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收录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语文呐喊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语文呐喊的知识
1、请按时间列出《呐喊》的各个作品:
发表于五四运动前:《狂人日记》《孔乙已》《药》
发表于五四运动后:《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 Q 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2、《狂人日记》:
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
3、《孔乙己》:
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
4、《药》:
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写成的。本篇采用了明暗双线结构。一条明线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买人血馒头;一条暗线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全篇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
5、简要分析阿Q形象: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也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6、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表现在:①妄自尊大;②自轻自贱;③欺凌弱者;④健忘;⑤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7、鲁迅对阿Q抱怎样的态度?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8、简析《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
①鞭挞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国民劣根性;
②批判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被封建势力篡夺革命果实的不彻底性;
③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
9、 鲁迅在五四后的小说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
《明天》、《风波》、《故乡》、《阿Q正传》、《社戏》等作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揭示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性格、命运。
10、《明天》:
单四嫂丧夫之后,恪守妇道,遵循封建道德“夫死从子”的规矩,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便是她的明天。然而,不幸的是儿子也死了,她在浓重的黑暗里盼望着“明天”,结果盼来了更大的不幸和痛苦,她是没有明天的。
11、《风波》:
通过七斤家庭的“辫子”风波,展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面貌。辛亥革命割掉了群众头上的辫子,而没有割掉封建制度,所以张勋复辟,然而风波很快就过去了,一切都处于平和、安静之中。作品把辛亥革命后除掉一根辫子外,其他依然如故的农村封闭、落后、灰暗的气氛表现了出来,从而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表现出启蒙的重要意义。
12、《故乡》:
小说通过“我”儿时的好朋友闰土的外貌到精神的变化,写出了在多子、饥荒的影响和苛税、兵、匪、官、绅的压榨下,农民的苦痛与麻木。小说通过环境的变化来写人的变化。作品从对三十年前的神异图画到三十年后的萧瑟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农民从精神到肉体的创伤。小说结尾处作者写道“世上本无所谓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里的用法与《药》里的“花环”一样,是体现作者的理想的,作者希望寻找到一条农民解放的道路。
13、《社戏》:
是鲁迅小说中唯一描写农民善良、淳朴、豪爽、真挚的美好性格的一面的小说。
14、鲁迅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中塑造的其中一类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文人:
《白光》中的陈士成和孔乙己一样,都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和殉葬品。直到头发花白,仍然幻想着踏着科举考试的阶梯望上爬。落第给了他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然而,他一面感叹着自己的失败,一面又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旧时迷信传说上,即地下有财富的地方会出现一种白光。
孔乙己是一个已经被社会践踏在脚下的卑微可怜的人物,只是一个苟活者。
陈士成却是一个利欲熏心的破落户子弟,满怀功名富贵的狂想,是一个名利狂。
15、简述《呐喊》的主题内容并举例:
①揭露封建宗法制度的吃人本质。以《狂人日记》、《孔乙己》为例。
②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提出了国民性改造的主题。以《阿Q正传》为例。
③真切地反映旧时代农民的悲惨命运及其精神上的弱点。以《药》为例。
高考语文呐喊的读后感
“我在青年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忧,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完全忘却,这不能完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呐喊》
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无由的产生的一种陌生,那种陌生感是寒冷的。带着这样的感觉,我开启了品读《呐喊》的征程。
从《一件小事》 、《狂人日记》、《故乡》这些文章中,我感到了迷茫,我真正的不能理解,不能感受出文章中的韵味,相反我对要读懂这本书的意念越发强。在《孔乙己》中,我看到了悲惨的人生,同时也看到了造成这悲惨人生背后那黑暗的社会,我开始慢慢懂得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能够治好国民的皮肉之伤是完全不足够的,只有填满了那内心的空白,人们才会觉醒,才会懂得拿起武器反抗那扭曲的黑暗。
可以使人欢,可以使人忧,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
与家人团聚必然是欢,妻离子散可以使忧,但是我觉得用“苦”或者是“悲”字来形容就更加好了。当时的社会是黑暗的,造就了这样凄凉的文章理所当然,祥林嫂的惨死街头,孔乙己的悲惨,外加国民的愚昧无知,营造了这样凄凉的氛围,从而产生了《呐喊》。
有时,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我也想呐喊,将这种不满发泄出来,写到书本中,但是这毕竟只是内心的暗示。有人说,时间可以使人忘却那内心的伤痛,开始的强烈感觉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变得淡了,最后淡的让你已经忘却了曾经有过这样的伤痛。然而,我觉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样的感觉就如同鲁迅先生书中说描述的那样“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忧,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完全忘却。”回忆就是这么强烈,因为内心深处的强烈呼唤,所以造就了今日的呐喊。
今日的呐喊与昨日的《呐喊》唯一的区别就是,面对的人,所处的社会,表露的情感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并不能阻隔两者的联系,这便让我想到了一首诗《如果》,可是生命中并没有如果,有的只有无尽的呐喊与彷徨。
高考语文呐喊中心思想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