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二本公办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山东二本公办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如下:
山东财经大学(512分)。济南大学(济南走读)(505分)。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500分)。曲阜师范大学(497分)。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496分)。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496分)。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489分)。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488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488分)。山东中医药大学(487分)。
山东财经大学(512分)济南大学(济南走读)(505分)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500分)曲阜师范大学(497分)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496分)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496分)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489分)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488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488分)山东中医药大学(487分)。
2022年,山东两所高校排名和最低分数线中,临沂大学排名第一,录取分数线最低457分,排名最低248099;潍坊医学院排名第二,录取分数线最低523分,排名最低102435;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排名第三,录取分数线最低538分,排名最低77431。
山东省大学排名表最新
1、第一梯队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这些大学为985、211大学,且为双一流大学建设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2、第二梯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这所大学不是985大学,但是211大学,也是双一流大学建设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3、第三梯队
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
4、第四梯队
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鲁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聊城大学
5、部分重点大学介绍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成员。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省各大学录取分数线
2022年山东省各大学录取分数线如下:
山东大学 ( 607 分 )、山东大学(威海)(威海走读) ( 589 分 )、山东大学(威海) ( 578 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578 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573 分 )、山东大学(定向) ( 569 分 )、中国海洋大学 ( 568 分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 565 分 )、青岛大学(面向青岛招生) ( 540 分 )、山东师范大学(定向) ( 523 分 )。分数线最低的一段大学为泰山科技学院,最低分数线仅为447分。
山东大学,简称“山大”,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坐落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1年的山东求实学堂,后经历多次更名和合并,最终于1984年确定现名。山东大学的学科涵盖了理、工、医、经、管、文、法、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学校下设35个学院和12个直属单位,开设80个本科专业。
山东的大学拓展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海大”,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支持高校之一。学校坐落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毗邻独特的黄海和青岛市区,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
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瞿秋白创办的“山东省立海洋研究院”,后经历多次更名和合并,于1959年正式定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校现设有海洋学、渔业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下设17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80余个。
学校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学校在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等领域拥有卓越的学术实力和科研成果。学校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