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录取规则是什么
1、征集志愿录取规则是在征集志愿汇总后,招生部门根据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照1:1的调档比例进行投档,供学校审录。将全部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依据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序,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检索投档。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录取的几率比分数较低的考生高很多。征集志愿是指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普通类本科第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高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为:在相应的分数线上或者分数要求以上,按考生高考总成绩(高考文化课总成绩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考生总成绩相同时,文科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理科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排序先后依次检索,再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投档到最先符合条件的一所院校。
平行志愿投档时,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剩余招生计划在本批次(段)第一阶段录取结束后向社会公布,向符合相应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进行补充录取;征集志愿补充录取将综合考虑招生计划缺额数和生源分布情况等决定投档次数。
本科批征集志愿什么意思
1、本科批征集志愿是指对于本科批的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本科每批次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省考试院会公布缺额计划,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2、普通类本科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为:在相应的分数线上或者分数要求以上,按考生高考总成绩(高考文化课总成绩与政策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考生总成绩相同时,文科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理科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排序先后依次检索,再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投档到较先符合条件的一所院校。
3、普通类本科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一阶段录取的平行志愿投档时,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剩余招生计划在本批次(段)一阶段录取结束后向社会公布,向符合相应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进行补充录取;“征集志愿”补充录取将综合考虑招生计划缺额数和生源分布情况等决定投档次数。
艺术类第三批征集志愿要什么条件
艺术类第三批征集志愿条件是所有未被录取且艺术校考成绩合格并已获得相应院校备案的考生均可填报。
1、对于第一类缺额计划,达到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
2、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缺额计划,为避免产生分数夹层,确保录取公平,只允许不低于正式投档时该院校最低分数及位次的考生填报。
3、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未达到相应批次控制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和相应批次线下20分以内。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为相应批次计划未完成或追加计划的高等院校,各批次征集志愿仍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2023征集志愿应该怎样填报
1、高考征集志愿没有参考标准。在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可以根据往年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做出选择。而征集志愿的历年数据并不具有参考价值,每年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都不一样,考生没有明确的参考标准。
2、把握好录取分数变化。一般来说,高考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要比首轮投档分低,录取分数也会有相应的下降,尤其是征集人数名额多的院校。在进行征集志愿的时候,部分院校会降分录取,以便更好地完成招生计划。
3、慎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需要高考征集志愿的专业都是相对比较冷门的专业,好专业在首轮录取中基本上已经招满人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差”专业。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慎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避免盲目选择。
征集志愿投档规则:
征集志愿填报结束后,依次进行艺本三批征集志愿、艺本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本科提前批体育类第二次征集志愿的投档录取。档案状态处于“考生档案未投出”的考生档案可参与排序投档,档案状态处于“已投至XX院校,院校阅档中”或“已被XX院校录取”的考生档案将不会被投出。
各院校本科批次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生源仍不足的,经院校申请、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批准,可以适当降低文化分数线投档、录取。艺本三批征集志愿,所有未被录取且艺术校考成绩合格并已获得相应院校备案的考生均可填报。投档录取时,优先录取高考总分达到艺术类普通本科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