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光悦目的竞赛获奖,也没有可以傲视群雄的学业成绩——
自主招生成功秘诀:抓住自己的节奏
杨捷琳
自主招生的题目每次都在变,政策规则也是年年不同。其实,大可不必为这些改变而劳神费心,在自招的舞台上,能大浪淘沙脱颖而出的,往往是那些抓得住自己的节奏、以不变应万变的人。
轻松进入考场
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近来常常接到学弟学妹询问自主招生的电话,听着那头稍显怯怯的声音,我感叹:又是一年自招时。
开始回想一年前的自己。在当年浩浩荡荡的自招考生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像我这样怀揣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考场的,又有多少是感觉胜券在握的。但无论抱以何种心态,机会完全均等。
在我看来,复旦十门课程1000分的笔试并不是靠突击出来的。它重在平时知识的积累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我当年是在考试前一周找来所有科目的教科书和笔记,有空便粗略翻翻。然后在考试前一天将自己感觉遗忘最多的知识点和重要公式抄在纸上,第二天趁路上的时间再扫一遍,以便在脑中唤醒一些记忆。
就这样,一身轻松步入考场。
的确,复旦自主招生的笔试题量很大,也不乏难度,甚至有些知识从未在高中课程中出现。此时,我选择舍难就简,放弃一些自己不熟悉和计算繁复的题目,而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更多自己有把握的试题。
笔试结束后不久,我惊喜地接到了入围面试的通知。
当填写“入学申请自荐信”时,却感到有些下笔维艰。
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并没有太多金光悦目的竞赛获奖,也没有足可以傲视群雄的学业成绩,甚至对于笔试的通过,还有些小小的出乎意料。
于是,写自荐信的过程成了一种痛苦的蜕变。在写作中,我慢慢发现自我,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向教授“隆重推出”。但更本质地来说,这其实是对自己多年学习成果、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的总结与梳理。一文写罢,我仿佛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或者说,把握住了自己的节奏。
“无为”应对面试
转眼便到面试。面试题如同大海捞针,基本无法准备,于是我采取“无为”政策。
如今步入大学,自招的面试仍会成为同学间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谈到准备面试的问题上,同我一般“放任”者有之,选择“武装到牙齿”者亦有之。而我想说的是:学识气质比所谓面试技巧来得重要得多。
坦率地说,我并不是那种天生就自信十足的人,走在面试赶考的路上,我还似乎不敢相信自己能走那么远,更不敢妄图能走更远。但当我真正坐在考官面前,准备接受75分钟的“车轮大战”时,我意识到: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可能都不是满意选项,唯有展现出自我特点的人才能最终胜出。因为,教授要看的,就是有个性的你,而不是千人一面。
幸运的是,我很快在面试场上找到了自己的节奏。“闲杂书籍都看一看,文科理科都学一学”——我如是向教授阐释自己。或许,这种有些杂乱的积累正巧契合了复旦通识教育的理念。复旦教授睿智博学,却也亲切和蔼,面对他们的步步紧逼、层层深入,我仿佛突然来了自信与灵感,大胆地和教授探讨起来,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许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我相信,教授和我一样,都听到了思考的声音。
“不知为不知”
当然,遇到自己的确不了解的知识,“不知为不知”也是很重要的。假若强词夺理,反而容易被教授反驳得难以自圆其说。
所谓以不变应万变,置于自招之中,便是努力修养自身学识,并在过程中大方自信地展示出来。这,大概也就是自主招生的“秘密”所在吧。
今日在此执笔作文,颇有些诚惶诚恐,但恐下笔不当,误导了后来者;也怕以“过来人”自居,有“倚老卖老”之嫌。唯愿此文能予大家一种参考,笔者欣甚。
最后还要说一句:若是成功,自然可喜,假或失败,亦无可悲。收拾心情,高考依旧是那个传说已久的挑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杨捷琳 (原育才中学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