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校招生> 自主招生

一名自荐自主考生的一点“闲言碎语”

  每年有两个时间段是未北这块土地最热闹的时候,一是高考出分前后,二就是自主保送阶段。两年前的我,还是一个在南疆遥望未名博雅的孩子,忙碌的高三生活,守着一个来北京求学的梦想。

  我是理科生,说起来在我刚上高三的时候,对大学、专业几乎还没有做过任何细致全面的了解,北大和清华的名声自然是孩童的时候就知道了,但是认认真真地去了解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确实从来也没有做过。大概10月份的时候,忽然知道了还有自主招生这么回事,和班主任交流了一下,班主任鼓励我去参加。

  我们学校是一所比较年轻的学校,以前也从来没有人申请成功过北大或者清华的自主招生,不过每年也都有通过高考和保送进入两所学校的学生。两所学校都没有给我们校荐的名额。

  于是来到了北大招生网,很感谢招生网,首页上的各种文章都可以说是经典文章,澄清了我对大学,对专业的很多误会(比如北大的理科实力),也让我对北大的了解从模糊变得清晰,从单薄变得立体(看到有同学抱怨招生网首页更新太慢啊,呵呵,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经认真读了这些经典文章呢,真的会收获很大的)。论坛上的工作人员也是非常耐心和热情,对各种问题(尤其很多是重复的问题!)都认真准确的回答。

  然后说说材料准备吧,我的情况是:物理省三,数学省二(高二),平时成绩比较靠前,材料除了申请表,奖状复印件,推荐信之外,还准备了一封自荐信,自荐信我采用的是比较朴实的风格,但是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很坦白的说,我当时投了两所学校,北大和清华,都是自荐身份。

  自荐投出去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报通过的希望,觉得自己的条件也不算是特别硬,只是自主招生毕竟是一个机会,不应该轻易放弃。班主任老师也跟我说:“把自主招生当做一个过程去经历,不要把太多的精力和希望放在上面。”自荐投出去之后我就又投入到高三正常复习之中去了。初审结果公布的那天,我在招生网上看到“初审通过”几个字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有点不可思议,居然通过了……我们学校通过初审的仅我一人,清华那边“全军覆没”,所有自荐的全部被拒。不过今天我也去清华的招生论坛看了一看,看到那边的版主有一个回复说“物理和生物省二对于申请清华自主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省一的都远远超过清华的自主名额。”所以觉得我这种条件的自荐被清华拒掉应该也是正常的吧,呵呵。

  从通知初审通过到笔试有一周的时间,这一周我还是在学校正常复习,只是少参加了一些我觉得对于自己作用不大的综合考试,用来自己复习,主要是用来过一下高三复习进度还不到的地方。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这个决策还是比较正确的。比如物理,当时由于我们进度的安排,尽管已经在一轮复习,但原子物理部分连新课都没有上过,我花那一周的时候看了原子物理部分,虽然在高考中原子物理只算很小的一块,但是当年北大的保送自主笔试中就考到了原子物理的一道题。这里也说一说我体会的北大保送自主笔试的特点吧。题目自然是每年在变,所以往年的题目本身参考价值不大,语文历年都比较难,比较需要有“功底”,很难临时报佛脚,所以尽力发挥就好,英语题比较平稳,物理化学方面比较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物理为例,高考中,电学和力学是绝对的“两巨头”,但是在我们那年的考试中,力热电光原全部都有涉及,这也就是我说要把复习进度未到的地方看一看的原因。

  笔试在省会一所中学进行,考试时间是比较紧张的,不过我也就是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想法,最大可能的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其它的就不再多考虑了。考完自我感觉还算发挥正常,但想到同来考试的都可谓本省精英,对通过笔试依然非常没底,当时在日记里写道:“虽然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但无论如何,一心尽力往前冲总是对的,享受自主招生的过程,不必太介意自主的成败与否,毕竟,高考才是最后的战役。”

  来组织考试的招办老师都非常的nice,记得我们省的招生组组长在考试结束之后说了一段话:“非常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来参加北大的自主保送考试,作为一场考试,自然是有成有败,最后总会有一些同学通过笔试,对于这部分同学,我祝贺你们顺利通过笔试,还会有一部分同学没有通过笔试,对于这部分同学,我希望你们不要气馁,而要‘痴心不改’,金秋九月,依然希望能在燕园看到你的身影,我们在美丽的未名湖畔期待大家的到来!”当时听完这段话就觉得特别感动,“痴心不改”,也许从那天开始,我就真的成为了一个对北大痴心不改的孩子了吧。

  然后是笔试出分,记得好像是提前了一天公布结果,所以点开那个公布笔试成绩的页面是个意外,一个意外的惊喜:一周之后去北京面试!对我来说,这实在是一段梦幻般的旅程,收捡行装,和父亲一同踏上了上京的列车,到北京的时候已是半下午的时候,来到燕园就是接近晚上了,由于没有提前订宾馆,所以到了之后发现附近几乎所有的宾馆全部住满,我挽着父亲在燕园里不断问路问宾馆有没有住满,直到晚上十点多一路一直走到了一家比较远的宾馆,终于找到了房。我和父亲都很开心。但是更大的惊喜却在后面,第二天一早,一出门发现外面是一个白色的世界。这是北京那个冬天的第一场雪。都说“瑞雪兆丰年”,这场适时的雪又兆示了什么呢?

  然后是去报到领材料,发现我们住的真的是比较远,步行到面试的地方要四五十分钟。排队时和身后的一位阿姨聊起了天,阿姨说起她的儿子也是申请北大的自招的,现在还不到14岁,我在心里想这里果然是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啊,领到材料之后发现我的面试安排在第一天的上午。下午开政策咨询会,宏伟的百年讲堂里汇聚着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特别记得一个细节,会上招生老师说,大家不要相信外面一些兜售的所谓的往年面试题目,是否真实且不论,即使是真的也没什么参考价值。结果我和父亲一出大讲堂立马就碰上了兜售面试题目的,父亲问我:“要不要买?”,我想了想说,还是不要了。父亲和我相视一笑,他说,是啊,看了反而还不心安。由于我是住校的学生,平时对新闻什么的了解的有些欠缺,所以晚上就主要翻了翻最近的时事。然后就休息了。

  第二天面试,我是上午的第三轮,所以在比较早的时候进去候场,候场的时候和旁边的两位同学聊起了天,都是和我同一省份的同学,后来也都成为了在北大的同学,聊天让等待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也消释了我的紧张情绪,面试的过程我就不详细说了(因为本版已经有很好的描述面试过程的文章了)。

  之后就是继续等结果,“成为自主招生候选人”给了我的自荐自主之路一个梦幻般的结果。虽然最后高考并没有用到自主的加分优惠,但是我还是要说,参加北大的自主招生真的是一个值得享受的过程,即使当时并没有走到最后的一步,我依然会感谢自主招生。

  参加自主招生是我了解学校的过程,正是在准备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增加了很多我对北大的了解,作为中学生,对大学的了解事实上是非常非常有限的,招生网是一个窗口,所以建议大家多多浏览招生网(不算打广告吧^_^),会有很大的收获。

  参加自主招生也是一个证明自己的过程,无论你是否最后取得了自主的资格,都是一个你在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过程,也许你取得了宝贵的自主资格,那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肯定;也许你没有,但那不能说明你不行,相反,你一样是最优秀的。我有一位同班同学,申请的条件和我差不多,虽然很遗憾没有通过初审,但是最后还是直接通过高考进入了北大。

  再过几天北大今年的初审结果就要公布了,特别想对自荐的同学说几句:希望你们有自信,相信自己有实力,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如果能通过初审,就尽最大努力尽力往前闯,如果没有通过,其实也没有什么损失,高考回来依然是好汉,相对高考的分数,自主的优惠分数只是一个小量,当然我无法否认几分有时就是很重要,但是如果对于既定的事实没有改变可能,那么就把最大的努力用在未来的可能上。怨天尤人有时什么也改变不了,而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两年前的那个冬天,雪已消散,然后记忆中的那个冬天却是寒冷而温暖,从未褪色,感谢雪地里穿的比我单薄,却一直问我冷不冷,要把身上的衣服加给我的父亲;感谢每天不知多少次点开招生网页面,看结果有没有出来的母亲;感谢为我一字一字修改自荐信的班主任老师;感谢准备笔试时为我“开小灶”,并因此数次放弃晚餐的科任老师,感谢招生组的老师,给予了一个自荐考生最大的肯定,并在之后的报考录取环节,一直给予我指导和鼓励。感谢招生网,以及这里的站长,区长,版主,招生网正是我的自主之路上“梦开始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的人需要感谢,说不清也说不完。让我把对所有的感谢转化为对今年的考生们的祝福:希望你们能享受自主招生的过程,希望在明年的金秋九月,能在未名湖畔看到你们的身影,相信北大,这是一个值得让你“痴心不改”的地方。

相关文章:

2009全国各高校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时间表

2009在京高校自主招生元旦期间笔试和面试时间表

2009全国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通知集合

2009北京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通知集合

清华、北大等高校历年自主招生试题大汇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