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征集志愿怎么填写 有哪些流程
征集志愿的名额有限,应该合理填报,避免盲目冲高。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先要仔细看看征集志愿学校的名单,然后通过所在省招办的网站上了解你想填报学校的先期投档分数。注意征集志愿的名额,如果你的分数较高,就可以填报名额较少、你认为较好的学校。更多征集志愿填报流程及技巧,往下看吧。如何填报2024高考征集志愿
1、查询缺额院校
大家可以通过本省的教育考试院查询征集志愿的院校,上面会标明缺额计划数、填报分数要求等等,大家可以仔细阅读,选择自己想要报考的院校和专业。
2、确定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
大家需要在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公告里查询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一般来说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是很短的,只有一天左右的时间,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时间了。
3、选择院校
在选择院校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是否达到院校的最低要求,对于生源不足的院校,需要考生的分数达到国家控制分数线,不足分数线的考生是无法填报志愿的;对于生源充足的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被退档,造成缺额,这时候考生必须要达到学校的录取学生的最低分数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系统会自动的审核你的分数是否达到要求。
4、根据志愿数量设置填报
每个省份对于征集志愿都会设定志愿数量,大家根据本省志愿数量的设置填报志愿即可。
如何填报高考征集志愿更容易录取
1、密切关注,抓紧填报
一般而言,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为12小时,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一般考生所在中学也会及时通知学生。在这里要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的,每批次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所以考生要尽早填报,不要错失良机。
2、量力而行,服从调剂
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是抢手,如果分数不占优势,也很难被录取。尤其是参加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冲刺名校而落榜的高分考生。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另外,征集志愿可以考虑不要太过注重专业,应先考虑如何进学校,进了学校一切好办,进不到万事皆空,填志愿时候多加个服从调配,对于加大录取成功率有很大作用。
3、对比高校补录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
在填报时应注意对比一下高校的补录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以减少竞争性;对要报读的学校须慎重研究,虽然很多优质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严重不足而参加补录,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过新办、合办、调整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个别存在名过其实的现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钱买分,更不要因此错过补录机会,误了学业。
怎么参加本科第一批征集志愿
参加本科第一批征集志愿,应遵循以下流程:
-
审视招生策略 :
- 获取招生政策 :高考分数公布后,第一时间获取各高校发布的招生政策与录取标准。
- 了解专业信息 :详细阅读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录取分数线及录取方式,确保对目标专业有充分了解。
-
志愿填报 :
- 选择学校与专业 :根据个人兴趣、高考成绩及未来职业规划,选择心仪的学校与专业。
- 填报方式 :可通过线上志愿填报平台或填写纸质表格进行志愿填报,具体方式依据当地招生部门或高校要求而定。
-
设置志愿顺序 :
- 首选志愿 :将最理想的学校与专业设为首选志愿。
- 备选志愿 :设置备选志愿,以备首选志愿未被录取时,系统自动考量备选选项。
-
志愿提交 :
- 提交时间 :依据当地招生部门或高校规定的时间节点,按时提交志愿填报信息。
- 提交方式 :可通过线上系统提交或邮寄纸质表格,具体提交方式需遵循相关规定。
-
等待录取通知 :
- 关注录取结果 :提交志愿后,耐心等待学校公布录取结果。
- 多轮录取 :通常本科第一批征集志愿会有多轮录取,遵循学校政策与招生计划,关注后续录取通知。
注意事项 : 不同地区与学校的具体操作流程可能存在差异,务必关注当地招生部门或高校官方通知,确保按照正确流程填报志愿。 及时了解并关注征集志愿的相关信息,以免错过重要时间节点。
本科一批征集志愿在哪里报名
本科一批征集志愿在哪里报名介绍如下:
官方网站是最常用的征集志愿渠道之一。
征集志愿介绍: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对于第一类缺额计划,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将没有最低分数和位次的限制,达到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缺额计划,为避免产生分数夹层,确保录取公平,只允许不低于正式投档时该院校最低分数及位次的考生填报。
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在填报时,系统将会提示:“您未达到填报该院校的最低位次”。征集志愿,是在招生过程中,原报考这个志愿的人数不够,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
而补录是在开学后,录取的学生放弃这个学校,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再补充录取学生就叫补录。其实在志愿录取期间,补录志愿与征集志愿的概念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一般在录取结束新生开学时期的的补录,不再使用“征集志愿”的说法。
普通类本科第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高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为:
在相应的分数线上或者分数要求以上,按考生高考总成绩(高考文化课总成绩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考生总成绩相同时,文科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理科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排序先后依次检索,再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投档到最先符合条件的一所院校。
普通类本科第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第一阶段录取的平行志愿投档时,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
剩余招生计划在本批次(段)第一阶段录取结束后向社会公布,向符合相应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进行补充录取;“征集志愿”补充录取将综合考虑招生计划缺额数和生源分布情况等决定投档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