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资讯> 高校动态

新高考“3+1+2”模式下的选科组合(河南高考乙卷还是甲卷)

新高考“3+1+2”模式下的选科组合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从2025年开始,整体实施新高考综合改革,采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除西藏、新疆外,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地区实施“3+3”模式,而河北、辽宁、江苏等23个地区则实行“3+1+2”模式。本文将深入分析“3+1+2”模式下的选科组合策略。

“3+1+2”模式具体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物理和历史则要求考生在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总成绩;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门科目中,考生需从四门中选择两科,由各省命题,通过等级赋分方式,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三门科目成绩和选考的三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

2025年实施“3+1+2”模式的地区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考试方式改为不分文理科,采用“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物理和历史二选一,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选二。总成绩由全国统一考试的三门科目成绩和选考的三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录取方式则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或专业类)科学合理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录取时,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进行分类计划、划线和投档,分本科和专科两个阶段进行。除提前录取批次外,考生志愿采用“院校+专业组”的形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在选科组合方面,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选择指引,常见的组合包括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生物,组合总数为12种。本文将对这12种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优势、劣势及选考建议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旨在帮助广大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选科时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物理+化学+X”组合(X代表政治、地理或生物)的专业覆盖率最高,均在95%以上,专业选择范围最广。相比之下,其他组合可选专业的空间骤减。

具体到每种组合,例如物理-化学-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其优势在于专业覆盖率高、学习难度适中、学科关联性较强,能有效促进学习。劣势可能体现在竞争激烈、学习难度大、学科跨度大等方面。因此,建议学生根据个人优势、兴趣、未来职业规划及学科基础等多方面因素,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选科组合。

最后,新高考背景下,尽管最佳的选科组合至关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学习成绩。分数决定了最终的结果。因此,学生在选择选科组合时,除了考虑专业方向,还应注重提高自身学习成绩,以确保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河南高考乙卷还是甲卷

河南高考用全国乙卷考试。

河南高考用全国乙卷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乙卷满分750分,其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文综/理综300分/科。

高考考全国乙卷的省份有: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2023河南高考仍采用老高考模式,但要注意的是2022年秋季入学高一年级开始,河南实行新高考改革,2025年首次按新方案进行高考,采用“3+1+2”考试模式。

河南高考各科分值为:

河南文科: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综合300分,共计750分。

河南理科: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 综合300分,共计750分。

河南高考到底有多难:

大家都知道河南每年高考分数线都很高,高考竞争也非常的激烈,那么,在河南高考到底有多难呢?

首先来说,2022年河南有120多万的考生,高考人数全国第一,比第二名的山东多出了45万,是北京、天津的25倍。有的省份是10人过独木桥,可到了河南就是60-70人在过独木桥。

其次,河南考生想上985最低也要590分。2022年河南理工类考生想上985院校最低要考到530分,排在全省86614名,上的是吉林大学。2022年河南考生若是排位在3-4万名之间的考生可以选择的院校仅有9所,其中大部分是较高收费和医护类专业。

而河南考生想以较低的分数上985院校,可以考虑中外合作、较高收费、农林矿类的专业。而若是想在985高校里专业不受限,那么就必须考到590分左右,排在2万名左右。

第三,录取率不到北京的七分之一。看到北京30.5%的录取率,河南考生们也只有羡慕的份。211录取率河南只有4.1%,全国倒数第二,985录取率只有0.84%,全国倒数第一。

北京新高考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北京 新 高考 是从2017年开始实行,也就是从2017年9月高一 新生 入学时开始实行,2020年已经进行了首届新高考,采取3+3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另外从其他科目中选择3门进行 考试 ,总分为750分。

新高考改革是分批次进行的,也就是说不同省份的新高考改革时间不同。最早在浙江和上海试点,改革从2014年启动,2017年高考实行。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采用3+3模式,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料。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模式解析:

根据各省份实施方案,前两批试点省份是“3+3”模式,而第三批采取的是“3+1+2”模式。

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等科目中选择2科;统考科目和首考科目计原始成绩,选考科目则按等级赋分后计入总成绩。

“这是充分考虑各省份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改革阶段特征的结果。”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3+1+2”方案有12种组合,大幅降低了新高考对高中师资、教室等软硬件资源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推进改革的难度。

教育部考试中心常务副书记于涵表示,“3+1+2”方案与此前“3+3”方案在基本理念和改革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类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在选择的维度上,既要保证个体选择的自主空间,又要顾及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局部上的刚性限制,更要体现国家整体需求和长远利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