必修第二册)平面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实际上这个知识点旧教材里也有)

(2)(必修第二册)有限样本空间的含义

(3)(必修第二册)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

(4)(必修第二册)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及百分位数的统计含义

(5)(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空间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

(6)(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用向量方法解决空间中的距离问题(实际上这个知识点旧教材里也有)

(7)(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利用全概率公式计算概率

删除知识点:

(1)(必修1)删除映射

(2)(必修2)删除三视图、 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3)(必修3)删除算法

(4)(必修3)删除系统抽样

(5)(必修3)删除几何概型

(6)(必修5)删除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7)(选修2-1)删除基本逻辑联结词中的 “且” 与 “或”、 命题的四种形式

(8)(选修2-2)删除推理与证明(数学归纳法保留,但高考不作要求)

(9)(选修2-2)删除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10)(选修4-4)删除“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整本书

(11)(选修4-5)删除“不等式选讲”整本书

3、物理、化学、生物学、政治、历史、地理:

如果你是2023届应届生,想复读并且你们省2024年第一次使用新教材,注意新课标卷的考察范围是所有的必修+选择性必修那么请前往链接中查看新旧教材区别。如果你是2024届应届生或者虽然是2023届应届生但你们省已经使用新教材,那么可以直接跳过。

考试范围沿用2019版考试大纲。背诵篇目仍为64篇,数学和综合仍有选做题。

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

本文章主要介绍全国卷的情况,对这三个地方卷不太了解。

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进入高考答疑群(群号在上面那张表格的下方)。

2025年高考学生在外省念高中的有什么变化

外地学籍外地念书回来高考面临的是地域环境的不同和教材和教学方式的不一,这是一件比较冒险的事情。
教材、教学体系的差异,只讲高考和中考,不再是以往的一次性考试,都拆分在3年里陆续考了。所以不可能再像以前的上海回沪知青支边支内子女那样外地念书,毕业后回上海参加一次性的中考/高考,甚至还可以考外地一样的全国卷,然后参照上海卷的录取比例折分录取了。中考最迟7年级(初一)、高考最迟高二开始(高一转学)得回上海念,这样可以跟着大部队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