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安庆望江中考有什么变化
一、2022年中考新变化,安徽省将确定实施 目前未出台2025年改革的相关计划。“中考分流”越来越走进大众视野,并且被明确规定实施。这一举措,着实让无数家长头疼不已。理科类的题目,需要多做题,而文科类的,像历史,政治,肯定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背诵。那么这样紧张的时间,肯定令学生们,分身乏术。
安徽省也明确发布了关于“开卷考试”的规定。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采用闭卷考,但是像道德与法治,历史的科目,可以带与其相关的资料进考场进行考试。名副其实的“开卷考试”,得知这一消息,令很多考生兴奋不已。
虽然说这一举措,令很多考生激动得睡不着。因为这两科,如果平时的时候没有积极努力的背诵,考试的时候肯定是特别迷茫,特别像历史这种,各种年份,年代,事迹,丝毫没有办法混淆黑白。
其实,学生们期待已久的“开卷考试”,早就已经实施过。辽宁省,为了减少学生们的机械化记忆和理解,对多个科目,比如历史、地理等,都采取了开卷考试,而且试题难度也进行了调整。对此,也有不少学生反应,开卷考试以后,考的内容没有书上的内容,根本找不到。
所以说,别看这个是开卷考,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自信。也还是要对内容所熟知,要不到时候翻书都找不到内容在哪里。不过,有了这个政策,也同时地让不少家长,放宽心了不少,认为考上一个普通的高中,问题应该不大。
二、除了开卷考,还有几个大的变化
首先,语文可以允许学生带正版的中华字典。最近几年,语文出题是越来越灵活,很多生僻字词开始出现在语文的阅读题里,使很多人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它的意思,所以做题也是有了一部分难度。而且还有很多文言文类型的题目,这更让学生们头疼不已,不知所措。因为很多字词都是一词多义,还有一些什么多音字,通假字。
不过虽然可以带字典,但是也万万不可,想着什么都靠字典去查,那样的话,时间肯定是不够用的。不仅仅题没答完,反而让这个字典成了累赘,得不偿失。
虽然有了开卷考试,但是大家也万万不可以忽略,美术和音乐这两门课。虽然说这科目的分数,并不计入考试成绩,但是随着“双减政策”的大力实施,那么“美育”将会被大众重新重视起来。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要只仅仅去抓住文化课不放手。
三、开卷考试,题目难度将会增加
其实开卷考试,意味着考试的内容将会更加的灵活。会有很多课外知识的延伸,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了,这个时候就不光光是考虑学生对课本掌握得如何,也顺带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是不是死搬硬套,只会一些课本上的死知识。
开卷考试,很多同学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觉得,那不就是啥也不用学了,因为书上全都有。到时候,拿起书,“抄”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认真地去背诵。
2025年安徽高考会难吗
不会,全国高考难度可以分为五个档次,优惠档次、普通档次、困难档次、噩梦档次、地狱档次。而对于安徽来说,正属于噩梦档次。安徽985录取率全国倒数第一,211录取率也也比较靠后,一本的录取率还能说的过去,在安徽高考也是一件比较艰辛的事情。但安徽也有毛坦厂中学这样的高考加工厂。
安徽省拥有1所985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所211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常能够挤进全国前十。
安徽2022年高考难度相比于往年可能会降低,因为现在的公立学校不在招收复读生,这就意味着学生的竞争压力就会降低。高考人数上涨趋势在下降,考试试卷难度可能会下降,专本科的录取线会上调。高考命题稳定是战胜一切的关键,高考不是竞赛,考的是知识、学科、综合能力、为国家选拔人才。
安徽往年的985录取率是1.1%,211录取率4.1%。难是真的难,幸运是真的幸运,在新高考制度的推进下,2022年安徽高考的难度会降低。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1
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八个省(区)陆续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八省(区)明确于2022年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于2025年整体实施。
四川:取消文理分科,启动“3+1+2”模式
四川省教育厅6月27日在四川成都召开高考综合改革新闻通气会。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改革方案,四川“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四川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内蒙古:从2022年秋季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6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内蒙古自治区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二是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三是深化统一高考考试招生改革;四是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到2025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新高考”后,普通高考考试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实行“3+1+2”模式。与现行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不同,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一是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二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
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是“新高考”的一大亮点,旨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并为高校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陕西:“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根据陕西省政府印发的《陕西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方面,陕西省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3+1+2”模式,2025年进行整体实行。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在招生录取方面,自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普通高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宁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导向
宁夏自2025年起,普通高等学校将依据考生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简称“两依据、一参考”。在考试科目方面,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
“这次高考综合改革,充分考虑宁夏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做好生涯规划、选择考试科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宁夏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成峰说。
在本次高考综合改革中,历史或物理按卷面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而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要实行等级赋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分别对应物理、历史两个类别,有6种组合、6个群体,每个群体之间再选科目不同、考试人数不同、各再选科目试题难易程度不同,所以这4门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宁夏教育考试院院长夏鑫告诉记者,之所以这么改,就是要解决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促进高中阶段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办学质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2
6月27日,多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据悉,全国第五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份(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此,有网友遗憾表示“这个政策好,可惜没赶上”。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改革此轮已是第五批。第一批和第二批采用“3+3”高考模式,即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和第四批皆为“3+1+2”模式,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3+1+2”模式?
“3+1+2”模式即:“3”指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3+1+2”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理科“固定组合”考试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改变了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录取学生的模式,向“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转变。突破了单一高考录取路径,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如此改革之后将不再有文理科的区分,“3+1+2”模式下共有12种组合方式可供学生自主选择,文理交融,有利于考生扬长避短,增大考生的选择空间。
那选了不同科目但是考了同样的分数怎么办?宁夏教育考试院院长夏鑫表示,假设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的成绩排在全区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的成绩排在全区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地将他们的成绩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再选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转换成等级分,转换后考生再选科目成绩排序不变,解决了再选科目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如何录取?
在招生录取方面,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
“两依据”一是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二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
“一参考”是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考试招生的重要参考,在考试成绩相同时,高校可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综合素质评价是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和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日常动态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5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涵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13门科目。
考试按照教学进度,学完即考、随结随考,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成绩不计入高考总成绩,合格者颁发高中毕业证书。选择性考试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应在相应科目成绩“合格”后的基础上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在高校招生录取环节,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是文理分科,只有文综和理综2种固定的组合。实施“新高考”后,将按照考生选考物理组合、历史组合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同时,把原来的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一个批次,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这次改革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也是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成绩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量化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全省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成绩使用全省统一组织的文化基础考试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全省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与统一高考招生都是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去年12月印发了《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强调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学士学位证书格式一致,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此轮改革还明确,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社会人员的评价录取方式,完善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3
2022年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其中提到“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稳妥启动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最近,河南、陕西、四川等省区公布了改革方案。其中,取消文理分科、高考采取“3+1+2”模式成为特点。
“新高考”怎么考?
与传统文理分科有何不同?
“新高考”到底怎么考?按照《方案》,四川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考试安排方面,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选择考试科目在每年6月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新高考”后,考生的成绩构成方面,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考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3门科目分值均为100分,总分300分。等级转换计分方法另行制定。
那么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据介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择物理、化学、生物1种固定组合。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学生怎么“选”考试科目?
高校录取会有什么变化?
“新高考”来了,考生家长最关注的莫过于“1”与“2”这里面的科目怎么选。
按照《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科目中,分招生专业(或专业类)科学合理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类)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考生家长要时刻关注心仪院校专业的招生要求,及早开始进行生涯规划。
那今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方式、志愿设置会有什么变化?这里值得家长重点关注:
按照《方案》,从2025年起,高等学校将按物理科目类、历史科目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别录取。按“院校+专业组”,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提前批及特殊类型除外)。投档录取只分层次、不分批次,同一层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时分段进行。
在志愿设置上: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的组合方式,适当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满足考生志愿填报需求。考生志愿填报不分批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时分段进行。具体志愿数量及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设置等将另行公布。
录取方式。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分本科、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除提前录取的批次外,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