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填报能填多少个志愿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次,一次可以填几个

征集志愿分为三次,每次可以填报的院校数量不同。具体如下:第一批本科可填报四个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可填报八个院校志愿。对于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三个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征求志愿的院校志愿数量不限。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

填报征集志愿的方法与填报其他志愿的方法不尽相同。一批本科征集志愿不能用分数段、位次段,或比对院校提供的录取资料进行。正常情况下,一批本科院校很少有连续两年在某省落入征集志愿的。偶尔进入征集志愿的院校都是个别专业计划未完成造成的。填报二、三本、高职专科院校征集志愿时,可以参考院校公布的前期录取资料。同时,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也要考虑志愿梯度问题。

降分征集志愿不一定降分录取。有的院校在参与征集志愿时,由于缺额较多,会降分征集志愿,即在同批次最低控制线下降分投档,降分幅度一般是在20分以内。如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在本省征集志愿时,就曾在河南省规定的原分数线下降10分备档征集志愿。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考生填报了降分征集志愿的学校就一定能够录取。因为考生是否被录取与征集志愿填报的人数多少有关,当报名参加征集一志愿的人数大大超过院校征集缺额计划数时,院校就不再进行降分征集志愿的投档。

征集志愿的学校不一定都是差学校。只要一个院校填报人数少于院校计划招生数或提档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这个院校就有可能成为征集志愿的对象,即使是名牌大学也不能幸免。当然,录取批次越往下,参与征集的院校名额就越多。因此,考生填报征集志愿时不要挑肥拣瘦。征集志愿的特点决定了进入征集志愿行列的院校、专业除一批本科个别院校外,大都不尽如人意,或是院校档次低,或是专业大众化,或是地域偏远。

征集志愿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注意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地点;注意自身条件和特殊招生要求;注意分数和专业要求;注意征集志愿次数;要先查询录取结果再填报征集志愿;避免填报无效志愿和错填志愿;征集志愿与补录的区别。

征集志愿是在招生过程中,招生院校没有录满招生计划,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而补录是在开学后,已经录取的学生没去学校报到,或报到后又很快放弃这个学校,致使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学校再补充录取学生就叫补录。两者在时间上的差别在于,征集志愿是在每一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进行,即在七、八月份进行;而补录是在新生入校以后进行,即在九、十月份进行。征集志愿涉及各个批次的院校,而补录一般只涉及三本院校及高职专科院校,因为这两类学校每年新生入学时报到缺失率比较高。

征集志愿填报能填多少个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一批至第四批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征集志愿能报几个
征集志愿可以填三次,每次填报数量为:
一批本科:可填报四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可填报八个院校志愿
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三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

征集志愿可以选多少个院校

征集志愿可以选多少个院校如下:

征集志愿可以填六个学校。

征集志愿可以填三次。第一批本科: 可填报四个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 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可填报八个院校志愿。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三个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

征集志愿注意事项:

1、对于不同省份,征集志愿的设置和要求等会有不同,上述情况仅供参考,具体报征集志愿时还应认真研读各自省市官网上发布的相关招生信息。

2、考生填报志愿无非是选择院校和专业。根据自己分数大致圈定了几所目标高校后,一定要理清高校各个专业的录取规则,不然仍可能因志愿无效而落榜。

3、填报学校可参考之前平行志愿的最低投档线,所填高校最低投档线分数会有所改动,在填报结束后一天,会公布征求平行志愿投档分,分数一般较之前是增高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