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篮 球
第一节 考试内容、方法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及分值
内容 | 助跑摸高 | 1分钟投篮 | 往返运球投篮 |
分值 | 10分 | 12分 | 18分 |
二、考试方法及要求
(一)助跑摸高
助跑用单脚跳起摸高。每名考生可考两次,取最高一次为决定成绩。
要求:必须单脚起跳,任何一脚跳离地面算完成一次。
(二)1分钟投篮
以篮圈投影点为圆心,以该点至罚球线的距离为半径划一圆弧,考生在弧线外做跳投(女生可以做原地投篮)。考生在弧外任意一点持球作准备,当听到信号响时开始投篮,投篮后自己抢篮板球,并运球至弧线外再投篮。(场地见图1-1)连续一分钟,计投中个数,每人只考1次。
要求:男生必须向上起跳投篮;投篮时脚不得踏线或越线起跳(落地时踏线或越线不算违例);抢篮板后要运球出弧线,不得持球跑,违者投中无效。女生不限投篮方式。
得分 | 男(M) | 女(M) | 得分 | 男(M) | 女(M) |
10 | 3.17 | 2.80 | 4.4 | 2.94 | 2.57 |
9.7 | 3.16 | 2.79 | 4.2 | 2.93 | 2.56 |
9.4 | 3.15 | 2.78 | 4.0 | 2.92 | 2.55 |
9.1 | 3.14 | 2.77 | 3.8 | 2.91 | 2.54 |
8.8 | 3.13 | 2.76 | 3.6 | 2.90 | 2.53 |
8.5 | 3.12 | 2.75 | 3.4 | 2.89 | 2.52 |
8.2 | 3.11 | 2.74 | 3.2 | 2.88 | 2.51 |
7.9 | 3.10 | 2.73 | 3.0 | 2.87 | 2.50 |
7.6 | 3.09 | 2.72 | 2.8 | 2.86 | 2.49 |
7.3 | 3.08 | 2.71 | 2.6 | 2.85 | 2.48 |
7.0 | 3.07 | 2.70 | 2.4 | 2.84 | 2.47 |
6.8 | 3.06 | 2.69 | 2.2 | 2.83 | 2.46 |
6.6 | 3.05 | 2.68 | 2.0 | 2.82 | 2.45 |
6.4 | 3.04 | 2.67 | 1.8 | 2.81 | 2.44 |
6.2 | 3.03 | 2.66 | 1.6 | 2.80 | 2.43 |
6.0 | 3.02 | 2.65 | 1.4 | 2.79 | 2.42 |
5.8 | 3.01 | 2.64 | 1.2 | 2.78 | 2.41 |
5.6 | 3.00 | 2.63 | 1.0 | 2.77 | 2.40 |
5.4 | 2.99 | 2.62 | 0.8 | 2.76 | 2.39 |
5.2 | 2.98 | 2.61 | 0.6 | 2.75 | 2.38 |
5.0 | 2.97 | 2.60 | 0.4 | 2.74 | 2.37 |
4.8 | 2.96 | 2.59 | 0.2 | 2.73 | 2.36 |
4.6 | 2.95 | 2.58 | 0 | 2.72 | 2.35 |
表1-2:1分钟投篮评分标准
分 值 | 12 | 10 | 8.0 | 6.5 | 5.0 | 3.5 | 2.0 | 0 |
男(个) | 7 | 6 | 5 | 4 | 3 | 2 | 1 | 0 |
女(个) | 6 | 5 | 4 | 3 | 2 | 1 |
| 0 |
表1-3:往返运球投篮评分标准
分值 | 男 | 女 | 分值 | 男 | 女 |
18.0 | 31〞 | 33〞 | 8.8 | 35〞6 | 37〞6 |
17.6 | 31〞2 | 33〞2 | 8.4 | 35〞8 | 37〞8 |
17.2 | 31〞4 | 33〞4 | 8.0 | 36〞 | 38〞 |
16.8 | 31〞6 | 33〞6 | 7.6 | 36〞2 | 38〞2 |
16.4 | 31〞8 | 33〞8 | 7.2 | 36〞4 | 38〞4 |
16.0 | 32〞 | 34〞 | 6.8 | 36〞6 | 38〞6 |
15.6 | 32〞2 | 34〞2 | 6.4 | 36〞8 | 38〞8 |
15.2 | 32〞4 | 34〞4 | 6.0 | 37〞 | 39〞 |
14.8 | 32〞6 | 34〞6 | 5.6 | 37〞2 | 39〞2 |
14.4 | 32〞8 | 34〞8 | 5.2 | 37〞4 | 39〞4 |
14.0 | 33〞 | 35〞 | 4.8 | 37〞6 | 39〞6 |
13.6 | 33〞2 | 35〞2 | 4.4 | 37〞8 | 39〞8 |
13.2 | 33〞4 | 35〞4 | 4.0 | 38〞 | 40〞 |
12.8 | 33〞6 | 35〞6 | 3.6 | 38〞2 | 40〞2 |
12.4 | 33〞8 | 35〞8 | 3.2 | 38〞4 | 40〞4 |
12.0 | 34〞 | 36〞 | 2.8 | 38〞6 | 40〞6 |
11.6 | 34〞2 | 36〞2 | 2.4 | 38〞8 | 40〞8 |
11.2 | 34〞4 | 36〞4 | 2.0 | 39〞 | 41〞 |
10.8 | 34〞6 | 36〞6 | 1.6 | 39〞2 | 41〞2 |
10.4 | 34〞8 | 36〞8 | 1.2 | 39〞4 | 41〞4 |
10.0 | 35〞 | 37〞 | 0.8 | 39〞6 | 41〞6 |
9.6 | 35〞2 | 37〞2 | 0.4 | 39〞8 | 41〞8 |
9.2 | 35〞4 | 37〞4 | 0 | 40〞 | 42〞 |
第三节技术要领
一、助高摸高
技术要领:助跑摸高由助跑、单脚起跳、摸篮板、落地等动作组成。助跑距离一般以5-7步比较合适,与篮板成15-30度角,助跑速度由慢到快,步幅由小到大。(以左脚踏跳为例)左脚最后一步用力踏跳时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前脚掌蹬地跳起,同时非起跳腿屈膝上摆,两臂屈肘向上用力摆动,身体腾空后要充分伸展,保持平衡,右臂用力上伸,用手指触摸高板(或摸高器),落地时注意收腹屈膝缓冲,降低重心,保持平衡。
二、投篮
根据考试的要求,女生一般采用原地单手上肩或双手胸前投篮技术,而男生则采用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以右手投篮为例:右脚在前,左脚稍后,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前脚掌上,右手五指自然分开,翻腕持球的后部稍下部位,左手扶在球的侧上方,举球于同侧头或肩的前上方,目视篮圈。大臂与肩关节平行,大、小臂约成90?,肘关节内收。投篮时,下肢蹬地发力,身体随之向前上方伸展,同时抬肘向投篮方向伸臂,手腕前屈,手指拨球,将球从食指、中指的指端拨出。球离手时,手臂要随球自然跟送,脚跟提起。
(二)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
技术要领(以右手投篮为例):两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屈膝,重心落在两脚间,目视篮圈。投篮时两脚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同时双手举球至右肩上方,当身体腾空接近最高点时,左手离球,右臂向前上方伸出,利用屈腕和手指拨球的力量将球通过指端柔和地投出,落地时屈膝缓冲。
三、往返运球投篮
往返运球投篮这一考试项目是由高运球、行进间投篮、转身换手、背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5个篮球基本技术组成。
(一)高运球
技术要领:行进间快速运球时目视前方,运球手五指自然分开,与肘关节为轴,以前臂和手腕,手指的力量上下按拍反弹起来的球的后上方。球的落点在身体的侧前方,反弹高度在胸腹之间。
(二)行进间投篮
技术要领:
1.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要领(以右手投篮为例):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双手接球,脚着地后将球收回。接着左脚跨出一小步随即蹬地起跳,右脚屈膝上抬,同时将球举至右上肩,两眼瞄准篮圈。当身体上升到接近最高点时,右臂上举屈腕,食指、中指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去。落地时,要屈膝缓冲以保持身体平衡。
2.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要领(以右手投篮为例):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左脚跨出一小步时用力蹬地起跳,右腿自然上提,同时右手五指自然分开,托球下部,手心向上,手臂向前上方伸出。接近球篮时,用手指上挑的动作使球通过指端向前旋转投入球篮。
(三)运球急停,转身接运球急起
这是运球至终点处折回运球时采用的几个连贯组合动作。
技术要领:运球至终点时,降低重心,用手快速按拍球的前上方,两脚做跨步急停,并转入低运球,同时立即前转身180度,随之按拍球的后上方急起运球,急起后脚用力蹬地向前迈出。
(四)运球后转身
技术要领:以右手运球为例,变向时,用左脚在前为轴,左后转身的同时,右手将球拉至身体的后侧方,并按拍球落在身体的外侧方,然后换左手运球,加速前进。
(五)背后运球
技术要领:以右手运球为例,右手运球从背后换左手时,右脚前跨,右手将球拉到右侧身后,迅速转腕按拍球的右后方,使球从背后反弹至左侧前方,左脚同时向左前方跨步,换左手运球加速前进。
第四节场地标准和器材说明
1.考试场地为15m×28m的标准篮球场地。
2.考试用球规定:男子用7#篮球,女子用6#篮球。
3.往返运球场地中,起点区和折返区是由中线与边线和以0.8m为半径画弧构成的区域组成;A、B区是以罚球线(上沿)的延长线与3分线(外沿)交叉的点为圆心,1m为直径所画的圆圈。
第五节考生注意事项
1.考生在考试前30分钟到检录处检录,把准考证交给检录员,点名后不得离开检录处。
2检录员提前20分钟带领考生进入考场,统一听取考评员讲解考试要求。
3.考试结束后,考生到考评员处取回本人的准考证并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内逗留和围观。
4.其他规定参阅考生须知。
第二章排球
第一节考试内容、方法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专项技术:传球、垫球、发球和扣球4项(满分为40分)。
二、考试方法和要求
(一)上手双手传球
考生站本方2、3号位之间的传球规定区域内,将后场区域内抛过来的球用双手传入4号位空中框内得2分,或球从上面下落碰边框上沿得1分,每人连续传4次球,传球不碰框或不进入框内,为0分。以4次传球的得分计算分,满分为8分。
要求:传出的球入框内和从上面下落碰边框上沿方有效并记分。非上手双手传球、持球均为失误为0分。
(二)双手垫球
考生站在6号位规定区域内,用双手垫球,接对方后场区域内抛过来的球,将球垫入2、3号位所设置的框内,得2分,而从上面落下碰框上沿得1分。每人连续垫4次球,垫球不碰框或不进入框内,为0分,以4次垫球的得分计算分,满分为8分。
要求:用双手垫球动作将球垫入框内或球从上面落下碰框上沿方有效并记分。如抛球员将球抛入垫球区内,考生不垫或用单手垫球均算失误为0分。
(三)发球
考生站在发球区内,使用上手、勾手发球或跳发球,把球发过网落入对方场地相应的得分区内。得分区分为1号区、2号区、3号区,发球落入1号或3号区得2分,落入2号区得1分(见场地分区图3),发球失误为0分。每人连续发4次,以4次发球的得分计算分,满分为8分。
要求:用上手、勾手发球和跳发球有效并记分。
(四)正面扣球
考生12人为一组,每人轮流连续扣4个由二传手从2、3号位方向传到4号位的球。每球4分,满分为16分。扣球采用达标和技评计算分数,3个考评员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中间分值为决定分数。
要求:考生采用助跑双脚踏地起跳扣球,不得原地起跳扣球。考生扣从2、3号位方向传来的一般球,若传来的球不好可以不扣,但要立刻补扣。如果已起跳挥臂,应作为一次扣球计算。
(五)考生分组考试组织方法
1.考生在100人以下,使用1个场地,每批12人,不分组。考生按传球一垫球一发球一扣球的顺序进行考试。
2.考生在100人以上,使用2个场地,每批24人,分成A、B两组,每组12人。每批A组考生进入扣球场地进行考试,B组考生进入传球、垫球和发球场地进行考试。A、B两组的考生考完各自的内容后,互相交换场地和考试项目。
3.各组所有考试内容结束后,检录员立即召集考生,列队带出考场,然后带下一批考生进场考试。
除特殊规定外,上述专项技术考试按考试当年最新排球竞赛规则执行。
第二节评分标准
一、双手传球
每位考生连续传4个球,将球传入框内1个球得2分,球从上下落碰框弹出得1分,传球没有入框或没有碰框上沿为0分。取4个球的得分计算成绩,满分为8分。(见图1)
四、正面扣球
每位考生扣球4次,每扣一次好球得4分;较好球得3分;一般球得2分;失误球,动作明显错误、扣球失误或扣球犯规为0分。取4个球的得分计算成绩,满分为16分。扣球具体评分细则:
1.好球:助跑起跳正确、协调,起跳点合适,挥臂动作合理,击球准确,力量大,球速快,球落入场内,得4分;
2.较好球:助跑起跳正确、协调,起跳点合适,挥臂动作合理,击球准确,力量较大,球速稍慢,球落入场内,得3分;
3.一般球:助跑起跳动作正确,但不太协调,挥臂动作不太连贯,起跳时间和击球点不准确,力量较小,球速慢,球落入场内,得2分。
4.失误球:扣球技术动作不规范,有明显轻打动作、吊球,扣球失误或犯规,为0分。
第三节动作技术要领
一、正面传球技术要领
(一)击球前和击球时的手形和手指触球的部位
击球前,手掌略相对置于额前,手指自然张开,手腕稍后仰,成半球形手形去迎击来球。当手指触球时,以拇指的指腹或内侧触及球的后中下部,食指全部和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方,无名指和小指触球两侧辅助控制球的方向。此时双手的两拇指应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
(二)击球点:应保持在额前上方约一球的距离处
(三)用力方法
在迎球动作的基础上,当手和球即将接触前,手腕和手指要有前屈迎球的动作,当手和球接触时,各大关节应继续伸展,最后用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击出。
二、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要领
(一)垫球手型和动作方法
垫球手型有合掌法、叠指法和包拳法。主要介绍的是叠指法:两手手指重叠,手掌互握,两拇指并行放在上面,两掌根和两手臂外旋紧靠,手腕下压,两前臂形成一个垫击平面。
(二)技术动作要领
可用插、夹、提三个字概括。
插:看准来球,及时移动取位,降低重心,两臂前伸插至球下,使两前臂的垫击面对准来球,并初步调整手臂触球的部位和角度。
夹:两手掌根紧靠,手臂夹紧,手腕下压,两臂外翻,用平整而稳定的击球面去迎击球。
提:下肢蹬地、提肩、顶肘,用压腕的动作迎击球,身体重心随球前移,两臂在全身协调动作的配合下送球。
(三)击球点和击球部位
正面双手垫球的击球点,应保持在腹前约一臂距离的位置,手腕关节以上10cm左右的两小臂挠骨内侧构成的平面部位上。
三、发球技术要领
(一)正面上手发球(以右手发球为例)
1.准备姿势:发球队员在发球区站好位置,面对球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地抛于右肩前上方,高度适中,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肘与肩齐平,手掌自然张开,上体稍向右侧转动,抬头、挺胸、展腹,身体重心移至后脚。
3.挥臂击球:利用蹬地转体和快速收腹的动作,带动手臂迅速而又猛力地向前上方挥动,在右肩前上方,伸直手臂在最高点处,以全手掌击球的后中下部。手掌击球时,手腕要迅速做推压的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飞行,身体随重心前移,迅速入场。
(二)正面上手发飘球
1.准备姿势:姿势与正面上手发球基本相同,但左手持球的位置较高,约在胸前高度。
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地抛于右肩前上方,离身体稍远些,以便在挥臂击球时能向前沿着接近水平的方向加速用力,抛球离手约一臂的高度,球不能旋转。
3.挥臂击球:在抛球的同时,右臂上举后振,肘部弯曲,并高于肩,向右肩的后上方引拉,两眼看球上升到接近最高点时,身体重心开始前移,并向前上方猛烈挥臂,在球上升到零点或从零点快要下降时,小臂突然向前加速挥臂,用掌根(或拳头)击球的后中下部,使作用力穿过球体的重心。击球时,用力要快速、突然、突停,力量要集中。
(三)勾手发飘球
1.准备姿势:侧对网站立,两脚自然开立,左手持球于胸前。
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地抛在左肩的前上方,略高于伸臂击球的高度。在抛球的同时,右臂自然伸直并放松地向体侧的后下方摆动,身体重心稍向右移。
3.挥臂击球:击球时,右脚蹬地,同时腰和右肩向左转动发力,以转体带动手臂挥动。挥动时,手臂伸直,在左肩的前上方,手腕保持紧张,用掌根、半握拳或拇指根等部位击球的后中下部,并使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击球时前,手臂挥动的轨迹,应有一段直线运动。手触球瞬间,五指并拢,手腕后仰,并保持紧张。击球后,手臂挥动有突停动作,使球和手很快分离。
(四)跳发球
1.准备姿势:队员面对球网,站在离端线3-4米处,以右手或双手持球置于体侧或腹前。
2.抛球:用右手或双手将球抛至右肩前上方,抛球高度一般为肩上方2米左右,落点在端线附近。
3.助跑起跳:随着抛球动作,队员迅即向前做2-3步助跑起跳。起跳时,两臂要协调而积极摆动,摆幅要大。
4.挥臂击球:挥臂击球动作似正面扣球。
5.落地缓冲:击球后,尽量使双脚同时落地,两膝顺势弯曲缓冲。
四、正面扣球技术要领
主要介绍屈臂扣球动作:扣球由准备姿势、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等动作组成。下面介绍两步助跑、双脚起跳、右手击球技术动作方法。
(一)准备姿势
扣球助跑前采用稍蹲姿势,两臂自然下垂,站在离网3米左右处,身体转向来球方向,观察来球,做好向各个方向助跑起跳的准备。
(二)助跑
助跑开始时,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快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踏在右脚之前,两脚尖稍向右转。两臂绕体侧向上引摆。
(三)起跳
在助跑跨出最后一步(即第二步),左脚并上踏地制动的同时,两臂自后积极向前摆动,随着双腿蹬地向上起跳,两臂配合起跳有力地向上摆动。
(四)空中击球
当起跳使身体腾空后,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击球臂屈臂置于头侧,肘高于肩,身体成反弓形,眼睛注视球。挥臂击球时,以迅速转体、收腹动作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部关节向前上方成甩鞭动作挥动。击球时,五指微张,以掌心为主,全掌包满球,在手臂伸直的最高点的前上方击球的后中部,同时主动用力屈腕、屈指向前推压,使扣出的球呈上旋状。
(五)落地
落地的动作应是前脚掌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着地,同时顺势收腹,屈膝缓冲下落,保持身体平稳。
第四节场地标准和器材说明
1.男子网高2.43m,女子网高2.24m。
2.考生垫球区设在后场区,以中心点为圆心,直径为3m的圆圈内。垫起的球落进一个铁框,该框设在2、3号位规定的位置,框长、宽、高各为2m、1.2m、1.8m,长边紧贴中线,宽边距离边线2m。
3.考生站位、传球移动区域:位于2、3号位规定的2m×1.5m的长方形区域。考生传球落点设备:传球落点设备为2m×1.2m的长方形框架,安装在4号位上空,框上端平面高出网上缘0.8m,框的长边距离网0.1m,平行于网,宽边距离边线0.5m,框下装有网袋。
第五节考生注意事项
1.严格按秩序册的顺序进行考试。
2.认真聆听考评员在每项考试前的讲解。
3.注意观看自己的每一个得分是否与成绩登记表记录一致,并注意观看自己的最终成绩。
4.对考试中的疑问须及时向考评长提出。
5.本组考试完毕,领回本人的准考证,统一由检录员带离考场,不得私自离开考场。
6.其他规定参阅考生须知。
第三章足球
第一节考试内容、方法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颠球,定位球传准,20m运球绕竿射门,头顶球4项。守门员免试绕竿射门,加试连续两侧扑地面球技术。
二、考试方法和要求
(一)颠球
1、考试在规定的2min内用脚随意连续颠球,在规定的2min内考生无论失败多少次都可继续颠球,直到2min结束。
2、只有用脚颠球才累计个数,其它部位不计。
3、颠球考试每名考生只考一次。
(二)定位球传准
1、考生将球放在限制线上,用任意脚脚背内侧传球,球第一落点在圈里或圈线上均有效。
2、每人连续做5次,每次均计成绩,5次成绩之和即为该项考试成绩。
(三)20m运球绕竿射门
1、考生从起点开始运球,脚触球则立即开表计时,运球逐个绕竿后射门(漏竿须补绕),球越过球门线即停表。
2、每人做两次,取最好一次为考试成绩。
3、运球漏竿未补或未射进球门,则该项成绩按0分计。
(四)头顶球
1、考生站在限制线后,采用原地头顶球方式(可跳起,但不许助跑),将陪考员从球门柱旁抛出的球空中顶进门,即顶出的球的第一落点必须在空中越过球门线。
2、以考生直立时头的高度为基准,当陪考员抛出的球处于考生的头部的高度或略高时,考生必须顶球,否则以失败论。如果陪考员所抛出的球低于考生头部的高度,考生可以不顶,不算失败,重考。
3、每顶进一球计1.2分每人连续做5次,5次成绩相加为该项目的成绩。
(五)守门员加试连续两侧扑地面球技术
守门员双脚站在一条直线中点,该线长7.32米,两端各划一个直径50厘米的圆圈,圈内各放置一个足球。当考生听到主考人开考信号后,开始连续扑左右两侧圈内的球,当球扑出圈外时应自行把球放回圆圈内否则无效,左右侧各扑3个球。
考生起动即开表计时,直至将第6个球扑完,并将球放回圈内停表。每个人做2次,取最佳一次成绩。
(六)考试分组轮换方法
考试采取分组轮换的方法进行。考评长可根据考生的总人数确定批数和组数,批数一般可分为一批或若干批,组数可分为A、B组或A、B、C、D组。若考生总人数在50人以下可分为A、B两组,分一批或两批进行;若考生总人数在50人以上可分为A、B、C、D四组,分若干批进行,每批和每组的考生人数相对平均。首先进行颠球考试,然后按分两组或四组的方式进行考试,(分两组的项目组合以方便考生考试和考试的组织工作为原则),各组考完一项或两项后交换场地,进行另一项目的考试。
第二节评分标准
一、颠球评分标准
满分为8分。男生2min内颠180个、女生颠130个得8分(表3-1、表3-2)。
二、定位球传准
满分为10分。每传入半径为2.0m圈内者,球在空中击中标志杆者,得2分;每传入半径为3.0m圈内者,得1分;每传入半径为4.0m圈内者,得0.5分;未进圈内者得0分。5次得分相加为该项成绩。
三、20m运球绕竿射门
满分为16分。
1、男子20m运球绕竿评分标准(表3-1)。
2、女子20m运球绕竿评分标准(表3-2)。
四、头顶球
满分为6分。每次将球成功顶进球门的1.2分,5次得分相加为该项成绩。
五、守门员加试连续两侧扑地面球技术
满分为16分(其中计时成绩为10分,技评成绩为6分,技评成绩为三个考评员的平均成绩),计时成绩和技评成绩相加后按四舍五入法则得出总分。评分标准(见表3-3、表3-4)
颠球 |
运球绕竿射门
| |||||
分值 (分) | 成绩 (个) | 分值 (分) | 成绩 (S) | 分值 (分) | 成绩 (S) | |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 180 175 170 165 160 150 145 140 135 130 125 120 115 110 100 90
| 16.0 15.0 14.0 12.0 10.0 9.5 9.0 8.5 8.0 7.5 7.0 6.8 6.6 6.4 6.2 6.0 5.8 5.6 5.4 5.2 5.0 4.5 4.0 3.5 3.0 2.8 2.7 2.6 2.5 | 8.20 8.30 8.40 8.50 8.60 8.70 8.80 8.90 9.00 9.10 9.20 9.30 9.40 9.50 9.60 9.70 9.80 9.90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10.60 10.70 10.80 10.90 11.00 |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0 0.8 0.6 0.4 0.2 0.1
| 11.10 11.20 11.30 11.40 11.50 11.60 11.70 11.80 11.90 12.00 12.10 12.20 12.30 12.40 12.50 12.60 12.70 12.80 12.90
| |
表3-1 男子足球专项考试评分标准
颠球 |
运球绕竿射门
| ||||
分值 (分) | 成绩 (个) | 分值 (分) | 成绩 (S) | 分值 (分) | 成绩 (S) |
8.0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 130 125 120 115 110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0 40
| 16.0 15.0 14.0 12.0 10.0 9.5 9.0 8.5 8.0 7.5 7.0 6.8 6.6 6.4 6.2 6.0 5.8 5.6 5.4 5.2 5.0 4.5 4.0 3.5 3.4 3.2 3.0 | 9.50 9.60 9.70 8.80 9.90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10.60 10.70 10.80 10.90 11.00 11.10 11.20 11.30 11.40 11.50 11.60 11.70 11.80 11.90 12.00 12.10 | 2.9 2.8 2.7 2.6 2.5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 12.20 12.30 12.40 12.50 12.60 12.70 12.80 12.90 13.00 13.10 13.20 13.30 13.40 13.50 13.60 13.70 13.80
|
表3-2 女子足球专项考试评分标准
表3-3 守门员连续两侧扑球技评评分标准
等级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分值 | 6~4.5分 | 4.4~3.5分 | 3.4~2分 | 1.9~0分 |
标准 | 技术运用正确熟练并且合理 | 技术运用较正确和较合理 | 技术运用一般 | 技术运用差 |
表3-4 守门员连续两侧扑球评分标准
男子成绩(秒)女子成绩(秒) 分值 男子成绩(秒) 女子成绩(秒) 分值 |
17.0 19.0 10.0 18.5 20.5 2.5 17.1 19.1 9.5 18.6 20.6 2.0 |
17.2 19.2 9.0 18.7 20.7 1.5
17.3 19.3 8.5 18.8 20.8 1.0
17.4 19.4 8.0 18.9 20.9 0.5
17.5 19.5 7.5
17.6 19.6 7.0
17.7 19.7 6.5
17.8 19.8 6.0
17.9 19.9 5.5
18.0 20.0 5.0
18.1 20.1 4.5
18.2 20.2 4.0
18.3 20.3 3.5
18.4 20.4 3.0
第三节动作要领
一、颠球动作要领
颠球时上体前倾,两臂与身体放松,眼注视球。用正脚背和脚趾部位向上、向里颠挑球的底部,脚接触球时,膝关节放松,脚尖向上翻起,然后伸膝甩踝,把球挑或搓起,使球适度回旋。
二、定位球踢准动作要领(脚背内侧踢准)
足球专项考试规定,必须用脚背内侧踢准。
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约成45°角,支撑脚踏在球的侧后方,距球约45cm左右,大腿带动小腿向前加速,触球瞬间脚面绷直触球,触球同时身体重心随前。
三、20m运球绕竿射门动作要领
(一)运球绕竿动作要领
跑动时身体自然放松,步幅要小,上体前倾。运球脚的膝关节微屈,脚跟提起,脚尖外展或内旋,用脚背内侧或外侧部位拨、推球向前滚动,支撑脚的膝关节微屈,身体重心在支撑脚上。绕竿要迅速,随时能控制住球。
(二)运球中射门动作要领(以脚背内侧射门技术为例)
射门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脚内侧射门、脚背内侧射门和正脚背射门三种。这三种射门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脚背内侧(脚弓)射门的优点是射门准确率最高,缺点是速度慢。脚背内侧射门的优点是比较平稳,速度相对较快,但不是最快。脚背正面射门的优点是速度最快,但容易出现失误。考生选择哪种脚法射门要按自己的习惯和特点来决定。
脚背内侧射门技术要领:运球射门时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成45°角,最后一步要大,要考虑支撑脚落地选位的提前量,要踏在球的侧后方。当腿摆到触球部位时,球恰好滚到支撑脚的合适位置,同时踢球腿以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当身体转向出球方向,膝盖摆到接近球的内侧垂直上方的瞬间,小腿加速前摆,脚尖稍外转,脚面绷直,脚趾扣紧,踢球后,踢球脚继续前摆特别着重指出支撑脚选位正确和脚触球部位。
四、头顶球动作要领
身体面对来球方向,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膝关节微屈,两眼注视来球。头顶球前腰部前挺,胸部上提,两臂自然张开,上体稍后仰,身体重心放在后脚上。头顶球时,上体由后向前摆动,两腿迅速用力蹬伸,以腰腹和快速摆动用头去迎击球。
五、守门员技术要领
守门员扑侧面球动作要领(扑两侧固定球)。扑球时,异侧脚脚内侧登地发力,同侧脚屈膝迎球跨出,上体顺势倒下以加速重心的侧移倒地,双手同时伸出接球,一手置于球后的中下部,另一手置于球后的中上部。
第四节场地标准和器材说明
一、定位球传准
1.同一圆心,分别以2m、3m和4m为半径,画里外三个同心圆。在圆心处插上1.5m高并系有彩色小旗的标志竿,作为传准目标。
2.距同一圆心25m和20m处画两条5m长的线为传球限制线(男子25m,女子20m)。
二、20m运球绕竿射门
1.在罚球区横线中点处,向中圈方向画一条与端线垂直的20m长线,靠近中圈的一端为起点,并在起点处画一条与中线平行的3m起点限制线。
2.距罚球区横线3m处起,沿20m垂线每隔2m插一根标志竿,共8根,第八根标志竿距起点3m。
3.标竿固定垂直插在地面上,竿高至少1.5m。
三、头顶球
以球门线为起点,向球门前8m(男子)和5.5m(女子)处画两条5m长的与球门线平行的考生头顶球的限制线。
四、守门员加试连续两侧扑地面球技术
选择一块较好的草地画一条长7.32m白线,并在两端各画一个直径0.5m的圆圈,圈内各放置一个足球。
第五节注意事项
1、考生应严格按预先编好的考试顺序参加考试。
2、考生应认真听取考评员在每项考试前的讲解和要求。
3、注意观看自己的每一个得分是否与成绩登记表记录一致,对考试中出现的疑问及时向考评长提出。
4、考试结束后,领回本人的准考证,在检录员带领下离开考场,切勿擅离考场。
5、其它规定参阅考生须知。
第四章乒乓球
第一节考试内容、方法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乒乓球专项技术考试的内容包括全台不定点左推右攻、全台不定点搓中正手拉弧圈或突击,共两项。
二、全台不定点左推右攻的考试方法和要求
(一)全台不定点左推右攻的考试方法
用乒乓球发球机供全台不定点上旋球,速度大约65板/1分钟,考生在全台范围内不定点左推右攻65板,可打斜线也可打直线,记考生命中总板数,每人考一次。(如图1,图中实线为发球机的供球路线,虚线为考生的击球路线。
第二节评分标准
乒乓球专项技术总分为40分,全台不定点左推右攻20分,全台不定点搓中正手拉弧圈或突击20分。评分标准见表4-1。
表4-1评分标准
全台不定点左推右攻 | 全台不定点搓中 正手拉弧圈或突击 | ||||
命中板数 | 得分 | 命中板数 | 得分 | 命中板数 | 得分 |
65 | 20.0 | 41 | 15.2 | 20 | 20.0 |
64 | 19.8 | 40 | 15.0 | 19 | 19.4 |
63 | 19.6 | 39 | 14.8 | 18 | 18.8 |
62 | 19.4 | 38 | 14.6 | 17 | 18.0 |
61 | 19.2 | 37 | 14.4 | 16 | 17.4 |
60 | 19.0 | 36 | 14.2 | 15 | 16.8 |
59 | 18.8 | 35 | 14.0 | 14 | 16.0 |
58 | 18.6 | 34 | 13.8 | 13 | 15.4 |
57 | 18.4 | 33 | 13.6 | 12 | 14.8 |
56 | 18.2 | 32 | 13.4 | 11 | 14.0 |
55 | 18.0 | 31 | 13.2 | 10 | 13.4 |
54 | 17.8 | 30 | 13.0 | 9 | 12.8 |
53 | 17.6 | 29 | 12.8 | 8 | 12.0 |
52 | 17.4 | 28 | 12.6 | 7 | 10.0 |
51 | 17.2 | 27 | 12.4 | 6 | 8.0 |
50 | 17.0 | 26 | 12.2 | 5 | 6.0 |
49 | 16.8 | 25 | 12.0 | 4 | 4.0 |
48 | 16.6 | 24 | 11.0 | 3及以下 | 0 |
47 | 16.4 | 23 | 10.0 |
|
|
46 | 16.2 | 22 | 9.0 |
|
|
45 | 16.0 | 21 | 8.0 |
|
|
44 | 15.8 | 20 | 7.0 |
|
|
43 | 15.6 | 19 | 6.0 |
|
|
42 | 15.4 | 18及以下 | 0 |
|
|
第三节技术要领
乒乓球专项考试内容是全台不定点左推右攻、全台不定点搓中正手拉弧圈或突击两项。这两项考试内容中主要包含了以下乒乓球技术:握拍技术(直握拍,横握拍)、准备姿势、步法、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或拨)、反手搓球、弧圈球(加转弧圈,前冲弧圈)、突击技术,以下介绍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主要几项技术要领。
一、直握拍技术要领
拍柄的背面贴虎口。拍的前面,以拇指的第一关节和食指的第二关节扣住拍的两肩,形成中钳形,两指间距为1~2厘米;拍的后面,其余三指自然弯曲、重叠、贴于拍的上1/3,中指第一关节略微用力托拍,使球拍保持平衡。
二、横握拍技术要领
虎口贴拍,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贴在中指的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在球拍的背面。
三、准备姿势技术要领
(一)站位于球台中线偏左,离球台50厘米左右,两脚平行站立(或左脚稍前),两脚距离略比肩宽。
(二)微微提踵,以前脚掌内侧着地。
(三)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重心置于两脚之间。
(四)稍含胸收腹。
(五)两臂自然弯曲,置于身体两侧。
(六)以右手握拍为例,非持拍手自然弯曲,位于左腹前,持拍手臂自然弯曲,位于右腹前20~30厘米处,以上动作完成后,两眼注视来球。
四、步法技术要领
(一)单步: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当移动完成时,身体重心也随之落在摆动脚上,然后挥臂击球。
(二)跳步:先以来球异侧方向的脚蹬地,使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待两脚落地后挥拍击球。
五、正手攻球技术要领(以下技术动作均以右手握拍为例)
(一)左脚稍前,站位离球台50厘米左右,做好准备姿势。
(二)当对方来球将要越过球网时,持拍手向身体右外方引拍,使手臂呈半横状并稍内旋,拍面稍前倾。与此同时,身体随着引拍动作向右轻微转动,使身体重心从两脚之间移至右脚。
(三)当来球从本方台面弹起时,开始做挥拍动作,挥拍时整个手臂由身体右外方向左前上方挥动。
(四)在拍子触球一瞬间,以前臂发力为主,拍面稍前倾,此时直拍拇指压拍,食指放松。同时加快前臂内旋转腕的速度,使拍面沿着球体做半弧形挥动,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腰部亦配合转动,使身体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
(五)当球击出后,随着挥拍的惯性,将球拍顺势挥至左额前,然后身体各部位略放松并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六、反手推挡技术要领
(一)左脚稍前,或两脚平行,站位离球台50厘米左右,做好准备姿势。
(二)上臂和肘关节靠近身体右侧旁,前臂略向外旋,击球前前臂稍向后引。
(三)击球时,前臂向前推出,使拍面稍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直拍注意外旋前臂,转手腕,食指压拍,拇指放松。
(四)击球后,手臂顺势前送,然后放松还原。
七、反手搓球技术要领
(一)站位于球台中线偏左,离球台约50厘米,做好准备姿势。
(二)当球从本方台面弹起时,持拍手臂向后上方引拍,球拍横放,拍面稍后仰。
(三)当球跳至高点期,手臂由后上方向前下方挥动。
(四)在球拍触球的瞬间,稍转手腕以加大摩擦力,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往底部摩擦,并随势前送。
(五)动作连贯完成后略放松,迅速还原成原来的准备姿势。
八、加转弧圈球技术要领
(一)左脚稍前,离球台约60厘米,做好准备姿势,当来球越过球网上空时,迅速移动步法,让好击球位置。
(二)引拍时身体略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脚,持拍手自然下垂并稍内旋,使拍面角度稍前倾,此时直握拍手腕略屈,横握拍手腕略内收,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下方,并使右肩低于左肩,同时手腕固定。
(三)当来球跳至下降前期,提踵,脚蹬地,腰髋向左上方转动,并带动手臂由下向上、向前发力挥拍,当拍触球瞬间,前臂要用爆发力快收,拍面稍前倾,摩擦球的中部或中部靠上。
(四)击球后手臂继续向前上方顺势挥动,然后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五)发力主要部位是在上臂带动下以前臂发力为主,腰髋配合,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九、前冲弧圈球技术要领
(一)球拍后引的幅度要大,高度不低于台面,约与台面等高。
(二)击球时,手臂由后向前用力为主,在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拍形前倾。
(三)击球点高于台面。
(四)准备姿势与击球后动作同加转弧圈球。
(五)前冲弧圈球与加转弧圈球技术动作上有所区别。
表4-2前冲弧圈球与加转弧圈球技术动作上的主要区别
名称 | 引拍 方向 | 击球 时间 | 击球 部位 | 拍形 角度 | 击球点 | 挥拍方向 |
加转 弧圈 | 向右下引拍 | 下降 前期 | 中部或中部靠上 | 稍前倾 | 低于 台面 | 由下向上用力为主 |
前冲 弧圈 | 向右后引拍 | 高点期 | 中上部 | 前倾 | 与台面等高 | 由后向前用力为主 |
(一)突击时,首先要正确判断对方来球的旋转性质和落点,然后迅速让好位,以取得合适的击球位置和击球点,同时调整好突击的拍面角度。
(二)击球时,拍面角度垂直或稍后仰,向上用力的同时向前用力,在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来球下旋愈强,则手臂、手腕向上挥击的力量越大,并要摩擦球。
(三)突击时,重心略降低,引拍也略低。为了使击出的球具有较大的爆发力,一是注意球拍触球瞬间要加速用力,二是全身的力量(指腰髋、腿、脚、手臂各部分的力量)要协调配合作用于球上。
第四节考生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凭本人的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考试。
2.考生自备乒乓球拍参加考试,乒乓球拍必须符合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乒乓球竞赛规则》的规定要求。考试使用红双喜40+白色乒乓球,由考点提供。
3.考生必须在考试前30分钟到检录处检录,把身份证和准考证交给检录员(身份证检录后当场交还考生),点名后不得离开检录处。考生如果迟到,并且其他考生已离开检录处前往考场,则取消该考生的考试资格。
4.检录员提前20分钟带领考生进人考场,进人考场后统一听取考评长讲解考试要求。
5.在正式考试前,每位考生可以有20-30个球的练习,以适应发球机。
6.按照考评长编排的顺序考试,最后一项考试内容结束后,考生到考评员处拿回本人的准考证离开考场,不得逗留和围观。
第五章羽毛球
第一节考试内容、方法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一)专项技术:正手发高远球、反手发网前球、正手杀直线球、正手吊斜线球
(二)专项素质:左右两侧跑、直线进退跑
二、考试方法和要求
(一)正手发高远球
1、方法:考生站在有效发球区内,用正手向规定的发球区域内发高远球,在右、左发球区各发5个。
2、要求:发出的高远球要高而远,球的飞行角度大于45度,且垂直下落在距底线90厘米的区域内为有效球。发球不得违例(考生以最新的《羽毛球裁判竞赛规则》为准),否则判为发球失误。考生在有效发球区内,用正手向规定的发球区域发高远球,在右、左发球区内各发5个球(见图5-1)。
跑时,左手撑在起跑线后约5~10cm处,要领与100m跑相同。起跑后,为了顺利进入弯道跑,上体抬起较早,做好进入弯道的准备,其他技术与100m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要求相同。
2、弯道跑
为了克服直线跑进所产生的惯性和弯道跑的离心力,使自己能沿着弯道跑进,此时身体应向内倾斜,后蹬时,右脚用前掌的内侧、左脚用前掌的外侧着地,摆动时右腿膝关节稍内向,左腿膝关节稍向外。两臂摆动时,右臂摆动的幅度和力量都应大于左臂,右臂后摆时肘关节稍偏向右后方,前摆时稍向左前方,左臂靠近体侧,形成右肩稍高于左肩。在弯道上跑进时,脚的着地点尽量靠近左侧分道线,以免多跑距离。
在跑出弯道进入直道时,身体右向左倾斜逐步恢复正常,注意此时应有几步放松的自然跑进,调整好身体姿势。
3、200m跑、400m跑的速度分配
正确分配跑的速度是200m跑、400m跑发挥水平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证。高水平200m跑的运动员,前半程(弯道)比100m直线跑最好成绩差0.3~0.4s。后100m通常比前100m快0.4~0.8s,400m跑运动员后半程比前半程慢1~3s。
400m速度分配,研究表明,在变换节奏跑中,运动员的能量消耗和跑的能力取决于跑的强度。如果跑的速度波动不超过中等强度的2%~3%,那么运动员的能量消耗、跑的能力与匀速跑没有什么区别,否则会加大运动员的能量消耗和降低跑的能力。因此,有专家建议:400m跑的速度分配应是前三个100m的速度依次高于400m跑平均速度的2.3%、3%、1.4%,而第四个100m的速度低于平均速度的6.3%。如果以此要求分配400m跑的速度,成绩要达到53s(男)和63s(女),每100m的成绩依次是:12.9s-12.9s-13.1s-14.1s(男)和15.4s-15.3s-15.5s-16.8s(女)。
二、1500m跑
1500m跑是一项要求耐力能力较强的中跑项目,要求人们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速度跑。为便于分析,把1500m跑和其他中长跑项目的技术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三个技术环节。
(一)动作要领
1、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
其任务是快速摆脱静止状态,发挥较快速度,占据有利或适合自己水平的战术位置。起跑姿势用站立式,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鸣枪"。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起跑出发后,上体保持一定的前倾,脚的着地、腿的蹬地和前摆以及两臂的摆动都应快速积极,逐步加大步长和加快速度,随着加速段的延长,上体逐渐抬起,即转入途中跑。
2、途中跑
途中跑是1500m跑和所有中长跑项目中的主要部分,其任务是提高效率,节省体力,发挥机能,运用战术,创造优异成绩。因为途中跑的距离较长,所以掌握中途跑技术很重要。
1500m跑和其他中长跑项目一样,途中跑技术分为上体姿势、下肢动作和摆臂动作,总的要求是:跑得自然、轻松,动作协调。
(一)弯道跑
1500m跑道跑其身体姿势、摆臂动作、脚的着地,基本与200m跑、400m跑相同。
(二)高频跑
高频跑在动作机构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由于后蹬用力程度较小,后蹬的用力速度更快,摆动腿的摆动较低,因而形成身体重心上下起伏小、步频较快二步长适宜、腾空时间较短的特点,同时有利于加快呼吸,这种技术能更好地发挥体力,提高技术效果,因此被国外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采用。目前,高频跑技术几乎代表了中长跑的途中跑的动作特点。
3、终点冲刺跑
它是指接近终点的一段加速跑,其主要任务是:运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克服疲劳,力争在最后阶段中跑出更好的成绩。为了争取更好的成绩,在通过终点时,应做撞线动作。
1500m跑的终点冲刺与800m跑相同。
4、体力分配
1500m跑几乎比800m跑多跑一倍,因此在体力分配上尤为重要。体力分配应在平时的练习中逐步固定下来,养成较强的生物节律(时空感)。
5、长跑中的呼吸和极点现象
中长跑中,由于氧气供应落后于肌肉活动的需要,因此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继续跑下去的感觉,就出现了极点。这是中长跑的正常现象。当出现极点时,要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必要时还可以适当调整步速。经过一段距离后,极点现象就会消失。
中长跑途中,为了增加肺的通气量,以满足机体活动的需要,呼吸时采用口鼻同时进行的方法。呼吸节奏应和跑的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的深度。
三、跨栏跑
为了便于分析,把跨栏跑分为起跑至第一栏前加速跑、过栏、栏间跑和终点跑等环节。由于110m栏和100m栏的技术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一并叙述。
(一)动作要领
1、起跑至第一栏前加速跑
起跑至第一栏前加速跑要尽快地发挥速度跨越第一栏,为全程跑建立良好的节奏奠定基础。
起跑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起跑器的安装方法和起跑动作与短跑基本相似,只是由于过栏技术的需要,起跑后上体抬得较早,后蹬角度略大,人体重心抬得较高。起跑后步长逐渐增大,跑到第六步之后,上体抬起接近途中跑的姿势,准备起跨过栏。
第一栏是在加速跑的过程中跨过的,由于此时速度不快,而且过栏时要比跨越其他各栏前倾度大,摆动腿前摆的动量也稍小与以后各栏。在这种情况下过栏有一定的困难,要求起跑后每步步长准确、节奏鲜明、起跨点合适、过栏动作正确,才能顺利地跨过第一栏。
2、过栏
过栏是使身体迅速地跨过栏架,为跑好跨栏间跑创造条件。过栏动作通称跨栏步,他是全程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跨栏步技术又分为起跨、腾空过栏和下栏着地三个阶段。当起跨腿踏上起跨点,摆动腿大小腿载体后折叠,足跟靠近臀部,膝盖向下,并以髋为轴,膝领先,大腿带动小腿积极向前摆至膝超过腰部高度,摆动速度越大,动量越大,越有利于加大蹬地的力量。在两腿蹬摆配合完成起跨动作过程中,上体随之前倾,摆动腿异侧臂屈肘向前上方摆出,肘关节达到肩的高度,另一臂屈肘摆至体侧,整个身体集中向前用力。起跨结束时,形成一个良好的攻栏姿势。
起跨腿离地后,摆动腿大腿继续向前上方摆动,直至膝关节超过栏架高度,接着大腿积极下压,小腿迅速前摆做鞭打动作。在摆动腿前摆的同时,异侧臂和肩伸向栏架上方使肘超过膝,异侧臂和摆动腿基本平行,同侧臂向后摆,上体加大前倾,目视前方。下栏时摆动腿积极下压,上体抬起,摆动腿伸直,用前脚掌后扒着地,下栏着地点在身体重心投影前10~20cm处,距栏架1.40m左右,保证下栏后迅速跑进。起跨腿以膝领先向侧屈膝、向前上方提拉,积极向前迈。
3、栏间跑
栏间跑总长约占全程50%的距离,栏间跑速度和技术好坏对全程至关重要。
栏间跑用3步完成,3步步长比例为小、大、中。栏间跑与过栏关系也很密切,迅速而正确的栏间跑为跨好下一栏创造有利条件,反之,合理的跨栏又有利于衔接栏间跑。
4、终点跑
当跨过第十个栏时,摆动腿下压更为积极,下栏点缩短,起跨腿过栏后抬得较低,下栏不应停顿,身体加大前倾,加快步频,同时两臂积极配合,以最快速度跑向终点。
四、跳高
跳高是以越过的横杆高度确定运动水平的跳跃项目。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几个不同环节的动作组成的。跳高姿势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在此只介绍俯卧式和背越式。
(一)动作要领
1、俯卧式跳高
(一)助跑
直线助跑6~8步,与横杆的角度为20°~45°,用靠近横杆的脚起跳。助跑前段与加速跑相似,要求步长逐渐加大,身体重心平稳下降;后3~4步,助跑向前迈步时用脚跟先着地并迅速滚至全脚,随即积极送髋转入后蹬,上体正直或稍向前倾,重心低而平稳前移;倒数第二步,摆动腿支撑时重心最低,做好起跳准备。
(二)起跳:
起跳点距横杆约为40~60㎝.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跪膝送髋,髋超越肩部,起跳腿屈膝,以髋带动大腿前摆,小腿迅速前迈,以脚跟着地制动支撑,并迅速滚动至全脚掌,摆动腿以髋带动大腿向前摆出,当摆至靠近起跳腿时,起跳腿屈膝,重心向支点靠近,摆动腿迅速向前踢小腿,直腿勾脚尖向上摆起,两臂配合腿的蹬摆带动身体向上摆起,同时蹬伸起跳腿,当摆动腿摆至最高点时,起跳腿充分蹬直,身体离地腾起。
(三)过杆落地:
身体腾起,当摆动腿超过横杆高度时,摆动腿前伸过杆内旋,肩内扣,身体转向横杆,起跳腿折叠上收,使身体在杆上成俯卧姿势。随着身体旋转,已过杆的手臂外展,起跳腿向外伸展过杆。落地时以外翻的手掌和摆动脚撑地,及时屈肘、屈膝,继而滚动身体缓冲。
2、背越式跳高
(一)助跑
助跑大多采用8-12步,全程呈抛物线曲线,或者是一条直线接抛物线曲线。这种助跑路线的优点是便于加速和使速度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最后3-5步在曲率逐渐加大的曲线上跑进,使身体的内倾逐步地加大,至最后第二步摆动腿支撑垂直部位时达到最大内倾。助跑的最后一步,约与横杆成30度角。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跑的途中跑,但要求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略有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抬腿积极自然,动作连贯,两臂配合大幅度地摆动。在弧线上跑进时,身体逐步地向内倾斜,加大外侧臂和腿的摆动幅度,头、躯干和腿的支撑点应在力的作用线上。助跑的整个过程,加速节奏明显,尤其是最后几步应积极跑进,加大每一步支撑阶段身体重心前移的幅度和速度。为了使助跑快速、连贯地过渡到起跳,要求最后第二步保持继续跑进的姿势,动作结构无明显的变化。摆动腿着地以后,身体重心迅速地移至支撑垂直部位,并依靠摆动腿的"牢固"支撑,保持身体的内倾姿势。此后摆动腿有力地蹬伸,直至脚扒地蹬离地面,推动髋部和躯干大幅度地快速前移。这瞬间膝关节约成150-160度角,蹬伸幅度达到50-60度。摆动腿的这一主动动作,对加快身体重心前移的速度和迅速踏上起跳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起跳
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在起跳脚踏向起跳点时,要求保持身体的内倾姿势向前送髋和前移躯干,并使起跳腿一侧的髋超越摆动腿同侧髋,同时控制肩轴几乎与横杆垂直,形成肩轴与髋轴的扭紧状态。然后,起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积极下压着地。着地时起跳脚外侧跟部接触地面,接着通过脚的外侧滚动至全脚掌,脚尖朝向弧线的切线方向。随着身体由内倾转为垂直,迅速地完成缓冲和蹬伸动作。蹬伸动作依次由髋、膝、踝顺序用力,躯干和三个关节充分伸展,运动员顺势向上跳起。
为了加快起跳的速度,在起跳过程中,腿臂的协调配合起着积极的作用。摆动腿采用屈腿或折叠式的摆腿方法,在助跑最后一步蹬离地面以后,以髋发力加速前摆大腿,同时小腿随着惯性自然地向上折叠。起跳腿着地瞬间,摆动腿已靠近起跳腿,膝关节的弯曲接近最大程度。然后大小腿的角度有所展开,摆动腿沿着助跑弧线的延续方向加速上摆,直至减速制动,这时大小腿约成90-120度角。摆臂的方法有双臂摆动和单臂摆动两种。前者有助于加大摆动的力量,后者有助于缩短起跳时间。但无论采用何种摆动方法,都要求快速、充分,与摆动腿的摆动协调配合。
(三)过杆
过杆是最终决定跳跃成败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过杆技术应利用人体旋转,以及根据人体与横杆相对位置的改变,控制旋转速度的变化,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顺利地越过横杆。当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起跳以后,身体应保持住较伸展的姿势向上腾起,同时在摆动腿和同侧臂的带动下,围绕身体纵轴旋转,使身体转向背对横杆。当头和肩越过横杆以后,及时地仰头、倒肩和展体,并利用身体重心向上的速度,收腿挺髋,形成身体的背弓姿势。这时两腿屈膝稍后收,两臂置于体侧,这样可以缩短半径,加快围绕身体额状轴的旋转。当身体重心移过横杆时,则应做相反的补偿,即含胸收腹,控制上体继续下旋,同时以髋部发力,带动大腿和小腿加速向后上方甩腿,使整个身体脱离横杆。整个过杆动作是沿着身体重心的运动方向,顺势、依次和快速地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多余的动作,特别是过大的挺腹和收腹,引起髋部的位置急剧的上升或下落,都会给过杆造成困难。此外,还应根据助跑的快慢和起跳以后相对于横杆位移的速度,确定适宜的背弓程度。通常背弓越大,完成过杆动作的时间越长。
(四)落坑
落坑技术比较简单,在向后上方甩腿之后,保持着屈髋伸膝的姿势下落,最后以上背部或背部落于海绵坑。落坑后做好缓冲,防止受伤。
五、跳远
跳远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4部分组成。它们之间密切相联,不可分割。快速、准确的助跑是获得优异跳远成绩的前提。如何利用助跑速度,正确地完成起跳,创造合理的腾起角度和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是跳远技术的关键,也是跳远技术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一)、动作要领
1、助跑
跳远助跑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并为准确踏板起跳创造条件。跳远成绩与助跑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获得高的助跑速度,必须有相应的助跑距离。助跑距离(步数)的确定与考生短跑能力密切相关。助跑距离的长短还要受考生助跑方法和步长的大小以及跑道、风向及身体状况的影响。考生应学会根据天气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距离,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地进行助跑起跳。助跑中,一般设两个标志:第一个设在起跑点,第二个设在最后6-8步起跳脚着地处。
2、起跳
起跳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助跑速度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向空中腾起。起跳动作可以分为起跳脚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在助跑最后一步,为了加快上板动作,采用像跑时那样的"扒地"动作,积极下落着板,脚跟与脚掌几乎同时接触起跳板。此时,躯干与地面的角度为90-107°,小腿与起跳板的夹角为65°左右,膝关节的角度为175-178°。起跳脚着板后,由于惯性原因迫使起跳腿的髋、膝、踝关节弯曲缓冲。缓冲时膝关节最大弯曲程度为135-145°。此时,身体保持较直的姿势,使身体重心保持较高的位置,积极加速身体前移。当身体重心达到支撑点上方时开始进行蹬伸动作,此时,两眼正视前方,上体保持正直,提肩、拔腰,同时下肢快速蹬伸,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身体伸展向前上方腾起。腾起角度一般为18-24°
3、空中动作
空中动作的任务是减缓由于起跳所产生的身体向前的旋转力,有限度地利用身体重心抛物线轨迹,为合理落地做好准备。起跳结束后就进入了腾空阶段。考生要保持起跳结束时的"跨步"姿势向前、上腾起。这一步"跨步"姿势称为"腾空步"。"腾空步"之后的空中动作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蹲踞式
起跳成腾空步后,上体仍保持正直,摆动腿的大腿继续高抬,两臂向前挥摆,起跳腿开始向前上方提举,逐渐与摆动腿靠拢,形成空中蹲踞的姿势。
(二)挺身式
起跳成腾空步后,摆动腿的大腿随即积极下放,小腿由前向下呈弧形摆动,髋关节伸展,两臂向下向后上方摆动,这时留在身后的起跳腿与向后的摆动腿靠拢,臀部前移,胸、腰稍向前挺,形成展体挺身的姿势。
(三)走步式
起跳进入腾空后,摆动腿以髋为轴开始下放,并向后摆动,同时起跳腿屈膝,大腿向前提,随即向前伸小腿,形成空中换步动作,两臂配合腿的动作做大幅度环绕摆动。随后摆到身体后面的摆动腿向前收与起跳腿靠拢,并向胸部提举形成空中两步半的走步式。如果在空中继续将起跳腿下放,摆动腿前提,然后起跳腿靠近摆动腿向胸部提举,双脚落地就形成了在空中迈三步半的走步式。
4、落地
落地的任务是选择合理的落地技术充分利用身体重心腾起的远度,创造尽可能远的跳跃距离,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落地的方法有两种:折叠式和滑坐式。
(一)折叠式落地法
运动员在腾空阶段经过最高点后,开始将两腿向上、向前伸出,上体向下折叠,两臂从上面向前并在落地前向后快摆。蹲踞式和挺身式的运动员多采用这种方法。
(二)滑坐式落地法
在腾空最高点就开始做折叠动作。及早做折叠动作,不影响和改变腾空路线,到最后把腿及骨盆前移,上体稍后仰,落地时好像坐着,故称滑坐式。两种落地方法相比,滑坐式优于折叠式。因为滑坐式动作的身体重心相对后移,所得效果远远大于折叠式动作。有人对同一运动员用两种方法进行实验,结果滑坐式落地比折叠式落地远20-30cm。
六、三级跳远
三级跳远是通过助跑,直线进行单脚跳(第一跳)、跨步跳(第二跳)、跳跃(第三跳)的三次不同技术形成的连续跳跃的项目。
(一)动作要领
1、助跑:助跑是为了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为起跳做准备。三级跳远的助跑基本上同跳远,但后几步步长更均,身体前倾较大,起跳脚踏板更靠近重心的投影点。测试者助跑距离一般为30~36米,优秀运动员可达40~43米。
2、第一跳(单足跳):起跳放脚积极趴地,屈膝及时缓冲,上体迅速前移。摆动腿大小腿折叠积极前摆,起跳腿爆发性蹬伸,躯干向前上方伸展,腾起离地。腾起后空中换步,两臂后摆。
3、第二跳(跨步跳):第一起跳腿摆至前方后迅速前伸,继而髋发力带动大小腿向后扒压,以脚跟着地滚动至全脚掌,同时摆动腿和两臂有力向前摆动,身体前移。屈膝缓冲结束后迅速蹬伸,身体向上伸展腾起离地。腾起后两大腿保持较大的夹角,随之两臂后摆,起跳腿开始前提,摆动腿小腿前伸。
4、第三跳(跳跃):第二跳落地前,在摆动腿小腿前伸的同时,髋发力带动大小腿向后下方积极下压,完成扒地式落地动作。起跳腿和两臂向前上方摆动,随即摆动腿快速蹬伸腾起。第三跳空中和落地动作同跳远。
5、三跳长度的比例关系:三级跳远是由三个不同跳跃形式组成的完整技术。在连续三次跳跃中,无论哪一跳的技术遭到破坏,完整技术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失败。因此,适宜的三跳长度的比例关系的非常重要的。
七、推铅球
推铅球可分为握持器械、准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和铅球出手后的身体平衡这几个部分构成。本章主要介绍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以右手为例),供考生和教练员参考。
(一)握持器械:
1、握球动作
五指自然分开,把铅球放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扶在球的两侧,手腕背屈,掌心不触球。
2、持球
握好球后,将球放在锁骨窝处,贴紧颈部,头部稍右转,右肘抬起稍低于肩,掌心向内,左臂自然上举。
(二)准备姿势
1、高姿势:握持球后,背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站立,右脚尖靠近投掷圈内沿左脚尖着地,左臂自然上举,重心落于右腿上。
2、低姿势:握持球后,背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站立,相距50-60厘米,两腿弯曲,上体前屈,左臂自然下垂。
(三)滑步
1、滑步前的预摆
滑步前一般做1-2次预摆动作,采用高姿者,预摆时左腿自然弯曲平稳向上摆起,右腿伸直,上体前屈,左臂微屈前伸或下垂;摆腿至一定高度,回放左腿靠近右腿,同时右腿屈膝完成团身动作,为蹬右腿摆左腿创造条件。采用低姿者,预摆时左腿自然弯曲平稳向上摆起,右腿略微伸直,然后迅速回摆左腿,右腿屈膝完成团身动作,为滑步蹬伸创造条件。
2、滑步动作
滑步身体移动快,重心起伏小,滑步结束时是身体处于投掷前的最有利用力预备姿势。当预摆左腿靠近右腿时,臀部稍后坐,立即开始滑步动作。简单概述可按下列口诀进行:移(重心移向投掷方向)、摆(左腿摆向抵趾板)、蹬(右腿蹬伸)、收(拉收右小腿)。滑步最后左脚落地瞬间,既形成上体后倒扭紧,超越器械的最后用力预备姿势,为最后用力做好准备。滑步时脚的移动有以下特点:右脚以脚跟滑动,以前脚掌落地;右脚落于投掷圈中央;双脚几乎同时落地,右脚略早于左脚落地;左脚前脚掌内侧先着地。
(四)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是推铅球中最重要部分,完美的最后用力动作,应表现为以最大的出手初速度和适宜的出手角度、出手高度投出器械。因此,用力前应形成良好超越器械预备姿势、预加速与最后用力紧密结合、全身协调用力以及左侧稳固支撑是正确完成最后用力动作的基本保证。
滑步结束右脚着地后右膝内扣,标志着右腿开始发力,左脚着地后,右腿继续迅速有力地蹬伸,推动髋部向投掷方向积极前移,髋轴进一步超越肩轴,右腿不停顿地蹬转,加速右髋向投掷方向转送和上体的前移,体重逐渐移至左腿,左腿的支撑和蹬伸对提高推铅球的效果十分重要。
在下肢的蹬撑作用下,髋轴超越肩轴,并带动上体在迅速抬起中加快向投掷方向的转动,身体由背对转至侧对投掷方向,身体形成推球前的"侧弓"姿势,此时左侧制动,使右侧快速转体,抬头挺胸,使肩轴迅速超过髋轴,为加速送肩伸臂的推球动作创造条件。
非投掷臂的作用不能忽视,在上体快速转动和抬起时,左臂以肘领先由胸前向左前上方摆动,有牵引身体向投掷方向转动的作用;投掷臂不仅要控制好球,在最后阶段要迅速送肩伸臂推球,腕指快速拨球,以最高速度推球出手,铅球出手角度一般为34°~39°。
最后用力动作可用几个字概括:蹬(右腿蹬伸)、送(送转髋)、撑(左腿支撑)、抬(上体抬起)、转(躯干向投掷方向转动)、挺(抬头胸部充分拉紧)、推(肩伸臂推球)、拨(腕指快速拨球)。
(五)铅球出手后的身体平衡
当最后用力完成铅球出手后,双眼向下看,迅速降低身体重心,左右腿交换位置,保持身体平衡,防止越线犯规。此动作虽然简单,但对获得有效成绩非常重要。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最初阶段很容易忽视,经常出现犯规现象,教师应反复强调此动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不断提高投掷的成功率。
八、掷标枪
掷标枪技术可分为握持器械、助跑、最后用力和器械出手后的身体平衡这几个部分构成。本章主要介绍现代式握枪法及肩上直接向后引枪掷标枪技术,供考生和教练员参考。
(一)握持器械
现代式握枪法:用拇指--中指握住标枪线把上端,有握枪稳固,力臂长等优点,被大多数运动员普遍采用。
肩上持枪法: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此种方法,其特点是动作简单,便于掌握,有利于控制标枪。要点:手在头的侧上方,枪尖略低于枪尾。
(二)助跑
1、预跑阶段
从第一标志线至第二标志线阶段,通常距离12-20米,8-14步完成。
目的:获得预先速度,为投掷步做准备。
要求:速度的快慢应与投掷者的技术水平相适应,不应过快,直线性强。
2、投掷步助跑阶段
第二标志线开始,通常为左脚踏第二标志线开始。通常距离为8-10米,跑4-6步等。
任务:保持预跑速度,完成引枪动作为最后用力做准备。
形式:跳跃式和跑步式两类。
要点:节奏感强(4步投掷步节奏:1-2-34),1步大、2步小、3步最大、4步最小,引枪平稳,控制好标枪,眼睛向前看,动作连贯,不减速,形成超越器械动作,为最后用力做好准备。
(三)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是标枪获得速度的最关键动作环节。投掷步最后一步右脚落地后,右腿被动屈膝缓冲,身体继续后倒向前运动,左腿(直)积极向前插。左脚着地,制动支撑,上体积极有力迅速向前转动,投掷臂翻转形成"满弓"动作。胸部继续向前,同时带动投掷臂做爆发式的挥臂鞭打,将标枪沿纵轴弹拨出手。
1、有力的左腿制动支撑是形成躯干用力的基础
2、左腿支撑的状态直接影响最后用力的效果,是下肢支撑用力的重点
3、右腿的动作不能忽视,应在器械出手后右脚方能离地
(四)维持身体平衡
最后用力结束时,在标枪出手后立刻向前跨一大步,降低重心保持身体平衡,防止越线犯规。
第四节考生注意事项
1、考生须持本人准考证参加考试。
2、考生须提前30分钟到检录处检录。考试者如果迟到,且其他考试者进入考试场地,则判为弃权。
3、径赛项目的考试者提前15分钟进入考试场地;田赛项目考生提前25分钟进入考试场地。
4、考生进入考试场地后须听从考评员的统一安排。
5、正式考试前,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练习。
6、考试结束后,考生到考评员处取回本人的准考证,并在考评员的带领下离开考试场地,不得逗留和围观。
7、考生使用考务办提供的器材。
第七章体操
第一节考试内容、方法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技巧、单杠(男子、女子相同)。
二、考试方法和要求
(一)男子
1.技巧(动作总分值25分)
原地跳起趋步侧手翻(3分)接并腿跳接踺子跳成直立(6分)雁式平衡2秒成直立(2分)单腿蹬摆手倒立接前滚翻成直立(5分)助跑2至3步前手翻单腿依次落地接鱼跃前滚翻成直立,(6分+3分)结束。
2.高单杠(动作总分值15分)
连续10次屈臂引体翻身上。
(二)女子
1.技巧(动作总分值25分)
原地跳起趋步侧手翻(4分)接并腿跳接踺子跳成直立(6分)雁式平衡2秒成直立(3分)单腿蹬摆手倒立接前滚翻成直立(5分)鱼跃前滚翻成直立(3分)纵劈腿成两臂侧平举(4分),结束。
2.单杠(动作总分值15分)
连续10次单腿蹬摆引体翻身上。
三、考试顺序
体操专项考试,按照每年统考《秩序册》所编的分组出场顺序进行。其考试项目顺序如下:技巧→单杠。
各项目只有一次考试,按照评分规则执行。
第二节评分标准
技评评分标准参照《国际体操评分规则》,以完成动作技术的正确性、完成动作中身体所表现的良好姿态和完成动作的情况三大要素作为评分依据,并结合体操项目高考的特点而制定的。
一、技术动作评分标准
(一)动作连接及未完成动作
1.由于技术原因造成动作连接中断或明显停顿每次扣1.0分。
2.中断或停顿后,可以在30s内在上一个动作的结束姿势起继续做下一个动作,如果超过30s再做动作,后面所做的动作不予承认。
3.如果不做上一个动作,而只做下一个动作,除扣上一个动作的分值外,还应追扣1.0分。
4.其他错误均按"(三)其他技术、姿势错误评分标准"执行扣分。
(二)静止动作评分
1.所有静止动作必须停止1s以上,否则扣该动作分值。
2.每少1s扣0.5分。
3.其他错误均按"(三)其他技术、姿势错误评分标准"执行扣分
(三)其他技术、姿势错误评分标准
1.技术错误评分标准
在完成动作中出现与正确技术规格有差别的动作。如摆动的高度、倒立的垂直度和侧手翻分腿的开度等。它分为4个等级进行扣分:
(一)小错:与正确技术有微小偏差,扣0.2分。
(二)中错:与正确技术有明显的偏差,扣0.4分。
(三)大错:与正确技术有大的偏差,扣0.8分。
(四)特错:几乎没有按技术要求来完成动作,扣去该动作分值。
2.姿势错误评分标准
所有与正确姿势的偏差均是完成中的错误,如需用直臂或直腿完成的动作中出现臂、腿弯曲,用并腿完成的动作中出现分腿等。按角度分4个等级进行扣分:
(一)分腿错误
1.小错:分腿至15°,扣0.1分。
2.中错:分腿在16°~30°之间,扣0.2分。
3.大错:分腿在31°~60°之间,扣0.4分。
4.特错:分腿在61°以上,扣去该动作分值。
(二)臂、腿弯曲错误
1.小错:弯曲至165°,扣0.1分。
2.中错:弯曲在166°~150°之间,扣0.2分。
3.大错:弯曲在151°~135°之间,扣0.4分。
4.特错:弯曲在134°以下,扣去该动作分值。
二、量化动作评分
(一)连续单杠引体翻身上(10次)
1.必须先屈臂引体,后收腹举腿,否则不算动作数量。
2.两腿弯曲不能小于135°,否则不算动作数量。
3.不允许用摆动来完成动作,否则不算动作数量(女生除外)。
(二)量化动作分值
男、女单杠引体翻身上动作分值(见表7-1)。
表7-1男、女单杠引体翻身上成绩换算表
考评数量 | 分值(男) | 分值(女)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3 | 3 |
5 | 5 | 5 |
6 | 7 | 7 |
7 | 9 | 9 |
8 | 11 | 11 |
9 | 13 | 13 |
10 | 15 | 15 |
1.单杠考试成绩是以考评数量来计算的。
2.举例:考评数量为6,男子得7分,女子得7分;考评数量为8,男子得11分,女子得11分。
(三)技巧成绩换算表
表7-2 技巧成绩换算表
考评 成绩 | 技巧 得分 | 考评 成绩 | 技巧 得分 |
10.00 | 25.00 | 7.75 | 17.00 |
9.50 | 24.00 | 7.50 | 16.50 |
9.25 | 23.00 | 7.25 | 15.00 |
9.00 | 22.00 | 7.00 | 14.50 |
8.75 | 21.00 | 6.75 | 13.00 |
8.50 | 20.00 | 6.50 | 12.00 |
8.25 | 19.00 | 6.25 | 11.00 |
8.00 | 18.00 | 6.00 | 10.00 |
注:男子、女子相同。
"表7-2"说明:
1.考试成绩得分是依据考评成绩来换算的。
2.考评得分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四舍五入。
3.换算举例:
以技巧项目为例,考评员3个有效中间分的平均分为(8.00+8.00+8.10)÷3=8.03分,小数点后第二位数为3,不足5应舍去,最后成绩以8.00分来换算,即技巧考试得分为18.00分。
第三节考试技术要领
一、主要动作
(一)技巧
1.侧手翻(图7-1)
第八章武术
第一节武术考试内容、方法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一)专项素质
行进间正踢腿,腾空飞脚。
(二)套路
少年规定拳(二级套路)
注:不得选用除规定套路以外的其他任何套路参加武术专项的考试。
二、考试方法和要求
(一)考试方法
1.考试程序先考专项素质后考套路。
2.专项素质
(1)考试顺序:行进间正踢腿→腾空飞脚。
(2)分组形式:每组10-12人。采取单个动作的考试方法,每人逐项按要求进行考试。
(3)各项素质均采用套路考评的方法集体进行考评。4个考评员必须同时对同一考生进行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中间两个分数的平均值即为该考生该项的考试成绩。记分时最后得分只取小数点后两位数,小数点后第三位数不做四舍五入。
(4)所有专项素质考评完后,再进入武术拳术套路的考评。
3.套路
考评顺序:考生分组逐个上场。
(二)考试要求
1.考试前,考生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避免损伤事故的发生,确保技术水平的发挥。
2.考试时,考生必须穿运动服(或武术服装)带准考证进入考场。经记录员点名,考生报到,考评长示意后,方可进行考试。
3.考试中,考生应按考试内容、动作顺序和规格要求进行考试。
4.拳术套路中侧空翻若不能完成者,可改为侧手翻,评判员根据考生完成动作质量的高低给予评分。
第二节武术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评分标准
(一)行进间正踢腿(左、右各踢5次,交替进行)
1.分值(5分)
考评员按10分制进行考评。将考生考评最后得分乘以0.5,即为考生正踢腿的成绩。如某一考生考评最后得分为8.50分,他的套路成绩为8.50分×0.5=4.25分。
套路成绩转换公式(由电脑换算):考生套路成绩=考生考评最后得分×0.5。
2.评分标准:
①凡符合摆动腿挺膝伸直,且其余三点(支撑腿挺直,上体正直,摆动腿脚尖接近额头)都符合技术要求者等级为优(10-8.6分)。
②凡符合摆动腿挺膝伸直,且其余三点(支撑腿挺直,上体正直,摆动腿脚尖接近额头)都符合两点者等级为良(8.5-7.6分)。
③凡符合摆动腿挺膝伸直,且其余三点(支撑腿挺直,上体正直,摆动腿脚尖接近额头)都符合一点者等级为中(7.5-6.0分)。
④凡符合摆动腿挺膝伸直,且其余三点(支撑腿挺直,上体正直,摆动腿脚尖接近额头)均不符合者等级为差(6分以下)。
(二)腾空飞脚(2次)
1.分值(5分)
考评员按10分制进行考评。将考生考评最后得分乘以0.5,即为考生腾空飞脚的成绩。如某一考生考评最后得分为8.50分,他的套路成绩为8.50分×0.5=4.25分。
套路成绩转换公式(由电脑换算):考生套路成绩=考生考评最后得分×0.5。
2.评分标准:
①凡符合起跳脚先着地,且其余三点(左腿屈膝,连续击掌、拍脚,摆动腿脚尖过肩)符合三点技术要求者等级为优(10-8.6分)
②凡符合起跳脚先着地,且其余三点(左腿屈膝,连续击掌、拍脚,摆动腿脚尖过肩)符合二点技术要求者等级为良(8.5-7.6分)
③凡符合起跳脚先着地,且其余三点(左腿屈膝,连续击掌、拍脚,摆动腿脚尖过肩)符合一点技术要求者等级为中(7.5-6.0分)
④凡符合起跳脚先着地,且其余三点(左腿屈膝,连续击掌、拍脚,摆动腿脚尖过肩)均不符合者等级为差(6分以下)
二、武术套路考试评分标准
套路选用少年规定拳(二级长拳)一套。
1.分值(30分)
考评员按10分制进行考评。将考生考评最后得分乘以3,即为考生套路的成绩。如某一考生考评最后得分为8.50分,他的套路成绩为8.50分×3=25.5分。
套路成绩转换公式(由电脑换算):考生套路成绩=考生考评最后得分×3。
2.评分标准
①凡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节奏分明,风格突出者等级为优(10-8..0分)
②凡劲力较充足,用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手眼身法步配合较协调,节奏分明,风格突出者等级为良(7.9-6.0分)
③凡劲力不充足,用力不顺达,力点不准确,手眼身法步配合不协调,节奏不分明,风格不突出者等级为差(6.0分以下)
3.扣分标准
(1)考试时,考生因动作遗忘、失误等原因造成中断需要重做者,每重做一次扣1分。
(2)套路考试中考生出现遗忘扣0.1;晃动,跳动扣0.1分;附加支撑扣0.2分;倒地扣0.3分。(以上错误每出现一次扣一次)
(3)拳术套路时间的规定:考生必须在2分内完成套路。凡超出规定时间在2秒以内扣0.1分;超出规定时间超出2秒,在4秒以内(含4秒),扣0.2分;超出规定时间达4秒以上扣0.3分;最多扣0.3分。
第三节武术考试动作要领
一、正踢腿
1.动作说明:两脚并立,两手立掌或握拳,两臂侧平举左脚向前上半步,左腿支撑,右脚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两眼向前平视。左右交替进行,共10次。
2.规格要求:支撑腿伸直,全脚着地。另一腿膝部挺直,脚尖勾起前踢、接近前额、动作要轻快有力、上身保持正直。
3.要求与要点:
(1)挺胸,立腰,收腹,沉髋。
(2)踢腿时,脚尖勾起绷落,腿过腰后加速。
二、腾空飞脚
1.动作说明:右脚上步,左腿向前、向上摆踢。右脚蹬地跃起,身体腾空,两臂由下向前、向头上方摆起,右手背迎击左手掌。在空中,右腿向前上方弹踢,脚面绷直,右手迎击右脚面,同时左腿屈膝,左脚收控于右腿内侧,脚尖向下,左手在击响的同时摆至左侧变勾手,勾尖向下,略高于肩,上体微前倾,两眼平视前方。
2.规格要求:摆动腿高提,起跳腿上摆伸直,脚面绷平,脚高过肩,击手和拍脚连续快速、准确响亮。双脚同时落地或右脚先落地,落地轻稳。
3.要求与要点:
(1)右腿在空中踢摆时,脚必须高过肩。左腿在击响的瞬间,屈膝收控于右腿侧。
(2)在腾空的最高点完成击响动作。拍击动作必须连续、准确、响亮。
(3)在空中,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不要坐臀。
三、套路技术要点:
姿势正确,动作规范,方法清晰,动作协调,劲力顺达,力点准确,精神饱满,节奏分明,内容充实,风格突出。
第四节考生须知
1.考生必须按规定内容进行考试,其它内容不能参加考评。
2.其他规定参阅考生须知。
第九章游泳
第一节考试内容、方法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一)游泳专项考试男子、女子50米池或者25米池必游项目内容:
1.自由泳:50米,100米。
2.仰泳:50米,100米。
3.蛙泳:50米,100米。
3.蝶泳:50米,100米。
(二)游泳专项考试男子、女子50米池或者25米池选游项目内容:
1.蛙泳+自由泳组合游:100米。
2.仰泳+自由泳组合游:100米。
3.蛙泳+仰泳组合游:100米。
二、考试方法和要求
(一)考试方法
1.考试内容分为必游项目和选游项目两项。
2.考生根据个人特长任选一个单项做为必游项目,需要从三个组合游项目中选取一个项目做为选游项目进行考试。
3.考生游完个人必游项目至少20分钟以后,进行组合游项目的考试;组合游项目的选择只能从规定的三个组合方式中选取一项。
4.考试所有项目的要求均按国家最新游泳竞赛规则要求进行。
(二)考试要求
1.考试过程中考生的出发、途中游、转身及到边技术都必须符合竞赛规则要求。
2.考试前考生要充分做好专项准备运动,确保专项技术水平的发挥。考生穿着的游泳衣、裤必须符合最新的竞赛规则要求。
3.考生必须按时到达专项考场报到等候点名,在候赛过程中须听从考评员的安排与指挥。
第二节评分标准
游泳专项总分为40分,其中必游项目占20分,选游项目占20分,考生分数依据项目评分标准评分表,采用就低的原则,即未达到某一档次评分标准的,按低一档评分标准评分,考生定量指标成绩低于评分表最低值,计0分。评分标准见下表:
1.男子游泳考试评分标准(50米池,表9-1)。
2.男子游泳考试评分标准(25米池,表9-2)。
1.女子游泳考试评分标准(50米池,表9-3)。
2.女子游泳考试评分标准(25米池,表9-4)。
表9-1男子游泳考试评分标准(50米池)
分值 | 50米 自由泳 | 100米 自由泳 | 50米 仰泳 | 100米 仰泳 | 50米 蛙泳 | 100米 蛙泳 | 50米 蝶泳 | 100米 蝶泳 | 100米自由泳 +仰泳组合 | 100米自由泳 +蛙泳组合 | 100米仰泳 +蛙泳组合 |
20 | 28.50 | 1:07.00 | 36.50 | 1:16.00 | 38.00 | 1:22.00 | 33.50 | 1:13.00 | 1:15.00 | 1:19.00 | 1:22.00 |
19.5 | 29.00 | 1:08.00 | 37.00 | 1:17.00 | 38.50 | 1:23.00 | 34.00 | 1:14.00 | 1:15.50 | 1:19.50 | 1:22.50 |
19 | 29.50 | 1:09.00 | 37.50 | 1:18.00 | 39.00 | 1:24.00 | 34.50 | 1:15.00 | 1:16.00 | 1:20.00 | 1:23.00 |
18.5 | 30.00 | 1:10.00 | 38.00 | 1:19.00 | 39.50 | 1:25.00 | 35.00 | 1:16.00 | 1:16.50 | 1:20.50 | 1:23.50 |
18 | 30.50 | 1:11.00 | 38.50 | 1:20.00 | 40.00 | 1:26.00 | 35.50 | 1:17.00 | 1:17.00 | 1:21.00 | 1:24.00 |
17.5 | 31.00 | 1:12.00 | 39.00 | 1:21.00 | 40.50 | 1:27.00 | 36.00 | 1:18.00 | 1:17.50 | 1:21.50 | 1:24.50 |
17 | 31.50 | 1:13.00 | 39.50 | 1:22.00 | 41.00 | 1:28.00 | 36.50 | 1:19.00 | 1:18.00 | 1:22.00 | 1:25.00 |
16.5 | 32.00 | 1:14.00 | 40.00 | 1:23.00 | 41.50 | 1:29.00 | 37.00 | 1:20.00 | 1:18.50 | 1:22.50 | 1:25.50 |
16 | 32.50 | 1:15.00 | 40.50 | 1:24.00 | 42.00 | 1:30.00 | 37.50 | 1:21.00 | 1:19.00 | 1:23.00 | 1:26.00 |
15.5 | 33.00 | 1:16.00 | 41.00 | 1:25.00 | 42.50 | 1:31.00 | 38.00 | 1:22.00 | 1:19.50 | 1:23.50 | 1:26.50 |
15 | 33.50 | 1:17.00 | 41.50 | 1:26.00 | 43.00 | 1:32.00 | 38.50 | 1:23.00 | 1:20.00 | 1:24.00 | 1:27.00 |
14.5 | 33.70 | 1:17.50 | 41.70 | 1:26.50 | 43.20 | 1:32.50 | 38.70 | 1:23.50 | 1:20.50 | 1:24.50 | 1:27.50 |
14 | 33.90 | 1:18.00 | 41.90 | 1:27.00 | 43.40 | 1:33.00 | 38.90 | 1:24.00 | 1:21.00 | 1:25.00 | 1:28.00 |
13.5 | 34.10 | 1:18.50 | 42.10 | 1:27.50 | 43.60 | 1:33.50 | 39.10 | 1:24.50 | 1:21.50 | 1:25.50 | 1:28.50 |
13 | 34.30 | 1:19.00 | 42.30 | 1:28.00 | 43.80 | 1:34.00 | 39.30 | 1:25.00 | 1:22.00 | 1:26.00 | 1:29.00 |
12.5 | 34.50 | 1:19.50 | 42.50 | 1:28.50 | 44.00 | 1:34.50 | 39.50 | 1:25.50 | 1:22.50 | 1:26.50 | 1:29.50 |
12 | 34.70 | 1:20.00 | 42.70 | 1:29.00 | 44.20 | 1:35.00 | 39.70 | 1:26.00 | 1:23.00 | 1:27.00 | 1:30.00 |
11.5 | 34.90 | 1:20.50 | 42.90 | 1:29.50 | 44.40 | 1:35.50 | 39.90 | 1:26.50 | 1:23.50 | 1:27.50 | 1:30.50 |
11 | 35.10 | 1:21.00 | 43.10 | 1:30.00 | 44.60 | 1:36.00 | 40.10 | 1:27.00 | 1:24.00 | 1:28.00 | 1:31.00 |
10.5 | 35.30 | 1:21.50 | 43.30 | 1:30.50 | 44.80 | 1:36.50 | 40.30 | 1:27.50 | 1:24.50 | 1:28.50 | 1:31.50 |
10 | 35.50 | 1:22.00 | 43.50 | 1:31.00 | 45.00 | 1:37.00 | 40.50 | 1:28.00 | 1:25.00 | 1:29.00 | 1:32.00 |
9.5 | 35.70 | 1:22.20 | 43.70 | 1:31.20 | 45.20 | 1:37.20 | 40.70 | 1:28.50 | 1:25.20 | 1:29.20 | 1:32.20 |
9 | 35.90 | 1:22.40 | 43.90 | 1:31.40 | 45.40 | 1:37.40 | 40.90 | 1:29.00 | 1:25.40 | 1:29.40 | 1:32.40 |
8.5 | 36.10 | 1:22.60 | 44.10 | 1:31.60 | 45.60 | 1:37.60 | 41.10 | 1:29.50 | 1:25.60 | 1:29.60 | 1:32.60 |
8 | 36.30 | 1:22.80 | 44.30 | 1:31.80 | 45.80 | 1:37.80 | 41.30 | 1:30.00 | 1:25.80 | 1:29.80 | 1:32.80 |
7.5 | 36.50 | 1:23.00 | 44.50 | 1:32.00 | 46.00 | 1:38.00 | 41.50 | 1:30.50 | 1:26.00 | 1:30.00 | 1:33.00 |
7 | 36.70 | 1:23.20 | 44.70 | 1:32.20 | 46.20 | 1:38.20 | 41.70 | 1:31.00 | 1:26.20 | 1:30.20 | 1:33.20 |
6.5 | 36.90 | 1:23.40 | 44.90 | 1:32.40 | 46.40 | 1:38.40 | 41.90 | 1:31.50 | 1:26.40 | 1:30.40 | 1:33.40 |
6 | 37.10 | 1:23.60 | 45.10 | 1:32.60 | 46.60 | 1:38.60 | 42.10 | 1:32.00 | 1:26.60 | 1:30.60 | 1:33.60 |
5.5 | 37.30 | 1:23.80 | 45.30 | 1:32.80 | 46.80 | 1:38.80 | 42.30 | 1:32.50 | 1:26.80 | 1:30.80 | 1:33.80 |
5 | 37.50 | 1:24.00 | 45.50 | 1:33.00 | 47.00 | 1:39.00 | 42.50 | 1:33.00 | 1:27.00 | 1:31.00 | 1:34.00 |
4.5 | 37.60 | 1:24.20 | 45.60 | 1:33.20 | 47.10 | 1:39.20 | 42.60 | 1:33.20 | 1:27.20 | 1:31.20 | 1:34.20 |
4 | 37.70 | 1:24.40 | 45.70 | 1:33.40 | 47.20 | 1:39.40 | 42.70 | 1:33.40 | 1:27.40 | 1:31.40 | 1:34.40 |
3.5 | 37.80 | 1:24.60 | 45.80 | 1:33.60 | 47.30 | 1:39.60 | 42.80 | 1:33.60 | 1:27.60 | 1:31.60 | 1:34.60 |
3 | 37.90 | 1:24.80 | 45.90 | 1:33.80 | 47.40 | 1:39.80 | 42.90 | 1:33.80 | 1:27.80 | 1:31.80 | 1:34.80 |
2.5 | 38.00 | 1:25.00 | 46.00 | 1:34.00 | 47.50 | 1:40.00 | 43.00 | 1:34.00 | 1:28.00 | 1:32.00 | 1:35.00 |
2 | 38.10 | 1:25.20 | 46.10 | 1:34.20 | 47.60 | 1:40.20 | 43.10 | 1:34.20 | 1:28.20 | 1:32.20 | 1:35.20 |
1.5 | 38.20 | 1:25.40 | 46.20 | 1:34.40 | 47.70 | 1:40.40 | 43.20 | 1:34.40 | 1:28.40 | 1:32.40 | 1:35.40 |
1 | 38.30 | 1:25.60 | 46.30 | 1:34.60 | 47.80 | 1:40.60 | 43.30 | 1:34.60 | 1:28.60 | 1:32.60 | 1:35.60 |
0.5 | 38.50 | 1:26.00 | 46.50 | 1:35.00 | 48.00 | 1:41.00 | 43.50 | 1:35.00 | 1:29.00 | 1:33.00 | 1:36.00 |
表9-2 男子游泳考试评分标准(25米池)
分值 | 50米 自由泳 | 100米 自由泳 | 50米 仰泳 | 100米 仰泳 | 50米 蛙泳 | 100米 蛙泳 | 50米 蝶泳 | 100米 蝶泳 | 100米自由泳+仰泳组合 | 100米自由泳+蛙泳组合 | 100米仰泳+蛙泳组合 |
20 | 27.50 | 1:05.50 | 35.50 | 1:15.00 | 37.00 | 1:21.00 | 32.50 | 1:11.50 | 1:13.00 | 1:17.00 | 1:20.00 |
19.5 | 28.00 | 1:06.50 | 36.00 | 1:16.00 | 37.50 | 1:22.00 | 33.00 | 1:12.50 | 1:13.50 | 1:17.50 | 1:20.50 |
19 | 28.50 | 1:07.50 | 36.50 | 1:17.00 | 38.00 | 1:23.00 | 33.50 | 1:13.50 | 1:14.00 | 1:18.00 | 1:21.00 |
18.5 | 29.00 | 1:08.50 | 37.00 | 1:18.00 | 38.50 | 1:24.00 | 34.00 | 1:14.50 | 1:14.50 | 1:18.50 | 1:21.50 |
18 | 29.50 | 1:09.50 | 37.50 | 1:19.00 | 39.00 | 1:25.00 | 34.50 | 1:15.50 | 1:15.00 | 1:19.00 | 1:22.00 |
17.5 | 30.00 | 1:10.50 | 38.00 | 1:20.00 | 39.50 | 1:26.00 | 35.00 | 1:16.50 | 1:15.50 | 1:19.50 | 1:22.50 |
17 | 30.50 | 1:11.50 | 38.50 | 1:21.00 | 40.00 | 1:27.00 | 35.50 | 1:17.50 | 1:16.00 | 1:20.00 | 1:23.00 |
16.5 | 31.00 | 1:12.50 | 39.00 | 1:22.00 | 40.50 | 1:28.00 | 36.00 | 1:18.50 | 1:16.50 | 1:20.50 | 1:23.50 |
16 | 31.50 | 1:13.50 | 39.50 | 1:23.00 | 41.00 | 1:29.00 | 36.50 | 1:19.50 | 1:17.00 | 1:21.00 | 1:24.00 |
15.5 | 32.00 | 1:14.50 | 40.00 | 1:24.00 | 41.50 | 1:30.00 | 37.00 | 1:20.50 | 1:17.50 | 1:21.50 | 1:24.50 |
15 | 32.50 | 1:15.50 | 40.50 | 1:25.00 | 42.00 | 1:31.00 | 37.50 | 1:21.50 | 1:18.00 | 1:22.00 | 1:25.00 |
14.5 | 32.70 | 1:16.00 | 40.70 | 1:25.50 | 42.20 | 1:31.50 | 37.70 | 1:22.00 | 1:18.50 | 1:22.50 | 1:25.50 |
14 | 32.90 | 1:16.50 | 40.90 | 1:26.00 | 42.40 | 1:32.00 | 37.90 | 1:22.50 | 1:19.00 | 1:23.00 | 1:26.00 |
13.5 | 33.10 | 1:17.00 | 41.10 | 1:26.50 | 42.60 | 1:32.50 | 38.10 | 1:23.00 | 1:19.50 | 1:23.50 | 1:26.50 |
13 | 33.30 | 1:17.50 | 41.30 | 1:27.00 | 42.80 | 1:33.00 | 38.30 | 1:23.50 | 1:20.00 | 1:24.00 | 1:27.00 |
12.5 | 33.50 | 1:18.00 | 41.50 | 1:27.50 | 43.00 | 1:33.50 | 38.50 | 1:24.00 | 1:20.50 | 1:24.50 | 1:27.50 |
12 | 33.70 | 1:18.50 | 41.70 | 1:28.00 | 43.20 | 1:34.00 | 38.70 | 1:24.50 | 1:21.00 | 1:25.00 | 1:28.00 |
11.5 | 33.90 | 1:19.00 | 41.90 | 1:28.50 | 43.40 | 1:34.50 | 38.90 | 1:25.00 | 1:21.50 | 1:25.50 | 1: 28.50 |
11 | 34.10 | 1:19.50 | 42.10 | 1:29.00 | 43.60 | 1:35.00 | 39.10 | 1:25.50 | 1:22.00 | 1:26.00 | 1: 29.00 |
10.5 | 34.30 | 1:20.00 | 42.30 | 1:29.50 | 43.80 | 1:35.50 | 39.30 | 1:26.00 | 1:22.50 | 1:26.50 | 1:29.50 |
10 | 34.50 | 1:20.50 | 42.50 | 1:30.00 | 44.00 | 1:36.00 | 39.50 | 1:26.50 | 1:23.00 | 1:27.00 | 1: 30.00 |
9.5 | 34.70 | 1:20.70 | 42.70 | 1:30.20 | 44.20 | 1:36.20 | 39.70 | 1:26.70 | 1:23.20 | 1:27.20 | 1: 30.20 |
9 | 34.90 | 1:20.90 | 42.90 | 1:30.40 | 44.40 | 1:36.40 | 39.90 | 1:26.90 | 1:23.40 | 1:27.40 | 1:30.40 |
8.5 | 35.10 | 1:21.10 | 43.10 | 1:30.60 | 44.60 | 1:36.60 | 40.10 | 1:27.10 | 1:23.60 | 1:27.60 | 1:30.60 |
8 | 35.30 | 1:21.30 | 43.30 | 1:30.80 | 44.80 | 1:36.80 | 40.30 | 1:27.30 | 1:23.80 | 1:27.80 | 1:30.80 |
7.5 | 35.50 | 1:21.50 | 43.50 | 1:31.00 | 45.00 | 1:37.00 | 40.50 | 1:27.50 | 1:24.00 | 1:28.00 | 1:31.00 |
7 | 35.70 | 1:21.70 | 43.70 | 1:31.20 | 45.20 | 1:37.20 | 40.70 | 1:27.70 | 1:24.20 | 1:28.20 | 1:31.20 |
6.5 | 35.90 | 1:21.90 | 43.90 | 1:31.40 | 45.40 | 1:37.40 | 40.90 | 1:27.90 | 1:24.40 | 1:28.40 | 1:31.40 |
6 | 36.10 | 1:22.10 | 44.10 | 1:31.60 | 45.60 | 1:37.60 | 41.10 | 1:28.10 | 1:24.60 | 1:28.60 | 1:31.60 |
5.5 | 36.30 | 1:22.30 | 44.30 | 1:31.80 | 45.80 | 1:37.80 | 41.30 | 1:28.30 | 1:24.80 | 1:28.80 | 1:31.80 |
5 | 36.50 | 1:22.50 | 44.50 | 1:32.00 | 46.00 | 1:38.00 | 41.50 | 1:28.50 | 1:25.00 | 1:29.00 | 1:32.00 |
4.5 | 36.60 | 1:22.70 | 44.60 | 1:32.20 | 46.10 | 1:38.20 | 41.60 | 1:28.70 | 1:25.20 | 1:29.20 | 1:32.20 |
4 | 36.70 | 1:22.90 | 44.70 | 1:32.40 | 46.20 | 1:38.40 | 41.70 | 1:28.90 | 1:25.40 | 1:29.40 | 1:32.40 |
3.5 | 36.80 | 1:23.10 | 44.80 | 1:32.60 | 46.30 | 1:38.60 | 41.80 | 1:29.10 | 1:25.60 | 1:29.60 | 1:32.60 |
3 | 36.90 | 1:23.30 | 44.90 | 1:32.80 | 46.40 | 1:38.80 | 41.90 | 1:29.30 | 1:25.80 | 1:29.80 | 1:32.80 |
2.5 | 37.00 | 1:23.50 | 45.00 | 1:33.00 | 46.50 | 1:39.00 | 42.00 | 1:29.50 | 1:26.00 | 1:30.00 | 1:33.00 |
2 | 37.10 | 1:23.70 | 45.10 | 1:33.20 | 46.60 | 1:39.20 | 42.10 | 1:29.70 | 1:26.20 | 1:30.20 | 1:33.20 |
1.5 | 37.20 | 1:23.90 | 45.20 | 1:33.40 | 46.70 | 1:39.40 | 42.20 | 1:29.90 | 1:26.40 | 1:30.40 | 1:33.40 |
1 | 37.30 | 1:24.10 | 45.30 | 1:33.60 | 46.80 | 1:39.60 | 42.30 | 1:30.10 | 1:26.60 | 1:30.60 | 1:33.60 |
0.5 | 37.50 | 1:24.50 | 45.50 | 1:34.00 | 47.00 | 1:40.00 | 42.50 | 1:30.50 | 1:27.00 | 1:31.00 | 1:34.00 |
表9-3 女子游泳考试评分标准(50米池)
分值 | 50米 自由泳 | 100米 自由泳 | 50米 仰泳 | 100米 仰泳 | 50米 蛙泳 | 100米 蛙泳 | 50米 蝶泳 | 100米 蝶泳 | 100米自由泳+仰泳组合 | 100米自由泳+蛙泳组合 | 100米仰泳 +蛙泳组合 |
20 | 32.00 | 1:14.00 | 38.50 | 1:22.00 | 41.00 | 1:30.00 | 36.50 | 1:21.00 | 1:21.00 | 1:28.00 | 1:32.00 |
19.5 | 32.50 | 1:15.00 | 39.00 | 1:23.00 | 41.50 | 1:31.00 | 37.00 | 1:22.00 | 1:21.50 | 1:28.50 | 1:32.50 |
19 | 33.00 | 1:16.00 | 39.50 | 1:24.00 | 42.00 | 1:32.00 | 37.50 | 1:23.00 | 1:22.00 | 1:29.00 | 1:33.00 |
18.5 | 33.50 | 1:17.00 | 40.00 | 1:25.00 | 42.50 | 1:33.00 | 38.00 | 1;24.00 | 1:22.50 | 1:29.50 | 1:33.50 |
18 | 34.00 | 1:18.00 | 40.50 | 1:26.00 | 43.00 | 1:34.00 | 38.50 | 1:25.00 | 1:23.00 | 1:30.00 | 1:34.00 |
17.5 | 34.50 | 1:19.00 | 41.00 | 1:27.00 | 43.50 | 1:35.00 | 39.00 | 1:26.00 | 1:23.50 | 1:30.50 | 1:34.50 |
17 | 35.00 | 1:20.00 | 41.50 | 1:28.00 | 44.00 | 1:35.50 | 39.50 | 1:27.00 | 1:24.00 | 1:31.00 | 1:35.00 |
16.5 | 35.50 | 1:21.00 | 42.00 | 1:29.00 | 44.50 | 1:36.00 | 40.00 | 1:28.00 | 1:24.50 | 1:31.50 | 1:35.50 |
16 | 36.00 | 1:22.00 | 42.50 | 1:30.00 | 45.00 | 1:36.50 | 40.50 | 1:29.00 | 1:25.00 | 1:32.00 | 1:36.00 |
15.5 | 36.50 | 1:23.00 | 43.00 | 1:31.00 | 45.50 | 1:37.00 | 41.00 | 1:30.00 | 1:25.50 | 1:32.50 | 1:36.50 |
15 | 37.00 | 1:24.00 | 43.50 | 1:32.00 | 46.00 | 1:37.50 | 41.50 | 1:31.00 | 1:26.00 | 1:33.00 | 1:37.00 |
14.5 | 37.20 | 1:24.50 | 43.70 | 1:32.50 | 46.20 | 1:38.00 | 41.70 | 1:31.50 | 1:26.50 | 1:33.50 | 1:37.50 |
14 | 37.40 | 1:25.00 | 43.90 | 1:33.00 | 46.40 | 1:38.50 | 41.90 | 1:32.00 | 1:27.00 | 1:34.00 | 1:3800 |
13.5 | 37.60 | 1:25.50 | 44.10 | 1:33.50 | 46.60 | 1:39.00 | 42.10 | 1:32.50 | 1:27.50 | 1:34.50 | 1:38.50 |
13 | 37.80 | 1:26.00 | 44.30 | 1:34.00 | 46.80 | 1:39.50 | 42.30 | 1:33.00 | 1:28.00 | 1:35.00 | 1:39.00 |
12.5 | 38.00 | 1:26.50 | 44.50 | 1:34.50 | 47.00 | 1:40.00 | 42.50 | 1:33.50 | 1:28.50 | 1:35.50 | 1:39.50 |
12 | 38.20 | 1:27.00 | 44.70 | 1:35.00 | 47.20 | 1:40.50 | 42.70 | 1:34.00 | 1:29.00 | 1:36.00 | 1:40.00 |
11.5 | 38.40 | 1:27.50 | 44.90 | 1:35.50 | 47.40 | 1:41.00 | 42.90 | 1:34.50 | 1:29.50 | 1:36.50 | 1:40.50 |
11 | 38.60 | 1:28.00 | 45.10 | 1:36.00 | 47.60 | 1:41.50 | 43.10 | 1:35.00 | 1:30.00 | 1:37.00 | 1:41.00 |
10.5 | 38.80 | 1:28.50 | 45.30 | 1:36.50 | 47.80 | 1:42.00 | 43.30 | 1:35.50 | 1:30.50 | 1:37.50 | 1:41.50 |
10 | 39.00 | 1:29.00 | 45.50 | 1:37.00 | 48.00 | 1:42.50 | 43.50 | 1:36.00 | 1:31.00 | 1:38.00 | 1:42.00 |
9.5 | 39.10 | 1:29.50 | 45.60 | 1:37.50 | 48.10 | 1:43.00 | 43.60 | 1:36.50 | 1:31.20 | 1:38.20 | 1:42.20 |
9 | 39.20 | 1:30.00 | 45.70 | 1:38.00 | 48.20 | 1:43.50 | 43.70 | 1:37.00 | 1:31.40 | 1:38.40 | 1:42.40 |
8.5 | 39.30 | 1:30.50 | 45.80 | 1:38.50 | 48.30 | 1:44.00 | 43.80 | 1:37.50 | 1:31.60 | 1:38.60 | 1:42.60 |
8 | 39.40 | 1:31.00 | 45.90 | 1:39.00 | 48.40 | 1:44.20 | 43.90 | 1:38.00 | 1:31.80 | 1:38.80 | 1:42.80 |
7.5 | 39.50 | 1:31.50 | 46.00 | 1:39.50 | 48.50 | 1:44.40 | 44.00 | 1:38.50 | 1:32.00 | 1:39.00 | 1:43.00 |
7 | 39.60 | 1:32.00 | 46.10 | 1:40.00 | 48.60 | 1:44.60 | 44.10 | 1:39.00 | 1:32.20 | 1:39.20 | 1:43.20 |
6.5 | 39.70 | 1:32.50 | 46.20 | 1:40.50 | 48.70 | 1:44.80 | 44.20 | 1:39.20 | 1:32.40 | 1:39.40 | 1:43.40 |
6 | 39.80 | 1:33.00 | 46.30 | 1:41.00 | 48.80 | 1:45.00 | 44.30 | 1:39.40 | 1:32.60 | 1:39.60 | 1:43.60 |
5.5 | 39.90 | 1:33.50 | 46.40 | 1:41.50 | 48.90 | 1:45.20 | 44.40 | 1:39.60 | 1:32.80 | 1:39.80 | 1:43.80 |
5 | 40.00 | 1:34.00 | 46.50 | 1:42.00 | 49.00 | 1:45.40 | 44.50 | 1:39.80 | 1:33.00 | 1:40.00 | 1:44.00 |
4.5 | 40.10 | 1:34.50 | 46.60 | 1:42.20 | 49.10 | 1:45.60 | 44.60 | 1:40.00 | 1:33.20 | 1:40.20 | 1:45.20 |
4 | 40.20 | 1:35.00 | 46.70 | 1:42.40 | 49.20 | 1:45.80 | 44.70 | 1:40.20 | 1:33.40 | 1:40.40 | 1:45.40 |
3.5 | 40.30 | 1:35.50 | 46.80 | 1:42.60 | 49.30 | 1:46.00 | 44.80 | 1;40.40 | 1:33.60 | 1:40.60 | 1:45.60 |
3 | 40.40 | 1:36.00 | 46.90 | 1:42.80 | 49.40 | 1:46.20 | 44.90 | 1:40.60 | 1:33.80 | 1:40.80 | 1:45.80 |
2.5 | 40.50 | 1:36.20 | 47.00 | 1:43.00 | 49.50 | 1:46.40 | 45.00 | 1:40.80 | 1:34.00 | 1:41.00 | 1:46.00 |
2 | 40.60 | 1:36.40 | 47.10 | 1:43.20 | 49.60 | 1:46.60 | 45.10 | 1:41.00 | 1:34.20 | 1:41.20 | 1:46.20 |
1.5 | 40.70 | 1:36.60 | 47.20 | 1:43.40 | 49.70 | 1:46.80 | 45.20 | 1:41.20 | 1:34.40 | 1:41.40 | 1:46.40 |
1 | 40.80 | 1:36.80 | 47.30 | 1:43.60 | 49.80 | 1:46.90 | 45.30 | 1:41.60 | 1:34.60 | 1:41.60 | 1:46.60 |
0.5 | 41.00 | 1:37.00 | 47.50 | 1:44.00 | 50.00 | 1:47.00 | 45.50 | 1:42.00 | 1:35.00 | 1:42.00 | 1:47.00 |
表9—4 女子游泳考试评分标准(25米池)
分值 | 50米 自由泳 | 100米 自由泳 | 50米 仰泳 | 100米 仰泳 | 50米 蛙泳 | 100米 蛙泳 | 50米 蝶泳 | 100米 蝶泳 | 100米仰泳+自由泳组合 | 100米蛙泳+自由泳组合 | 100米蛙泳+仰泳组合 |
20 | 31.00 | 1:12.50 | 37.50 | 1:21.00 | 40.00 | 1:29.00 | 35.50 | 1:19.50 | 1:19.00 | 1:26.00 | 1:30.00 |
19.5 | 31.50 | 1:13.50 | 38.00 | 1:22.00 | 40.50 | 1:30.00 | 36.00 | 1:20.50 | 1:19.50 | 1:26.50 | 1:30.50 |
19 | 32.00 | 1:14.50 | 38.50 | 1:23.00 | 41.00 | 1:31.00 | 36.50 | 1:21.50 | 1:20.00 | 1:27.00 | 1:31.00 |
18.5 | 32.50 | 1:15.50 | 39.00 | 1:24.00 | 41.50 | 1:32.00 | 37.00 | 1;22.50 | 1:20.50 | 1:27.50 | 1:31.50 |
18 | 33.00 | 1:16.50 | 39.50 | 1:25.00 | 42.00 | 1:33.00 | 37.50 | 1:23.50 | 1:21.00 | 1:28.00 | 1:32.00 |
17.5 | 33.50 | 1:17.50 | 40.00 | 1:26.00 | 42.50 | 1:34.00 | 38.00 | 1:24.50 | 1:21.50 | 1:28.50 | 1:32.50 |
17 | 34.00 | 1:18.50 | 40.50 | 1:27.00 | 43.00 | 1:35.00 | 38.50 | 1:25.50 | 1:22.00 | 1:29.00 | 1:33.00 |
16.5 | 34.50 | 1:19.50 | 41.00 | 1:28.00 | 43.50 | 1:36.00 | 39.00 | 1:26.50 | 1:22.50 | 1:29.50 | 1:33.50 |
16 | 35.00 | 1:20.50 | 41.50 | 1:29.00 | 44.00 | 1:37.00 | 39.50 | 1:27.50 | 1:23.00 | 1:30.00 | 1:34.00 |
15.5 | 35.50 | 1:21.50 | 42.00 | 1:30.00 | 44.50 | 1:38.00 | 40.00 | 1:28.50 | 1:23.50 | 1:30.50 | 1:34.50 |
15 | 36.00 | 1:22.50 | 42.50 | 1:31.00 | 45.00 | 1:39.00 | 40.50 | 1:29.50 | 1:24.00 | 1: 31.00 | 1:35.00 |
14.5 | 36.20 | 1:23.00 | 42.70 | 1:31.50 | 45.20 | 1:39.50 | 40.70 | 1:30.00 | 1:24.50 | 1:31.50 | 1:35.50 |
14 | 36.40 | 1:23.50 | 42.90 | 1:32.00 | 45.40 | 1:40.00 | 40.90 | 1:31.50 | 1:25.00 | 1:32.00 | 1:36.00 |
13.5 | 36.60 | 1:24.00 | 43.10 | 1:32.50 | 45.60 | 1:40.50 | 41.10 | 1:32.00 | 1:25.50 | 1:32.50 | 1:36.50 |
13 | 36.80 | 1:24.50 | 43.30 | 1:33.00 | 45.80 | 1:41.00 | 41.30 | 1:32.50 | 1:26.00 | 1:33.00 | 1:37.00 |
12.5 | 37.00 | 1:25.00 | 43.50 | 1:33.50 | 46.00 | 1:41.50 | 41.50 | 1:33.00 | 1:26.50 | 1:33.50 | 1:37.50 |
12 | 37.20 | 1:25.50 | 43.70 | 1:34.00 | 46.20 | 1:42.00 | 41.70 | 1:33.50 | 1:27.00 | 1:34.00 | 1:38.00 |
11.5 | 37.40 | 1:26.00 | 43.90 | 1:34.50 | 46.40 | 1:42.50 | 41.90 | 1:34.00 | 1:27.50 | 1:34.50 | 1:38.50 |
11 | 37.60 | 1:26.50 | 44.10 | 1:35.00 | 46.60 | 1:43.00 | 42.10 | 1:34.50 | 1:28.00 | 1:35.00 | 1: 39.00 |
10.5 | 37.80 | 1:27.00 | 44.30 | 1:35.50 | 46.80 | 1:43.50 | 42.30 | 1:35.00 | 1:28.50 | 1:35.50 | 1:39.50 |
10 | 38.00 | 1:27.50 | 44.50 | 1:36.00 | 47.00 | 1:44.00 | 42.50 | 1:35.50 | 1:29.00 | 1:36.00 | 1:40.00 |
9.5 | 38.20 | 1:27.70 | 44.70 | 1:36.20 | 47.20 | 1:44.20 | 42.70 | 1:35.70 | 1:29.20 | 1:36.20 | 1:40.20 |
9 | 38.40 | 1:27.90 | 44.90 | 1:36.40 | 47.40 | 1:44.40 | 42.90 | 1:35.90 | 1:29.40 | 1:36.40 | 1:40.40 |
8.5 | 38.60 | 1:28.10 | 45.10 | 1:36.60 | 47.60 | 1:44.60 | 43.00 | 1:36.10 | 1:29.60 | 1:36.60 | 1:40.60 |
8 | 38.80 | 1:28.30 | 45.30 | 1:36.80 | 47.80 | 1:44.80 | 43.10 | 1:36.30 | 1:29.80 | 1:36.80 | 1:40.80 |
7.5 | 39.00 | 1:28.50 | 45.50 | 1:37.00 | 48.00 | 1:45.00 | 43.30 | 1:36.50 | 1:30.00 | 1:37.00 | 1:41.00 |
7 | 39.20 | 1:28.70 | 45.70 | 1:37.20 | 48.20 | 1:45.20 | 43.50 | 1:36.70 | 1:30.20 | 1:37.20 | 1:41.20 |
6.5 | 39.40 | 1:28.90 | 45.90 | 1:37.40 | 48.40 | 1:45.40 | 43.70 | 1:36.90 | 1:30.40 | 1:37.40 | 1:41.40 |
6 | 39.60 | 1:29.10 | 46.10 | 1:37.60 | 48.60 | 1:45.60 | 43.90 | 1:37.10 | 1:30.60 | 1:37.60 | 1:41.60 |
5.5 | 39.80 | 1:29.30 | 46.30 | 1:37.80 | 48.80 | 1:45.80 | 44.10 | 1:37.30 | 1:30.80 | 1:37.80 | 1:41.80 |
5 | 40.00 | 1:29.50 | 46.50 | 1:38.00 | 49.00 | 1:46.00 | 44.30 | 1:37.50 | 1:31.00 | 1:38.00 | 1:42.00 |
4.5 | 40.10 | 1:29.70 | 46.60 | 1:38.20 | 49.10 | 1:46.20 | 44.40 | 1:37.70 | 1:31.20 | 1:38.20 | 1:42.20 |
4 | 40.20 | 1:29.90 | 46.70 | 1:38.40 | 49.20 | 1:46.40 | 44.50 | 1:37.90 | 1:31.40 | 1:38.40 | 1:42.40 |
3.5 | 40.30 | 1:30.10 | 46.80 | 1:38.60 | 49.30 | 1:46.60 | 44.60 | 1;38.10 | 1:31.60 | 1:38.60 | 1:42.60 |
3 | 40.40 | 1:30.30 | 46.90 | 1:38.80 | 49.40 | 1:46.80 | 44.70 | 1:38.30 | 1:31.80 | 1: 38.80 | 1:42.80 |
2.5 | 40.50 | 1:30.50 | 47.00 | 1:39.00 | 49.50 | 1:47.00 | 44.80 | 1:38.50 | 1:32.00 | 1:39.00 | 1:43.00 |
2 | 40.60 | 1:30.70 | 47.10 | 1:39.20 | 49.60 | 1:47.20 | 44.90 | 1:38.70 | 1:32.20 | 1: 39.20 | 1:43.20 |
1.5 | 40.70 | 1:30.90 | 47.20 | 1:39.40 | 49.70 | 1:47.40 | 45.00 | 1:38.90 | 1:32.40 | 1: 39.40 | 1:43.40 |
1 | 40.80 | 1:31.10 | 47.30 | 1:39.60 | 49.80 | 1:47.60 | 45.10 | 1:39.10 | 1:32.60 | 1: 39.60 | 1:43.60 |
0.5 | 41.00 | 1:31.50 | 47.50 | 1:40.00 | 50.00 | 1:48.00 | 45.30 | 1:39.50 | 1:33.00 | 1:40.00 | 1:44.00 |
竞技游泳有4种姿势:自由泳(爬泳)、仰泳、蛙泳和蝶泳(海豚泳)。
一、自由泳(爬泳)
自由泳时,身体俯卧在水中,几乎与水面平行,两脚交替上下做鞭状打水动作,两臂轮流由空中前移,在肩前入水,经腹下向后划水。上体随着两臂划水动作而围绕身体纵轴自然转动,同时向侧转头呼吸,两腿打水配合臂的动作。动作配合一般是两臂各划水1次,两腿打水6次,呼吸1次,以保持身体平衡。
现代短距离自由泳技术特征:
1.手臂入水后很快向前下方伸展。
2.划水的发力点提前,划水路线长。
3.水中保持高肘动作,划水路线呈S形。
4.划水过程中,手掌与划水路线角度约为37度。
5.6次打腿两次划水的配合节奏,打腿紧凑有力,打水幅度小而频率快。
6.呼吸次数少。
二、仰泳
仰泳时,身体几乎水平仰卧在水中,髋关节自然伸展,头、肩稍高于臀,两腿交替向上踢水和向下压水,两臂轮流经空中前移,在肩前方入水,再经体侧向后划水。动作配合是:两臂各划水1次,两腿打水6次,呼吸1次。
现代仰泳技术特征:
1.身体在水中保持良好的流线型。
2.手臂垂直向后移臂。
3.手臂入水点远,下划深,高肘划水。
4.两臂交替划水,肩绕着纵轴左右转动;两臂一般采用后交叉配合,即一臂入水时,另一臂划水结束;肩横轴与水平面夹角约为45度。
三、蝶泳
游蝶泳时,身体俯卧在水中,两腿并拢,躯干和腿做上下波浪状的打水动作,两臂在水中由前向后做对称的划水动作,然后经空中同时向前移臂,当两臂向后划水及移臂开始阶段,头抬出水面吸气。动作配合是划臂1次,打腿2次,呼吸1次。
现代蝶泳技术特征:
1.移臂趋于低、平、直。
2.划水的发力点提前,划水路线呈钥匙洞形。
3.下体起伏小,上下肢动作配合连贯。
4.两臂入水时第一次向下打腿,抓水过程中结束向下打腿,在继续抓水和內划时向上打腿,手臂上划时第二次向下打腿,空中移臂时腿再次向上打腿。
5.打腿幅度趋向适中,节奏紧凑稳定。
四、蛙泳
游蛙泳时,身体几乎水平地俯卧在水中,头微抬起。腿臂动作对称,并且始终是在水下进行。动作周期是从两臂向侧下方划水开始,随后把脚收近臀部,在两臂开始前伸时收腿并翻脚结束,臂伸直时,腿向两侧后方做弧形蹬夹水。动作配合是划臂1次,蹬腿1次,呼吸1次。
现代蛙泳技术特征:
1.高肘划水,并将上体向前上方拉起来(但不是上仰)。
2.划水结束后,肘不能贴近肋部,并要不停顿地前伸。
3.头随着手臂前伸低头潜入水下。动作频率快,潜入水下起伏小。
4蹬水最后部分,两脚内旋和伸踝鞭水直至并拢。
第四节注意事项
1.考生考前必须穿符合规则要求的游泳衣、裤,戴泳帽。并要求带上保暖的衣服或大浴巾。
2.检录到达专项考场后,进行30分钟陆上和水下的准备活动。
3.考试按检录顺序逐一进行,先考必游项目,后考选游项目,必游项目与选游项目考试时间间隔至少20分钟以上。
4.审核成绩登记表,如出现书写错误,与考评长一起填写成绩改错表并签名。
5.考试结束后在成绩表上签字并与考评长一同将成绩表格送回材料组。
6.其他规定参阅考生须知。
第十章举重
第一节考试内容、方法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1.专项技术:抓举、挺举、成功率、技术评定
2.专项素质:力量推、窄硬拉、颈后深蹲
二、考试方法和要求
(一)专项技术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内容为:抓举、挺举,成功率,技术评定。
2.专项技术考试按考生体重标准分级和最新的举重竞赛规则进行。男子分52公斤、56公斤、62公斤、69公斤、77公斤、85公斤、94公斤、105公斤、+105公斤9个级别,女子分44公斤、48公斤、53公斤、58公斤、63公斤、69公斤、75公斤、+75公斤8个级别。
3.每名考生必须参加抓举、挺举两种举式的考试,每种举式允许有3次试举机会,不能只参加一种举式考试。
4.考试动作成功与否,由场上3名考评员独立判决。
5.考试时,每次试举所增加的重量必须是1公斤或1公斤的倍数。
6.成绩评定以考生举起两种举式中的最高成绩相加所得出的总成绩及成功率技术评定计算分值。
7.不管哪种举式,出现以下犯规动作即判为失败:
(一)从悬垂状态提铃。
(二)提铃过程中有停顿。
(三)除两脚外,身体任何部位触及举重台。
(四)在完成动作时,两臂伸展不平均或不完全。
(五)伸展臂部过程中有停顿。
(六)用推举完成动作。
(七)起立时臂有屈伸。
(八)在试举过程中离开举重台,即让两脚触及台外地方。
(九)在考评员发令前将杠铃放下。
(十)在考评员发令后杠铃从身后落下或故意从身前摔下。
(十一)未能使两脚站在与杠铃和躯干的平面相平行的同一横线上来完成。
(十二)放铃时,未能使杠铃整体接触举重台。
(二)专项素质考试内容:力量推、窄硬拉、颈后深蹲、每人每项试举两次,取其中一次最好成绩。动作要求为:
1.力量推:考生可用高翻或下蹲翻动作将杠铃提至锁骨上,起立或两腿伸直后,考生即可用两臂力量将杠铃贴近面部从胸上推起至两臂伸直。在上推过程中两膝不能弯曲,两脚不能移动,待考评员发出"下"的口令后,方可放下杠铃,否则判为失败。
2.窄硬拉:做动作时,考生必须用挺举提拉至胸的窄握距,利用伸腿、伸髋的力量,将杠铃贴近身体拉起至身体完全伸直,在上拉过程中始终保持挺胸直腰姿势。待考评员发出"下"的口令后,方可放下杠铃,否则判为失败(上拉时不准使用拉带)。
3.颈后深蹲:杠铃放在深蹲架上,考生面对杠铃双手握杠,将杠铃置于颈后两肩上,起立后走出深蹲架。身体直立,然后平稳屈膝下蹲,下蹲时膝关节角度小于90°,完成下蹲后即可快速伸腿起立,待腿与身体完全伸直、考评员发出"下"的口令后,考生方可将杠铃放回深蹲架上。在下蹲起立中,两手撑大腿或膝盖碰地均为犯规动作,如怕出危险,考生可申请保护,保护人员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触及杠铃或考生,否则均算犯规。
第二节评分标准
一、专项技术满分为35分,其中总成绩(抓举和挺举两项总成绩的总和)为30分,成功率为3分,技术评定为2分(见表)
二、专项技术评分标准
表10-1总成绩评分表
分 值 | 标 准 |
30 | 总成绩达到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
27.5 | 总成绩低于举重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10kg |
25 | 总成绩低于举重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15kg |
22.5 | 总成绩低于举重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20kg |
20 | 总成绩低于举重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25kg |
17.5 | 总成绩达到举重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
15 | 总成绩低于举重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5kg |
12.5 | 总成绩低于举重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10kg |
10 | 总成绩低于举重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15kg |
7.5 | 总成绩低于举重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20kg |
5 | 总成绩低于举重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25kg |
2.5 | 总成绩低于举重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30kg |
0 | 总成绩低于举重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35kg |
表10-2 男、女试举成功率评分标准
分 值(分) | 标 准(次) |
3.0 | 6 |
2.5 | 5 |
2.0 | 4 |
1.5 | 3 |
1.0 | 2 |
0.5 | 1 |
0.0 | 0 |
表10-3 男、女技术评定标准表
分 值 | 标 准 |
2.0 | 杠铃贴身,发力明显,下蹲积极,支撑平稳,动作正确 |
1.5 | 杠铃贴身,发力较明显,下蹲较积极,支撑较平稳,动作较正确 |
1.0 | 有发力与下蹲,能基本完成动作 |
0.5 | 动作完成较差 |
0.0 | 试举失败 |
三、专项素质评分标准与方法
1.男女专项素质评分标准(满分为5分)
表10-4男子专项素质评分表
分 值 | 52~69kg | 77~94kg | 105~+105kg以上 |
5 | 7.0 | 6.0 | 5.0 |
4 | 6.5 | 5.5 | 4.5 |
3 | 6.0 | 5.0 | 4.0 |
2 | 5.5 | 4.5 | 3.5 |
1 | 5.0 | 4.0 | 3.0 |
表10-5 女子专项素质评分表
分 值 | 44~53kg | 58~69kg | 75~+75kg以上 |
5 | 5.0 | 4.0 | 3.0 |
4 | 4.5 | 3.5 | 2.5 |
3 | 4.0 | 3.0 | 2.0 |
2 | 3.5 | 2.5 | 1.5 |
1 | 3.0 | 2.0 | 1.0 |
分别将力量推、窄硬拉、颈后深蹲3项最好成绩相加除以体重得出每个人的分值。例:某男考生力量推80kg,窄硬拉130kg,颈后深蹲150kg,体重为64kg。80+130+150=360kg。360kg÷64kg=5.6,然后查男子专项素质评分表,该考生的专项素质得分应为3分(5.6分已超过5.5分应往上靠,按6.0标准算)。
第三节动作要领
一、举重竞赛考试动作要求
(一)抓举
抓举是个快速、连续地将杠铃从举重台上提起上举至两臂在头上完全伸直、支撑住杠铃的动作。抓举的整个技术动作由预备姿势、开始提铃、发力、下蹲支撑与起立五个动作环节相互衔接组成的。
1.预备姿势:运动员走近杠铃,两脚位于横杠中部,自然分开,小腿贴住横杠,上体前倾,肩部在横杠前上方,腰背肌收紧,挺胸直腰,头部正直,目视前下方,并深吸气、憋气。
2.开始提铃:将杠铃从地面提至胸前,用力方式是伸膝,以腿肌的力量伸展膝关节带动杠铃贴近小腿向上运动,当杠铃提起至大腿中上部位时,利用伸髋引膝的力量将杠铃贴近大腿举起,为发力创造条件。
3.发力:这阶段主要以爆发的用力收缩做急剧地伸髋、蹬腿、伸展躯干、耸肩、提肘与起踵上拉杠铃,所有这些动作都必须是在一瞬间完成。
4.下蹲支撑与起立:在上拉发力后身体迅速向杠下屈膝蹲低以缩短上举杠铃的距离,伸直两臂在头上支撑杠铃,并换气、憋气,支撑住杠铃后伸腿站起,完成抓举的动作。
(二)挺举
挺举是由提铃至胸和上挺两步动作组成的。
1.提铃至胸:是将杠铃由地面提至胸上的动作,这是完成挺举动作的先决条件。因为提铃至胸动作如果完不成,就无法进行上挺。提铃至胸可采用下蹲翻或箭步翻两种方式,开始提铃前深吸气、憋气。如采用下蹲翻时,当杠铃到达大腿中上部后以伸髋、蹬腿、耸肩、提踵动作使杠铃产生惯性,然后依靠惯性运动,迅速下蹲将杠铃翻上锁骨处然后起立;如采用箭步翻,在发力后迅速前后分腿成弓箭步,以肩为轴转肘将杠铃翻上胸后停在锁骨与两肩上,然后蹬直前腿并后收半步,再将后腿前收,两脚平行站在一条横线上,身体站直成上挺的预备姿势。
2.上挺:上挺动作是由预蹲、发力、下蹲支撑与起立几个环节连接而成的。
(一)预蹲:提铃至胸起立后,调整两脚距离,膝关节向脚尖方向微屈,使上挺发力时主要工作肌群--伸髋、伸腿肌群预先得到拉长以利发力,预蹲必须做到直、稳、适中,并换气、憋气。
(二)发力:发力是给杠铃一个急剧向上的力量使杠铃向上运动,为下蹲支撑创造条件。因为上挺发力的主要力量是来自伸髋与伸膝肌群的收缩(即夹臀与蹬腿),所以在发力时要用夹臂带动两腿急速蹬地,使伸髋与伸腿肌群两部分力量协调配合起立。
(三)下蹲起立与支撑:发力后,两腿迅速前后分腿,形成箭步式,同时伸直两臂在头上支撑住杠铃,然后收腿起立。
(三)力量推:
预备姿势同上挺,上推时由臂部发力,当杠铃推至前额部位时,向前下方送髋,躯干移至杠下,使身体重心与杠铃重心接近,两臂继续伸直,推起杠铃,随即髋部后收,上体回到垂直部位。在举杠铃的过程中,两脚不能移动保持静止状态。
(四)窄硬拉:
预备姿势,开始提铃同挺举,杠铃拉至大腿中部后,继续用伸膝、伸髋、伸展躯干的力量将杠铃拉起至身体挺立。
(五)颈后深蹲:
将杠铃放置颈后,然后屈膝下蹲,下蹲时大小腿之间的夹角要小于90°,整个动作要求上体保持正直,挺胸、抬头、腰收紧。
第四节注意事项
1.考生需在考试前2小时自带准考证和身份证称量体重,以确认报考级别。
2.考生需在考试前30min到达考场做准备活动。
3.考试时,考生可穿举重服和举重鞋,如穿其他服装,上衣必须是短袖圆领,衣袖不得超过肘关节,裤子必须是短裤,裤腿不能遮盖膝关节。
4.其它规定参阅考生须知。
举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男子:单位:公斤
级 别 | 国际级健将 | 运动健将 | 一级运动员 | 二级运动员 | 三级运动员 |
52公斤级 |
| 230 | 200 | 170 | 130 |
56公斤级 | 285 | 260 | 230 | 195 | 150 |
62公斤级 | 305 | 280 | 250 | 210 | 175 |
69公斤级 | 330 | 310 | 275 | 245 | 205 |
77公斤级 | 355 | 340 | 305 | 275 | 225 |
85公斤级 | 375 | 355 | 320 | 290 | 240 |
94公斤级 | 383 | 365 | 330 | 298 | 248 |
105公斤级 | 393 | 375 | 340 | 305 | 263 |
+105公斤级 | 403 | 388 | 353 | 323 | 273 |
女子: 单位:公斤
级 别 | 国际级健将 | 运动健将 | 一级运动员 | 二级运动员 | 三级运动员 |
44公斤级 |
| 170 | 140 | 120 | 100 |
48公斤级 | 200 | 182 | 152 | 132 | 112 |
53公斤级 | 215 | 195 | 165 | 145 | 125 |
58公斤级 | 230 | 207 | 177 | 157 | 137 |
63公斤级 | 242 | 220 | 190 | 170 | 150 |
69公斤级 | 252 | 232 | 202 | 182 | 162 |
75公斤级 | 262 | 242 | 212 | 192 | 172 |
+75公斤级 | 272 | 252 | 222 | 202 | 182 |
注:以上成绩为在一次比赛中获得。
1、运动健将: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前八名并达到成绩标准者;全国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全国青年锦标赛前六名并达到成绩标准者。
2、一级运动员:全国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全国青年锦标赛前八名并达到成绩标准者;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前八名并达到成绩标准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锦标赛、冠军赛前八名并达到成绩标准者。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