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还在报名,高考考生备考也逐渐进入紧张阶段。日前,甘肃省教科所组织召开了全省2021年高考研讨会,邀请省内外骨干教师对2021年的高考试题、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做了详细解读、预测与分析。
语文:练习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西北师大附中郭新戈
郭老师表示,要注重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基础,逐点落实,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在现代文方面,加强散文、新闻类、文史类文章的阅读;文言文方面,加强史传类人物传记、唐宋诗词文的阅读。根据文体特征的不同,了解并掌握相应文体的考查重点、命题特点、解题方法。掌握一定量的鉴赏术语和文化常识。加强成语、病句辨析方面的训练。了解语言运用方面的其它题型。加强书写训练,在提高速度的同时提高质量。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和相应知识的积累。平时多阅读社科类文章,尤其是文学、历史、古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文章,结合精选习题练习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不必搞题海战术。
数学:抓好抓牢基础题
兰州一中郭燕
适当降低复习难度,抓好抓牢基础题。以一般题为主,少练或者不练偏题、难题、怪题。针对数学考纲的变化,要高度重视“数学文化”,这是目前教学中存在的薄弱板块,2021年考过秦九韶算法,2021年考古代数学《算法统宗》。注重知识复习的广度,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交叉,如向量和解析几何的综合、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和不等式的综合等。针对学生实际,精选适合学生的例题、作业和练习题,对资料上的题目可适当删减或增加。要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复习方法,通过老师梳理、归纳或变式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复习数学的效率。
英语:题要做“精”更要“悟题”
师大附中罗冬梅
注重基础,回归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落实考纲词汇,特别要掌握好常用动词及其动词词组、名词、形容词、副词的用法,特别关注熟词生义。要经常对一些句子,甚至段落进行背诵、默写。加大“语篇分析”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科意识和英语思维,有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注意课本单元文章阅读,增加“时文阅读”。进行“限时快速阅读”训练。根据文章特点,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文字解码能力、语意转换能力、句意的深层理解能力、猜测和预测能力等思维能力。
选择做题,更要“悟题”,题不一定做的过多,但要做“精”。要有意识地“参悟”试卷的命题规律,包括整体风格、选材特征、各大题型的考点,从而归纳解题思路和技巧。可以选择历年高考真题进行专项训练和总结。为避免同一错误的再发生,建立改错本是十分必要的。
物理:强化基础知识、技能训练
兰大附中马万民
马老师预计2021年高考总体要求仍将保持连续和稳定,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仍将处于首要位置。考察物理基本规律、基本研究方法,更侧重于对过程的理解。能力要求(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图像等)整体呈现稳中有升趋势。不刻意挑选重点、热点知识,求“新”求“变”,考察学生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继续与新课程内容相衔接,重视实验,重视探究。不刻意回避已考过的知识点和题型,根据考查目的,全新设计新情景。2021年试题难度应稳中有降。
复习过程中要建立知识体系,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将着眼点放低。补短板,提速度,降难度,求准确。对主干知识、高考热点、学生弱项,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项讲解与定时训练。
化学:新增知识点就是考查的重点
兰大附中谢丽娟
全国卷化学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而考纲变化之处、新增知识点就是考查的重点。《考试说明》明确了“怎么考”,因此要吃透。《考纲》与《考试说明》要求的化学学习能力有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考试说明》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教育专家查有梁曾倡导考完试,及时公布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自改和互改相结合,找出失分点和采分点,老师答疑,坚持半年到一年,平均分至少提高5分。这个方法在很多学校实验过,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物:形成有效的解题程序
兰大附中徐成栋
学生复习中有三大任务要完成,首先是,强化规范解题意识与习惯,形成有效的解题程序,强化环节训练。磨练坚强的意志、认真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坚持到底。培养调整心态的能力,胜不骄,败不馁。其次,每次考完后,教师当堂发给学生试题答案及解析,让学生在刚做完考题后根据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思路,对照答案进行考卷的自我评价。教师要教给学生自评的方法并且养成习惯。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性错误、方法技巧问题、审题或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等等。通过自评,发现问题,激励学生首先进行自我完善,再通过教师的讲评进一步提高。最后,每个学生准备错题本。通过将错题进行分类整理汇集成错题集不时加以再次辨析和巩固。从审题、时间搭配、规范性、策略性、知识性等方面去反思。
历史:不搞猜题押题
师大附中郭建民
备考规划中要重视通史与专题复习的有机结合。选修部分的备考复习,结合以往真题研习训练,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升能力素养为目标,倡导个性化复习。考生在自主选择“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或“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复习时,可以深入研究以往的高考真题,通过对以往高考真题的研究、练习、总结、反思,提升对相同或相似试题及设问解答的思维能力和技巧,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科素养。同时,把对高考真题的研习贯彻到复习过程的整个阶段每个模块、专题、时段和考点之中。
在考前最后一个月复习时,则可以翻阅此前复习笔记,回归基本知识,温习夯实以往构建的基本知识体系,进一步巩固重点,领悟难点,查漏补缺,由细节回归大线,把知识体系由厚变薄。
政治:“死记知识”“刷题”效果会越来越低
兰州市景耀勇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景耀勇
今年的备考,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仍然是备考第一位。第二位就是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三位是文科素养的培养,学生成绩的提高、能力的提高,关键在课堂,课堂效益。老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思维含量。多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多采用问题教学,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学生要借助教辅梳理教材知识,借助提纲自主背记重要主干知识;教师要梳理、归纳常见题型、热点,整理复习目录;学生根据复习目录反复回顾已做过的典型例题,并自主整理一般性的答题思路;学生借助教辅自主刷题,并对照答案自评;教师再用一套学生手里没有答案的小练习检验并巩固复习成果,全批全改,有针对性地评讲;小组合作整理各单元选择题解题方法、技巧,派代表轮流在全班分享。
同时避免以教辅代替教材、死扣教材不整合、死记硬背图省事、只求数量质量差等误区。
地理:强化高频考点
师大附中王述华
备考一轮复习中,要研究考纲,准确把握高考命题,具体来说就是要研究高考评价体系中对于地理学科素养的要求。另外,要研究考核内容,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研究高考真题。还要狠抓主干知识,强化高频考点;例如区位、农业、气候、城市、工业等知识点。与此同时,强调试题要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益。把握主干知识体系,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以干带枝,重在贯通;要着重解题思想和方法的迁移,重在运用。
以上,就是东南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名师解析2020高考试题及命题趋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