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征集志愿如何填报
本科征集志愿填报的步骤如下 :
-
根据成绩和排名进行预测与判断 :
- 考生需首先明确自己的高考成绩及在全省或全市的排名。
- 预测并判断与自己成绩相匹配或略低的院校作为征集志愿的备选。
-
参考未被录取考生成绩分段表 :
- 部分省份会公布未被录取考生的成绩分段表,这是考生进行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
- 考生可以依据此表,更精确地定位自己的位置,并选择合适的院校进行填报。
-
考虑录取分数的变化 :
- 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与首轮投档分相比可能会有所降低,尤其是对于征集人数较多的院校。
- 但需注意,并非所有院校都会降分录取,有的院校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线甚至会上升。
- 因此,考生在选择院校时,需综合考虑院校的招生计划和历年录取情况。
-
慎重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
- 征集志愿的专业通常为相对冷门的专业,热门专业在首轮录取时已招满。
- 考生在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个人兴趣和未来规划进行决策。
- 避免盲目选择,确保最终被录取的专业符合自己的期望和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 ,本科征集志愿填报需结合个人成绩、排名、未被录取考生成绩分段表、录取分数变化以及专业调剂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考生应慎重决策,确保填报的志愿既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又能提高录取机会。
2025年河南普通本科征集志愿怎么填报的
2025年河南普通本科征集志愿填报需按照以下步骤和要求进行 :
-
填报时间与平台 :
考生需在指定时间内进行填报,如2025年7月13日9:00至18:00,逾期将无法再进行填报。
考生需登录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通过“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 )进入填报界面。
-
志愿设置与类型 :
征集志愿实行平行志愿规则投档。
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志愿,具体数量根据批次和类型有所不同,例如普通本科提前批志愿模式以“1个专业+1个院校”为单位,最多填报14个志愿。
考生需根据自身的分数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进行填报。
-
填报流程 :
考生登录平台后,需认真阅读相关政策信息和注意事项。
按照页面提示进行志愿填报,输入院校代号、专业组号和专业代号等信息。
确认是否同意专业调剂。
填报完成后,保存志愿,并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修改。
-
注意事项 :
已录取或档案运转中的考生无法参与征集志愿填报。
部分专业可能有特定的要求,如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合格,或需要文化成绩达到特定分数线等。
考生需仔细查阅相关信息,确保自己符合填报条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填报方式和要求可能因年份和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建议考生及时关注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和相关通知,以获取最新的填报信息和要求。
高考征集志愿怎么填才能被录取
高考征集志愿就是在每批次结束后,一些未录取满额的院校及专业进行补录,一般都会降分录取,比较稳的填报的技巧是院校平行志愿之间设置梯度、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等。一、高考征集志愿怎么填才稳
1、院校平行志愿之间设置梯度
既要考虑“冲一冲”,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也要考虑“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更要考虑“保一保”,填报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高考院校。
2、填报高考平行志愿时,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高考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到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二、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1、高考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都比较短,一般都在12个小时左右。因此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所在省的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的征集志愿信息,或者学校发布的信息,及时获取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专业等,尽快填报。
2、高考考生也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吃香,分数不占优势很难被录取。特别是在参加本科一批志愿征集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冲刺名校而失败的高分考生。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注意冷热专业的结合。不能只盯着“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要“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三、高考征集志愿怎样报稳妥
1.密切关注,抓紧填报
一般而言,高考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
一般高考考生所在学校也会及时通知学生。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的,每批次高考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所以考生要尽早填报,不要错失良机。
2.量力而行,服从调剂
高考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是抢手,如果分数不占优势,也很难被录取。尤其是参加本科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冲刺名校而落榜的高分考生。
建议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尽量避免到征集志愿批次。
至于高考服从调剂这块,如果你读什么专业都可以,那就选上,如果对专业有特别的要求,就想读报考的专业,那就不要选,但是也有再次落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