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5重庆大学在广东招生计划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招生人数 | 学费学制 |
---|---|---|---|---|---|---|
广东 | 2025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汉语言文学(博雅类)(含:中文、历史、哲学专业,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沙坪坝校区) | 3 | 4500/4 |
广东 | 2025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人文科学试验班(法学新闻类)(法学,新闻学)(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沙坪坝校区) | 3 | 5625/4 |
广东 | 2025 | 历史类 | 本科批 | 马克思主义理论(沙坪坝校区) | 2 | 4500/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沙坪坝校区) | 8 | 5625/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理科试验班(数理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虎溪校区) | 5 | 5625/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医工交叉与环化健康)(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化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药学,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生态工程)(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虎溪校区) | 8 | 6250/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智慧能源与先进材料)(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虎溪校区) | 15 | 5625/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虎溪校区) | 15 | 5625/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未来信息)(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智能感知工程)(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沙坪坝校区) | 15 | 5625/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计算机与智能软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其中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三、四学年预交学费标准为1.5万元/学年)(沙坪坝校区) | 14 | 5625/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经济管理类)(金融学,工程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工程造价,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能源经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市场营销)(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沙坪坝校区) | 6 | 5625/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建筑类(建筑学(五年制),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沙坪坝校区) | 4 | 5500/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虎溪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5 | 75000/5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虎溪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5 | 75000/5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科试验班(卓越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储能科学与工程(等普通类四年制理工类专业))(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沙坪坝校区) | 5 | 5625/4 |
广东 | 2025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成绩须达到生源省份同科类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沙坪坝校区) | 8 | 15000/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特殊类型招生批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虎溪校区)(高校专项计划) | 1 | 5625/4 |
广东 | 2025 | 物理类 | 特殊类型招生批 | 生物科学(虎溪校区)(不招色盲)(高校专项计划) | 1 | 6250/4 |
更多数据请进入:{$cate_url} |
二、 重庆大学简介
学校创办于1929年,提出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愿景,到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文理工商法医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恢复调整和改革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98年获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不懈奋进。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设7个学部35个学院,以及7所附属医院。教职工5300余人,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4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300余亩,有A校区、B校区、C校区、虎溪校区和两江校区。
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20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承建高校、首批10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10所“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实施高校、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大力实施“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成立本科生院,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加强通识教育。6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专业进入“强基计划”,曙光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入选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与两江新区共建明月湖新工科教育创新平台、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